網路城邦
字體:
訪客簿  我要留言 共有 125 則留言
☆ 本部落格訪客簿 歡迎你留言唷!
頁/共 13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23 14:16

我們自己心裡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我只能讓你們跌倒,看著你跌倒,只能希望你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著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摘自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第11封信〈陽光照耀你的路〉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23 14:00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摘自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第5封信〈對玫瑰花的反抗〉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18 17:59

生活是抑鬱的,人生是浪費的。可是整個社會,如果歷史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鬱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現,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點嗎?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ㄧ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摘自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第一封信〈十八歲那一年〉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13 11:55

想像唐朝《唐人小說》

《唐人小說》,指的是唐代的文言文短篇小說。在此之前,中國正統文學界從沒有重視過「小說」這種性質的文體。直到唐代,才有文人專心投入小說創作的領域,他們開始透過優美的文筆寫作,並且加長了小說的篇幅:透過小說的內容,反映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利用細膩的文字,描寫人物的心理。可以說,唐人傳奇的出現,使得「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從此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江曉原教授分析唐人小說有四大主題:一、愛情:開放而浪漫的男女關係;二、俠義:開創武俠小說先河;三、鬼神:呈接六朝志怪小說;四、政治:反映當時社會政治。而其中許多故事,都對後世作品產生很大地影響,直到今日仍流傳不輟。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13 11:39

靈魂的史詩《失樂園》

以往西方傳統的史詩故事,比如荷馬或維吉爾的史詩,總是關於戰爭和英雄,然而彌爾頓的《失樂園》,它所描寫的不是一個肉體的形容,不是大英雄,它寫的完全是精神性的。故事裡面最中心、核心的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女人從樹上摘了一個果子吃,這個動作雖然很微小,但卻充滿了象徵意義,它的象徵就在於善跟惡之間的區隔,在於無知跟知識間的區別。張隆溪教授認為這部史詩是精神的史詩,因為他描述不是人肉體的力量,而是描寫人的精神,永恆的追求。也就是這一個特點,使得《失樂園》這部經典對今日讀者仍充滿吸引力,無論任何時代,都值得人們深思。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13 11:23

帝國末日的山水畫《老殘遊記》

一般研究《老殘遊記》的人,大部分只注重這本小說的政治意義。到底作者是不是對清末的政治有所影射?而李歐梵教授把它當作一個有哲學意義的抒情作品來看。

胡適認為,中國傳統小說裏面,寫景寫得這麼細緻的,寫得這麼有抒情味道的,《老殘遊記》是第一本。這本小說是老殘,或者可以說是作者劉鶚,感嘆身世的抒情作品。一般的解釋,都以為他為中國的衰亡而哭泣。但李歐梵教授覺得它的意義,遠不只如此,他用一種抒情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帝國末日的情景,帶出一種中國山水畫的寫意傳統。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12 15:17

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蔣勳導讀

《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蘇軾在被貶黃洲第三年的寒食節,寫下這首遣興的詩作,表達他的人生之歎。詩意蒼涼,表達蘇軾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之中,下筆而出的。

蔣勳認為《寒食帖》不能單一看某一個字,整個篇章,一起看佈局,才能感受到交響曲樂章般龐大壯闊的配置,感受到創作者行走於文學與書法之間驚人豐富的魅力。

蘇軾嘲笑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蝦蟆體」,而一般他的字會被解讀成「豪放」。閱讀《寒食帖》上的字,會發現其實豪放的大架構裡不失細節的溫柔婉約。《寒食帖》最後一句「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蔣勳把這幾個字,形容成像詩人的表情,愁鬱、荒涼、困頓,像最頑強的生命,像冬寒禿枝,看似頹敗,卻在內裡蘊含隱匿發枝發葉的生命力。

從《寒食帖》,可以了解蘇是如何在自我調侃、自我嘲笑裡完成一種毀譽之外的豁達。豁達指的是生命本質的了悟,了悟之後,下筆為文學,下筆為書法,都有不同境界的領悟。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12 00:07

曾經,歷史上有所謂的雲夢大澤,這沼澤位在楚界,楚指的是中原文化邊陲處的極浪漫極華美極神秘的領域。在那裡,岸芷蘭汀,一逕香入天涯,在那裡,楚山楚水青碧透明如琉璃,在那裡,有一雙沼澤,一個名叫雲一個名叫夢,雲夢大澤豐饒且美麗,是浩浩渺渺說不盡的玄祕幽境。

                                                              ──張曉風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11 23:56

從印度系統的思想來說,地球上有四大現象,那就是地、水、風、火。而我們的文化卻不同,我們有八卦。八個卦象分別可以落實為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其中「山」和「大地」其實是有些交集的,而「水」和「澤」也彷彿有些差不多似的。想來先聖是因為特別敬重地球上的這些重要物象的特質,所以才會給它們各自另立一個番號。山和大地被認定是不盡然相同的,大地柔和豐厚,是母親的胸懷。而山卻嵯峨高舉,拿雲親日,是仙人的故鄉。水是沛然莫之能禦的至柔又至剛的能量,澤卻是鳶飛魚躍擎花貯月的心靈依歸。

                                                              ──張曉風

頁/共 13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