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報文章---【草木有情】 那些年的紫色回憶
2020/07/28 11:15:02瀏覽1763|回應0|推薦28

 

   院子裡曾有過一棵桑樹,那是姪媳同事所贈,果實顆粒大、滋味甜,引人垂涎。

   幾年後,樹徑已有碗口大小,暮春時節,濃密綠蔭間結滿或紅或紫的葚實,可比五線譜上的跳躍音符,引得綠繡眼、紅嘴黑鵯、白頭翁、麻雀等鳥兒,忽上忽下地鳴唱出美妙樂章。

   捨不得熟透的桑葚掉落滿地,我便趁著上班前,摘下如同一串串深紫小葡萄般的果實洗淨晾乾,等晚上有空時,再加冰糖慢火熬製桑葚醬分送友人。有時則用果汁機打碎後,帶到學校教小朋友,做成果汁、果凍、冰棒等甜點,請大家品嘗。當冰涼香甜的汁液溢流唇齒,孩子們總會直指對方鼻尖,互嘲對方是紫色大嘴怪現身。

   想起童年自然課需要觀察昆蟲的變態,同學們一窩蜂養蠶,附近的桑葉都被人捷足先登採光了,而可憐的蠶寶寶,總是難逃飢餒或遭蟲蟻侵擾的厄運。當見到大人、小孩們,忘情流連在樹叢下,為採果屈膝低頭;聞風而至的學童,再不乏新鮮葉片,能將蠶兒養得白白胖胖,亦同感欣喜。

   為小朋友說故事時,也不忘提及有些地方的台語將「蠶」稱為「娘仔」,其實源自古老的神話。相傳,愛慕主人女兒的白馬遭處死後,馬皮仍將姑娘捲走,伏在樹枝上吐絲纏繞。家人尋獲後,帶回來飼養,由於這種蟲老是作繭自縛,人們就將之命名為「蠶(纏)」;又因姑娘喪命於此,大家就把這種樹叫「桑(喪)」。而為了感激她給人們帶來絲綢錦衣,尊奉她為蠶神,又稱「馬頭娘」。

   而當採果的季節結束,為了矮化植株方便來年採摘,必須修剪茂密的枝葉。將殘枝裁成小段扦插,又成了一棵棵綠意盎然的盆栽,可以分贈親友種植。

   後因進行戶外空間改善,不得不忍痛移除此樹,只是留存於心中的過往回憶,總會在春末夏初,見到路邊桑樹結實累累之餘,一一重現眼前。

109年7月28日人間福報家庭版【草木有情】 那些年的紫色回憶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92766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candy&aid=14525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