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字體:
訪客簿  我要留言 共有 78 則留言
☆ 本部落格訪客簿 歡迎會員留言唷!
頁/共 8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9/10 06:55
中國在分裂的時候,如果外國強大,群雄必然勾搭列強。假設當年是毛澤東被國民黨趕到外蒙古,毛澤東還敢跟蘇聯決裂嗎?

我不認為當年的中共必然走民族主義。是因為國民黨垮了,中國沒有勾搭外國的必要,才走回民族主義。有民族主義的精神,不見得就能打出民族主義的牌。客觀現實決定存活方式。

龍應台到今天還以為自己站在山頂上,有權對山下的人指指點點。我不知道她敢不敢對美國說,這本書「有助於美國了解台灣,了解一個時代的傷痛」。

事實是沒有任何人需要了解台灣。如果我需要了解烏干達,我就承認中國人有義務了解台灣。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25 18:34
http://www.udn.com/2009/7/24/NEWS/OPINION/X1/5036777.shtml
齊邦媛的書 孫運璿的車
聯合報╱龔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2009.07.24

報館的公務車都是國產裕隆。二○○六年春天,忽然有輛黑色大型凱迪拉克插隊進來。

「這車哪兒來的?」我問。「是孫院長家裡還回來的。」同仁答。

「孫院長」指前行政院長孫運璿。這當中有一長串故事。

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孫運璿,抗日勝利後被派來台灣任台電公司機電處長,負責修復盟軍大轟炸後的電力系統。日本技術人員被遺返了,發電量不足正常的十分之一。孫運璿率領同來的少數技師,帶著台北工職及省立工學院學生,一邊拼湊零件一邊趕工,五個月內就修復了百分之八十的供電系統。

以後廿年,孫運璿由機電處長而總工程師而總經理,他領導建了很多電廠,很多水庫,並執行「鄉村電氣化」,使台灣電氣普及率超越當時的日本和韓國,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不論多偏遠的山野僻地都有光明。並為後來台灣的「經濟起飛」,插上動力翅膀。

在嚴家淦內閣,孫運璿被擢升為交通部長。他推行「村村有道路」政策,奠立了台灣汽車交通的基礎。政府的「十大建設」,其中新的鐵路、公路、機場和港口,都是他的責任區。

一九六九年他轉任經濟部長,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立「新竹科學園區」,使積體電路帶領台灣進入科技產業時代。

「積勞」往往「成疾」,一九八四年在行政院長任內,孫運璿中風病倒,從此在輪椅上度過後半生。他像尹仲容、李國鼎等人一樣,離職時上無片瓦,下無寸土,手無股票,住公家宿舍,靠總統府資政的津貼養家。

政府配給他的小座車,老舊了,也容不下他的輪椅。但他克己成性,不會要求換車。報館負責人知道這情形,買一輛大型的凱迪拉克借給他用,以示民間的「崇功報德」。孫院長二○○六年二月病逝,家人立即把車子送還。

別以為只有政府高級官員才這麼「公忠體國」,像這樣的基層人員多得很。齊邦媛教授六百頁的新著《巨流河》,最近由「天下文化」出版,她用史詩之筆寫近代中國的苦難,很多人一邊讀一邊流淚。今天安定的台灣能成為大家安身立命之所,多受前人的心血庇護。

畢業於河南大學專攻畜牧的戈福江,一九四六年到台灣省農林處任職,他先後成立畜產公司、畜產實驗所、養豬科學研究所,育種來杭雞,研發酵母粉,要把生活在台灣的人都養得健健康康的。政府推動九年國教,一九七○到一九八○年國中老師的薪水,全來自屠宰稅。

戈先生得了氣喘病,晚上睡不著,白天照舊奔波,到各地照顧他的「事業」。他終於不支,退休,不久即離世。

羅裕昌,武漢大學電機系畢業,勝利後到台灣鐵路局台中段任職。五○年代,鐵路是台灣運輸主幹,政府決定「鐵路電氣化」。那時台灣連「號誌」這個詞都很少聽過。羅裕昌帶同仁到國外拚命學,回來賣命幹,上山下海,很少回家。回家時把一個盥洗袋放床頭,接到電話就快跑。

一九五九年,工程進入最艱困階段,「八七水災」淹沒了電氣化神經中樞的彰化市,鐵路橋樑斷了,羅裕昌和他的同仁用手攀著高懸的枕木,過河搶修電化設備。下面是滔滔洪水,失手就是失身。

他的妻子帶著小孩,徹夜守在門口,等他平安回來。他的妻子名叫齊邦媛。

談到對台灣的貢獻,齊邦媛較任何人都不遑多讓。她教過的學生,恐怕要占今天「社會菁英」名單的一大片。她推動教科書「去政治化」,冒政治風險把黃春明的《魚》塞進中學課本。她把台灣文學透過翻譯推向國際,使世人了解台灣,敬重台灣。

往事並不如煙,想來齊邦媛和很多人一樣,懷念那個時代帾帾那個時代,大家不分彼此,不問你是哪來的,都可以愛這片土地,為一個理想莊敬勤懇的努力工作。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09 09:19
美國在二戰後收買、援助了不知道多少國家。我敢說除了原來就有文化的歐洲跟日本,大部分接受美國幫助的國家不過就是伸手拿錢。肯把錢分給人民的已經很少,沒把整個國家賣掉,還附贈自己靈魂的更是沒幾個。蔣經國確實是搭上美國給的機運。但是有多少國家不但把機運浪費掉,還毀了整個社會?

從這個角度看,蔣經國真的不簡單。蔣經國至少夠格排在鄧小平後面。
乱石(jolt) 於 2009/07/09 17:06 回覆:
误会了,我没有瞧不起蒋经国的意思,实际上第一次听说孙运璿、李国鼎的事迹的时候,我是很吃了一惊的。蒋经国不但自己能做到勤政爱民,还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官僚,我对他有很高的正面评价。我只是看到现在的很多台湾人心安理得地享用着前人的建设,却不思考果子是怎么种出来的,那种忘乎所以的样子,忍不住强调一下当时的国际机遇。我也说是蒋经国抓住了历史给的机遇,这也是政治家了不起的能力。

现在看来,当时的台湾与60年代初、中期的大陆社会很相像,虽然两边的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但在民风纯朴、政治清廉上是一样的,都有传统的“古风”。现在则都是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了。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09 08:01
你應該知道我跟你的思想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既然類似,就不必多談。要談就談不同的地方。

蔣經國時代並不是走狗屎運。蔣經國是戰戰兢兢的在做事。雖然他的設計在一開始就過時(或是超出台灣的客觀能力範圍),但是他保存台灣實力,讓一個無心插柳的計畫成功,因此造就台灣 1990 年代的榮景。

蔣經國的計畫是「十大建設」。這個計畫是 1970 年代初期,為了走出石油危機,模仿美國羅斯福新政而湊出來的(原先沒有十個)。十大建設一部分是很有意義的基礎建設(高速公路、中正機場、核能發電、北迴鐵路 ...),這部份多半能創造利潤。還有一部分是為了戰爭機器而建立的(大煉鋼廠、大造船廠 ...)。大煉鋼廠、大造船廠其實也有利潤,但是今天的規模遠不如當年的設計。當年的大煉鋼廠、大造船廠如果真的發展成功,台灣應該會自製大量軍艦跟坦克車,並且向反攻大陸邁進。台灣沒有那個決心與能力。

新竹科學園區不是蔣經國的夢想。但卻是蔣經國的手下用很少的錢,很多的努力,扶植年輕人創業做出來的。蔣經國的用人不是沒有失策(誰給我們李登輝的?),但促成竹科的相關官員卻多半兢兢業業(多半外省籍)。最早美國只打算在馬來西亞做 IC 的封裝測試(下游),新加坡設法搶過馬來西亞的生意。竹科靠自己的力量從美國手上連低階 IC 的製造(上游)都搶過來。所以這不是走狗屎運,而是拼命把別人的工作機會搶過來,而且還拿到更多。

隨著蘇聯瓦解,1990 年代世界的重心從勤儉生產武器,轉到努力娛樂消費。在這個時候,台灣的竹科興起,開始賺美國老百姓的錢。蔣經國的世界觀雖然落伍,但是他的廉能仍然讓台灣抓到復興的機運。至於台灣人怎麼不知天高地厚,把機運浪費掉,還失去帶領中國復興的機會,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說。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2/16 13:12

*****现在香港确实是靠大陆输血才能维持目前的地位啊,这一点你能否认吗?

我无意争论这个问题,也并非为此而要批斗YST。只因阁下好言相劝,因而来此对阁下作个交待。如此而已。

乱石(jolt) 於 2009/02/16 17:30 回覆:
我明白。其实以前你的发言是很好的,我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次如此激动,我觉得你是反应过度了,没那么严重。YST不可能是别有用心,你看看他以前的文章就明白了,如果他象你想象的,先写一堆文章冒充是统派吸引大陆网友,然后再发文章诋毁香港,你也太“阴谋论”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2/15 20:39

天下“香港漫谈”中大陆网民的跟贴:

*****************************

  绝对的颠覆传统思想 
 2008/11/24 20:17 推薦2  

Danny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meichaio
 大風


     绝对的颠覆传统思想的文章,Danny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嘴巴张成了O字!太牛了!!太厉害了,不愧是市长。相对于中国传统的面子主义者,绝对的实用派。

    早就感觉香港回归以后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更加繁荣,而是一种别扭的感觉,但想来想去都不知道源头在哪里。经过市长的点拨,终于明白了,香港的发展趋势不适合大陆,也不适合这个时代。时代的趋势抛弃了香港这个命归渔村的泡沫城市,但是中央还是碍于面子继续输血维持着这个烂摊子。

    还是因为没去过香港呀,如果有机会的话再去感受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

乱石(jolt) 於 2009/02/16 11:19 回覆:
你太过敏了!

YST关于香港的看法,根本不是第一个,大陆早就有学者有相同的观点。我的看法是YST提到的基本事实是存在的,你没必要为了一些细节较真。几篇文章,还不至于令山河变色。

关于香港最近十多年,一个香港网友馬友農曾经写了不少文章,你可以参考: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963329
http://tb.chinatimes.com/forum1.asp?ArticleID=974492
馬友農自己承认,整个香港社会在回归后有自大心态,没能及时融入珠三角经济圈,结果深圳、广州迅速发展起来,香港地位尴尬。现在香港确实是靠大陆输血才能维持目前的地位啊,这一点你能否认吗?当然香港社会在内地有天灾时积极捐款的热情全国人民也有目共睹。YST批评的是前者,他只是没有提后者。

你心态放宽一些吧,别太较真了。

客觀看兩岸、創業與生活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2/12 22:26
 

感谢来访与推荐,请不断的支持!

祝   健康、快乐、顺利、如意!!

部落格人气旺、旺、旺!!!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1/25 00:27
是大陸的憤青嗎?
頁/共 8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