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6 10:27:10瀏覽740|回應0|推薦3 | |
台南風情畫 35 ----- 兌悅門 兌悅門,為台灣府城西側海埔新生地擴建外城時,所建造的三座城門(奠坤門、兌悅門、拱乾門)之一,從小西門延伸到小北門之外,為三座城門之中唯一僅存者,被列為二級古蹟。 因位於西方,在八卦中屬兌方,故名兌悅門。 據傳當年貨船將本地所產的糖、鹽、龍眼乾等貨物,運往大陸交易後,回程即以沈重的老古石壓艙回航。 返港後,將艙底大量的老古石一一卸下,沿街堆積成「老古石街」。 之後,五條港日漸淤塞,到了咸豐年間,只剩新港墘港道水深,無礙航運,於是成為清末商旅往來相當重要的出入口。 兌悅門於清‧道光15年(1835)建構,主要是因為道光12年(1835)發生了張丙之役後,為安定民心,而大幅在府城各城門添加半月城之結果。 日治時期,城牆因為闢建道路而遭拆除,僅城門被保留了下來。 戰後,城門周圍被民房所包圍,因年久失修,城門曾遭鳥榕覆蓋,不過現已清除整理乾淨。 兌悅門以咕咾石為台座,上面砌以紅磚,用白灰粉刷,內部則夯土而成,牆角處則用花崗岩來補強,當地居民都稱之為「老古石城」或「甕城」。 城門的西立面比東立面略高,西立面設有垛牆鎗口,城門原本設有門板,但已遺失。 城洞外窄內寬,方便往內開城門;上方石樑的孔洞,就是用來安放門扇。 內側左右牆面上各留有 1 個孔槽,則是用來安插關城門的橫木。 進入城門,在城門的左側有階梯可登城台。 據說當年兌悅門完成時,因其門洞宛若一把弓,底下鋪著石板的巷道像是一支箭,兩者合一,便是一組蓄勢待發的弓箭,帶有煞氣,而為了化解這股煞氣,便在城門旁供奉一座石獅爺來坐鎮。 另有一說,說這箭煞陣其實是由兌悅門的彎曲城垣與巷道所作的組合,是五條港的郊商為了對付在安平的洋行,所設下破壞對方風水的陣式,將弓箭對準安平射出。 後來,安平的漢人買辦知道了這事,便安置了兩尊「石將軍」來鎮煞。 這兩尊石將軍原先安置在安平天后宮舊址,現則安置在安平開台天后宮左側的將軍殿裡供奉。 ※鄰近的古蹟與景點_____ ‧集福宮 ‧金安宮 ‧媽祖樓 ※相關照片_____ ‧存在我的相簿裡,有興趣的人,請自行打開觀賞。 ※地址_____ ‧台南市文賢路與信義街交叉口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