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3 09:14:55瀏覽3123|回應21|推薦170 | ||||||||
父親辭世已十七年了。這天重溫父親給我的最後一封回信, 其中一段寫到:「自然 , 我 也知道妳對我的關愛與擔心, 但是我可告訴妳 , 對我的關愛我很感欣慰 , 至於『擔心』 那是不必 , 因為我全身無病 , 不是自欺而是事實,………」在信尾日期之後 , 父親又附 加一句:「我們的生活毫無困難 , 勿需掛念!!」在此父親用了兩個驚嘆號 , 強調勿需掛 念, 當時我還頗為放心, 沒想到不久父親就出事了, 而此信竟成了父親的絕筆。 當時的我 , 剛中年移民, 父親怕我擔憂牽掛, 為了讓我能安心為生活打拼, 每次在信中 提到自己的身體, 總是淡淡略過 , 在海外忙於安身立命的我 , 因而忽略了父親。 半夜, 接到小妹的越洋電話, 讓我膽顫心驚, 小妹告知, 父親因雨路滑, 在圖書舘前摔倒 (父親每天都到圖書舘閱讀書報), 傷到頭部 , 所幸無生命危險, 但必須留院觀查數日, 因 父親時感頭暈, 經過檢查發現父親腦中積水, 造成腦壓升高, 必須立刻開刀清除, 不然隨 時有生命危險。 手術之後, 父親失去記憶, 性情大變 , 變得消極 , 對復健以不合作的態度對待, 據醫生告 知, 父親有老年癡呆的跡象, 並有一段時間了, 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這個消息令我久久不 能釋懷, 真讓人難以相信, 父親的信寫得條理井然, 思維清楚, 這怎麼可能呢? 當我回去看他的時候, 父親已經認不出我了, 看著他茫然的眼神, 令我悲痛萬分。一天 我坐在床邊,父親突然向我伸手, 我趕緊將臉湊近, 當父親的手輕撫我的臉時, 我看到他 的眼中靈光一現 , 就幾秒鐘的時間, 父親的手又徒然垂下, 眼神也回到一片茫然 , 雖然 只有短短的一瞬間, 但我非常肯定 , 父親是知道我來看他了, 這也是我在失去父親的悲 慟中, 僅有的、唯一的安慰。 父親臥病三年後辭世 , 父親走的時候享年九十三歲, 他的一生歷經戰亂 , 做了半輩子的軍人, 跟隨政府南遷北移,可謂是過了顛沛流離的一生, 因而養成他自立自強、不求人的 個性,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從不願給人添麻煩, 在子女面前更是如此 , 所幸正如他信中所 言「滿身無病」, 從未有任何問題,我想這也許是我們忽略了父親健康發生變化的原因 吧。 父親四歲喪父 , 十六歲(民國十三年)奉母命離家學謀生技能 , 從此歷經千磨百劫。 父親 七十歲生日時曾寫了一首詩 : 一葉一花一片雲 , 却從何處證前因 ? 書劍學來終無用 , 機緣未遇志難伸 。 少小吃盡苦中苦 , 老大常為人下人 。 七十韶華空蹉跎 , 留取清白慰此心 。
這也是他對自己一生的感慨 , 他說 :「余自幼命途多舛 , 從民國十三年迄今, 歷五十 餘載 , 無時不在顛沛流離艱難困苦之中 , 自信非無才能 , 而才能迄難施展 , 非無志 願 , 而志願終未實現者 , 皆因我自律太嚴 , 自視太低 , 對人太謙 , 處世太謹 , 尤以心 熱而面冷 , 行方而口訥 , 故雖事事自強而求諸己 , 無奈處處瞻顧而後於人 , 是以終生 碌碌無所成也 。」 父親走後我時常想到莊子所言:「生為徭役, 死為休息。」明白了「死」是解脫、是釋 放, 感悟了父親終於卸下了人間徭役苦難的事實 , 讓我從喪父的悲慟中走了出來, 現在 每每想起與父親幾十年的父女情緣 , 只有愉悅沒有悲傷。在這父親節前夕, 我僅以此 文懷念我敬愛的父親 , 感謝您的聆聽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