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8 15:17:28瀏覽2514|回應5|推薦10 | |
最近教育部杜部長的相關新聞塞滿了最近的新聞版面,他的言行令人哭笑不得。從去年的「罄竹難書」,到最近的「三隻小豬」,不知道杜部長胡言亂語些甚麼。更令人不解的是,杜部長身為知識份子 (他有歷史學碩士學位,擁中央研究院院士碩銜,又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又高居全國教育行政單位最高首長,難道沒有知識份子的良知?榮譽?跟責任? 去年陳總統用錯成語,誤把「罄竹難書」當成好的形容詞,引起社會譁然,有心人趁勢虧了陳水扁。其實此舉大可不必。因為普通人難免用錯成語,尤其是對一些模稜兩可的成語,稍不留心就用錯了。其實事後只要總統府發言人出面向社會大眾說明解釋 (不需要道欺) 陳總統用錯了成語不就結了?因為誰沒用錯過成語?誰沒有唸過錯別字?總統又不是國學大師,在成語方面造詣不深,用錯了改過又何妨?(美國總統小布希不也常唸錯英文?) 可是當時杜部長護主心切,一心就是要把罄竹難書說成是好的形容詞,還引經據典地引証古代有一名學者就將罄竹難書說成是好的形容詞,云云。筆者要說的是,學術是一回事,一般日常用法又是另一回事。 在學術領域裡,甚麼樣的奇怪理論都可以提出來,只要學者按照學術界認可的邏輯程序做研究,以學術界公認的方式提出論文,再有一些學術界人士認同這個理論,那麼這個理論就以被接受。就像杜部長本人曾將台灣地圖橫著畫,台灣在上,大陸在下。這幅地圖曾被深藍政治人物嚴厲批評,杜部長的解釋是那是學術研究,學術是自由的不受世俗干擾。對這一點我非常贊同杜部長的觀點。 問題是,在學術領域裡地圖可以用任何方位來繪製,但是在世俗應用裡,非得北上南下不可,因為這是約定俗成,全世界統一的標準。那幅台灣橫著畫的地圖可以存在於學術著作裡,但是一旦拿出來當成一般地圖供人查閱,就非常不妥。 話說回來,在學術研究上或許真的有人把罄竹難書當成好的形容詞,可是在世俗的應用上,它就是形容一個人犯的過錯太多實在無法詳細記錄。陳水扁用錯了就是用錯了,承認就好了。可是杜正勝不厭其煩地引經據典硬拗,其實並不能証明陳水扁是對的,只能証明一件事:杜正勝使學術界蒙羞。他用學術界嚴謹的治學態度為一個世俗的錯誤背書,更嚴重的是他為政治鬥爭背書,在在嚴重地違反了學者的道德良知。 學術是嚴謹的、學術是自由的、學術是負責的。但學術不能為政治服務,否則就不是學術,而是「政令」。就像以前的蘇聯和中共,他們的學者的學術言論無一不是為鞏固其共黨政權,無一不是合理化其統治。而現在杜正勝的硬拗不正是為陳水扁脫困為政治服務嗎? 前面說過,陳總統不是國學大師,用錯一句成語沒甚麼太不了的,只要承認用錯就沒事了。何需教育部長既大費周章又斯文掃地地解釋?忙霍了一場,不但沒能為陳水扁脫套,反而暴露出杜正勝護主心切,讓學術界的顏面丟盡。 前兩個禮拜,有名歌手把羽扇綸巾唸成羽扇倫巾,結果歌手也沒承認錯誤,硬拿一些理由搪塞,只會讓大家更加恥笑。看樣子杜部長跟歌手一樣的水平。 上個禮拜又有「三隻小豬」的故事。杜部長不知從那兒來的靈感,以三隻小豬做了成語造句,實在讓人有聽沒有懂。又說成語運用不當是教育失敗,要學生不要用成語,讓人搞不清這是甚麼邏輯!既然不要學生用成語,那教育部何苦要辛苦地編纂成語網站?筆者實在懷疑,杜部長到底那裡出了毛病?為了部屬工作上的一些瑕疵,在在地將自己學者的身份拋到九宵雲外。 杜正勝是歷任教育部長中最具爭議的一位,除了鮮明的意識型態之外,其個人做事風格及態度也令許多人詬病。因此他不得不在火線上挺身而出,以似是而非的言論為自身辯解。乃至講出地球人聽不懂的話。 杜部長!儘管您是學者、學問家,可是您也是平凡人。凡人都會犯錯,陳總統會犯錯,您的部屬也會犯錯。陳總統不過是講錯一句成語,您的部屬誤將外國童話故事做為成語,這些都是可以改過來的,不是犯了天條十惡不赦,實在不需您大學問家自貶身價去做無謂的辯解。 道個歉,瑕不掩瑜。道個歉,更能顯示您的謙沖大度,不是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