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19 05:17:55瀏覽1351|回應6|推薦46 | |
洛語新語 2017年05月18日海峽兩岸16日出現一個鮮明對照,成為「兩個世界」:全台灣電視新聞,16日全天都只有一則新聞「豬哥亮死了!」;大陸電視也只有一則新聞,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盛會。 台灣流行的Line社群軟體,一早即有「有識之士」傳來訊息,比較這個巨大落差。這則短文說「北京盛會有29國總統、元首和150多國1萬5000位首長參加;台灣只有豬哥亮和他女兒謝金燕。北京在協商世界大事、人類前途;台灣在訴說一個三流演員的瑣碎家務恩怨。同樣是新聞卻有天壤之別,高下立判!」 傳或收這則訊息,台灣背景的移民心中是惆悵哀痛的。身為媒體界一員,我們也對台灣同業的表現感到羞恥。這是甚麼樣的視野和觀點,把台灣帶到這種「境界」? 台灣無論藍綠,都標榜「走出去」,要參與國際,讓台灣曝光,讓世界看到台灣。但要讓世界看到台灣,台灣人先要看到世界、瞭解世界,才知如何面對和參與世界。世界遇到大事了,台灣好像連熱鬧都不想看,何況「看門道」? 習近平當局推出「一帶一路」計畫,是雄心壯志,要解決中國鋼鐵和其他產能過剩,為中國尋找出路,實踐中國版的世界化雄心,讓古代絲路復活,連結歐亞兩個大陸,為中國未來經濟和發展找出路。無論批評它是「畫餅充飢」「好大喜功」「賠錢賺吆喝」,至少大陸在尋找出路。 台灣要不要敲邊鼓,為「鄰居」或「分家兄弟」喝采,可能因政治立場不同,見仁見智。但台灣經濟脫離不了東亞和世界,如果150國派代表參加了,台灣沒理由不關注和參與。可惜因為蔡英文政府因素,參與無門,台灣只好借豬哥亮「麻醉」自己。 長久以來,這不是第一次。日本傳過來的「小確幸」(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就是小格局、只看眼前、胸無大志,只追求眼前微小的幸福。這種「毒害」下一代的觀念,媒體、政客都要負最大責任。個人可因一碗泡麵、加一顆雞蛋感到滿足幸福,國家和總體卻不能這樣,不進則退,被淘汰。 豬哥亮是專開黃腔、節目常公然調戲女性,充滿「男性沙豬意識」的娛樂圈諧星。他死了,民眾固然會關心,但全島沉浸在他病死、父女關係的私事上,和日前作家瓊瑤是否為夫婿平鑫濤拔管與子女爭執一樣,干外人底事,犯得著全民關注,成「國家大事」嗎? 外人常批評台灣人目光漸趨短淺、格局狹小,媒體為諂媚受眾,收視率主導一切,互相影響下形成惡性循環,台灣越來越短視無力。電視新聞未必代表台灣全部,但近年從國際化和競爭力、國民見識諸方面,台灣都在大倒退。 豬哥亮就是台灣的部分縮影,「豬哥亮之死」證明台灣果然看不到世界和真相。 註:轉載自世界日報。我無意批評豬哥亮的表演方式,但近日看到中國的一帶一路,正想說該表達一點東西,此篇剛好就是看台灣的"世界觀"到底在那裡?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