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說看、聽聽看(1)
2012/09/08 14:11:26瀏覽257|回應0|推薦3

前天跟一位設計師在工作室裡聊了一個下午。雖然,看上去好像是閒聊,但其實卻在短短的四個半小時裡,深深的交換了彼此的想法、從每個人對藝的視野與角度分享了彼此的生活。

 

由一件衣服開始.

我在看任何東西的時候,腦袋瓜裡總會好奇的閃過一個問題,「這是什麼?」。即使它的外型已經很明顯的告訴我,它是一件衣服。

 

我就像個5歲大的孩子一樣,一邊想、一邊問「為什麼」。

「為什麼用這塊布料?」

「為什麼這樣剪裁?」

「為什麼這樣用色?」

「為什麼用這樣的圖案?」

「這一切代表什麼嗎?」

 

流行嗎?是在流行什麼?為什麼會流行?這個流行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想,流行應該是一種行動!一種「對於某概念表示支持與贊同的行動」!

在我的笨腦裡,有一個分為:前、中、後段的思考。這不在於意識上的理性,而是問自己的心。

設計師(創造者)將無形的感受與意志,透過一個表現體來呈現,最後由對其表示贊同的人(消費者)的取得來支持。

前段的主軸在於人文、文化、歷史、與創造者生活的背景。

中段的角色是扮演媒介。

後段則是感同身受者、支持者。

 

我們大多是後段者,對於許多的西方人的設計品、品牌,只知道有很多名人在用,不用會跟不上人家,但你真的知道人家為什麼用嗎?或者先不問這個問題,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用?!擁有它對你有什麼意義?

 

生長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生活背景,你很難去理解任何一個設計的小地方背後的故事與因緣,加上很多人總認為國外的東西比較優。慢慢的,在這塊土地上,你已經找不到跟你有情感的東西,這是很可怕的事。

 

雖然,這樣子的說法很不公平,因為也許設計師想表現的是別的東西,不一定是人文歷史或文化。但如果在接受之前,連一點選擇或思考的權利都不給自己,那真的要從現在起,開始好好的補償自己。                         

        -- 待續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rry821125&aid=683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