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由之窗
2008/01/22 09:09:04瀏覽1025|回應0|推薦47
        
        


 自由之窗

昨天晚上在公共電視的《二十四格電影夢》節目中,觀
看了

兩篇學生的實驗短片,一篇是美國南加大的《懺情錄》,一篇是

台灣藝術大學的《旅行》,題材同樣出自同性戀,只是感受似完

全不同。



  《懺情錄》中敘述的是兩個維持了三十五年的老男同性
戀與

一位二十七歲的神父之間。內容取材的意向很柔和,像是欣賞過

一幅絕對符合中庸及厚道的夕陽奇景;描繪的也很細膩,甚或能

喚起我對倫理外生活伴侶的迷思,及一種制度中所謂道長資格認

證的問題;意境也很幽遠,短短的二十二分鐘,像是藉一個同性

戀者的老與病,道出了原為執掌人類生老病死教化的宗教僵化後

,在現世的退化與契機。



  《旅行》的感受又不同,將一段兩個少女青春的輓歌拍
成這

麼藝術,既像鏡頭實習,又如大自然美麗景物蒐集,或隱性出一

種自由自在的孤藐,又或藉起點的四腳庄站牌及末尾警察處理,

點現對一種固有秩序來源處的抗爭,而片末雖標明為對兩位北一

女女生的紀念,而是紀念她們不是人類嗎?還是紀念她們只是一

個觀眾旅行的景點呢?



那包含你傾向家庭的觀點嗎?還是包含素茹早在多年前
的一

個聖誕夜中告訴你說他們在遺書中說明他們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

時帶有點亢奮知音似的那個眼睛呢?導演真的想表達什麼你了解

嗎?他自己了解嗎?超現實美學不能有嗎?那是暴力美學的反叛

還是反面?那是現實負責主義過度下的犧牲?還是無根無由無因

無果論的開端?怎麼會讓你有更傾向是同性戀團體的宣揚及自殺

運動的傳播呢?只是素茹?還是只是對一種實驗的懷疑?

by 頤平

 

原文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ren-yi/article?mid=17&prev=18&next
=14&l=a&fid=23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liang&aid=155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