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4 01:07:31瀏覽4320|回應0|推薦50 | |
繼暢銷鉅作「聖殿春秋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出版之後十八年,作者Ken Follett推出續篇,同樣大部頭的「World Without End」。當時聽說英文本是塊千把頁的厚磚,看完這麼一部蝌蚪文「鉅」著,肯定得半瞎掉,因此寄希望於中文本。不料倏忽五年過去,中文版依舊不見蹤影,反而電視影集仗著前兩年「聖殿春秋」火紅上映的餘威,九月起在北美陸續開播。新劇仍然只有八集,相對原著的規模,可知必定經過大量濃縮刪節。只是沒有中譯本,將就著看罷。 故事背景沿襲舊作,在英格蘭中部的虛構小鎮王橋(Kingsbridge),時間則大跨度跳躍兩百年,來到十四世紀中葉。大教堂巍然矗立百餘載,主要角色雖是前作人物的子孫,但在沒有姓氏概念的中世紀,很難由名字推敲其源流。因此,基本上是個全新故事。只是古代生活步調徐緩,變化有限,市集、領主、修道院依舊是重心,情節圍繞一件曠日費時的大工程,甚至同樣牽涉一樁撼動當代政局的王室秘密,人物的悲歡離合在其中交織流轉。數不清的心機算計人禍天災,想愛愛不著、想逃逃不掉的情結網絡,從小鬼演到中年的長河綿延,構成工筆雕琢的浩瀚史詩。 可惜影集目前評價不高,相信與劇情濃縮太甚、發展過快有關。觀眾還沒搞清楚誰是誰,事件便如一列火車轟隆隆疾馳而過,完全來不及品味。原著文字細膩,可以嗅出中世紀馬路石縫間的初生綠草清香,這些在電視劇裡看不出來;或公平點說,細節藏在背景中,而觀眾根本沒時間留意。另一方面,和前作電視版犯了相同錯誤,對大格局、特別是王室鬥爭做過多鋪陳,分給主線小人物的篇幅則相對排擠。尤其做為伏筆的皇家秘事,本當留到最後來個畫龍點睛。洩露太多,除非觀眾不讀史書,或是連Google都懶,否則由稗官野史推敲來龍去脈並不困難,張力必然減損許多。 倒是歷史人物,很有趣地和另一部電影,1995年的「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勇敢的心)」有所連繫。還記得英王「長腿」愛德華一世,和由梅爾吉勃遜飾演、最後被開膛剖肚處決的威廉華勒士嗎?片中由蘇菲瑪索飾演的伊莎貝拉太子妃,本劇已成為王后,與老公愛德華二世──即「梅」片中的窩囊廢太子──公開決裂兵戎相見,最終將二世逐下寶座,由自己兒子登基。後者,依「梅」片見解,是伊莎貝拉與華勒士一夜情的結晶;「長腿」臨終前,她附耳一番恫嚇,畢竟並非虛言。只不過歷經戰爭洗禮的王太后伊莎貝拉,不復當年溫香軟玉的嬌嗔模樣,看過舊片的觀眾可別嚇著。 P.S. 關於書名,疑似出自英文欽定版聖經「榮耀頌」: ... As it was in the beginning, is now and ever shall be, world without end. Amen. World without end 在此,是拉丁文 in sacula saculorum 的意譯,原指永永遠遠千秋萬載,或許為迎合音韻而另填字詞。本文標題中譯緣於此義。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