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02 00:08:03瀏覽1573|回應13|推薦109 | |
金門 (2013) 攝影 / 文: 洪 杰
那些年,兩岸對峙,對岸如火如荼地搞「批孔」、「文化大革命」;我們則以洶湧彭湃的「復興中華文化」回應。當然,復興中華文化書法是不可少的。在我中小學階段,幾乎都有以毛筆書寫的作業。記憶較深刻的,高中時每星期必繳的兩項作業,一是寫兩頁包含大小楷的書法,另一是以蠅頭小楷寫一篇週記,這規定就是當週有段考也不可免。記得當時的週記附有一份經國先生的「自反自勉錄」,有時忙著準備考試,無心自我反省,只好從中抄一小段,再胡謅幾句交差。其實,寫書法早在國小便已開始了,我起初臨柳公權玄秘塔,後來又臨顏真卿麻姑仙壇記,自己揣摩筆法,一筆一劃依樣畫葫蘆。
兩年前返鄉,碰到母親骨質疏鬆症住院,後經注射調養稍可下床。不過步履蹣跚,須穿護腰支撐脊椎,微駝的身影更形佝僂。在老家陪母親三星期,每早幫母親蒸饅頭泡麥片準備早餐,睡前準備盥洗用水、提醒吃藥、清洗假牙。整天陪伴母親寸步不離,深怕一不小心跌倒了。其間,有時與母親閒話家常,有時母親看她最愛的歌仔戲,我便找來筆墨在一旁臨帖,一橫一豎,一撇一鉤,重溫我青春時代的書法時光;這樣,斷斷續續寫也臨摹了一大疊。
這一寫,好像又寫出興味來。隔年,遊黃山,過歙縣,見雕工細緻的硯台極為喜愛,但索價頗高只得作罷。不過帶回大小不一的毛筆數種及一種不需墨汁,沾水便可寫出字跡的「萬用紙」。又往台北和平東路挑選碑帖數種,希望藉此與書法再續前緣。時光匆匆,這些文具放在案頭一擱又是一年多,仍紋風不動,說來汗顏。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