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0 16:20:50瀏覽280|回應1|推薦2 | |
快樂是可以學習的 2008-09-25 什麼時候你會覺得快樂?被愛、被讚賞、事業成功、和朋友一起玩樂? 什麼時候你又會感到不快樂?挫折、失敗、被責罵、不受尊重、或是寂寞? 也許我們覺得快樂或不快樂的理由,肇因於我們遇到的人事物,所以我們把不快樂歸因於運氣不佳或別人對我們不好,以為快樂與否是自己無法掌握的,如同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分鐘將發生何事一樣,並且深信這是理所當然的真理。 然而,這樣的邏輯只對了一半,意即只指出快樂道路來源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 神經心理學很早就有實驗指出,快樂是自己決定的,也是可以訓練的。在我們腦中掌管學習的部份是神經元,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經由多次的刺激會建立起新的連結。不管是學習打字或記歌詞,都是藉由重複的練習產生刺激,因而生出神經元間的連結,連結產生了,學習就達成了。 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也同樣經由「重複」的練習,在腦中產生增強的反應。 例如,當我們為了買限量的甜甜圈排隊等待了一個小時,突然有一個人在我們面前插隊,如果我們認為這樣的行為非常自私,侵害了自己的權益,於是心中的怒氣升高,決定用嚴厲的語氣指責對方,這樣的情緒就為下一次類似的情境起了一個開端。當下一次我們又遇到這類的情況時,腦中關於「自私」和「憤怒」的連結便再度加強,我們的情緒會更為惱怒。幾次同樣的反應之後,「插隊」、「不公平」、「沒禮貌」已經成為必定激發怒氣的地雷,因為腦中學習的連結已經建立了。 相反的,當我們將別人插隊的行為解讀為:「他也許是趕時間才不得不如此」,心中自然生出的體諒,會使我們有「幫助別人」這種正面的感受。如果每次類似的情境,我們都能以正面的方式解讀,如此重複在我們腦中建立的連結,將使我們未來面對類似的情境時,都能夠保持平靜的心情,這就是學習的成果。 別人也許會因此以「有度量」、「脾氣好」、「有修養」來評價我們的態度,我們也因為情緒控制得宜,而能經常維持正面的情緒。於是我們可以發現,「被插隊」的事實仍是一樣的,然而我們對這件事的感受卻有了天壤之別。這和佛教常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相同的道理。 快樂的學習就是如此,然而有意識的控制情緒需要經過訓練。我們愈是用心培養正面的情緒,快樂的感覺就會增強。學習的重點在於,並非單一次的行為可以改變我們思考的習慣,唯有「重複」的練習才能在腦中建立新的連結,就像練習網球的揮拍一樣。 有個廣告是這麼說的:「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是的,因為快樂的感受就是一點一滴逐漸學習而來的。 引用網址: http://www.touchtime.com.tw/column/topic.asp?id=2&topic_id=5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