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1 環球時報/魯斯‧馬歇克,青木譯
外國作家和出版社很難瞭解中國圖書出版的細節。瑞士暢銷書作家查爾斯‧萊溫斯基2008年因中文版《梅爾尼茨》獲得「最佳德語小說獎」,赴北京領獎。「擺在書架上的中文版看起來不錯」,萊溫斯基說,但翻譯質量難以評估。他也無從知道小說到了中國讀者手中後如何,從未收到中方任何回饋。把該書版權賣給中方的德國漢瑟出版社部門負責人佛里德里克‧巴拉卡特也表示,沒太多關於該書在華成功的資訊。
對西方人來說,中國的圖書市場就像個黑匣子。只有你瞭解中國的文化和語言,才可能看懂它。因此西方出版商往往轉向中國代理商,讓他們和中國的出版社談判。由於缺乏語言和市場知識,外國出版社很難檢查代理商是否違反了協議。這並非中國獨有的問題,別國也有類似情況。
但不是每個國家都像中國那樣對網絡、影視和書籍進行審查。中國作家和出版社已學會自我審查。對西方人而言,什麼樣內容違規則很難判別。但在中國被審查的書只有一小部分。《明鏡》週刊據中國官方資料說,中國2009年出版的15萬種新書中只有600種有「問題」。若問德語出版社,他們的經驗是中國的審查似乎完全不存在。巴拉卡特說他們從沒遇到過。甚至曾對中國持批評意見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穆勒的書也在華出版發行。這是否因為中國對外文圖書抱有溫和政策?
對西方作家和出版社來說,中國龐大的市場是個新機會,中國讀者能讓他們賺錢。當然,中國圖書盜版也很猖獗,比如《哈利波特》就有不少盜版,但該書作者卻在中國收獲了240萬美元的收入。如此可觀的收入對瑞士作家來說只是夢想,他們的中文版書籍印量多在5,000至1萬本之間──在中國,銷售超過5萬才算暢銷書,就像大海裡的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