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跟著耆老台灣遊序言
2016/08/23 18:04:49瀏覽796|回應0|推薦0

跟著耆老台灣遊序言

105年8月19日

凌培暘

      小編只是滿頭熱血的笨蛋,想要做一些屬於台灣在地人的故事,這是一個大工程也是很多前輩有做過的專題,小編不才想以地點為分類主軸,由耆老們分享當地風土民情可歌可泣的故事當作歷史足跡留存,因為小編訪問的鐘伯伯講述的媽祖田礦坑在地故事都是他出生前已經發生的故事,要是在不記錄下來可能20年後也不太有人有正確的故事回憶或者會直接煙消雲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小編也開始翻閱之前作者編撰的歷史書籍跟照片紀錄,有看到政府補助後製作的眷村文化紀錄等,我相信這些都會是很棒的一種歷史資料留存。

      只可惜網路上資料真的很少,目前網路搜尋到政府做的相關研究或書籍都要去特定的地點才能閱讀,你看下面政府出錢給民間團體整理的資料出現的資訊是【本書各章節之影像內容限國家圖書館所屬電腦使用】,民眾要看只能到特定地點,這也是我常在說的政府花所有納稅人的錢做的東西只供政府內部隨意使用,民間人要使用有些要付費給國家,也耶需要到特定地點才能閱讀,電子化的時代難道花全民的納稅錢的作品不能夠全民共享嗎?如果以政府推的減碳環保的概念搭配現今網際網路的發達,我直接在線上做私人研究查詢資料使用,都不用花錢也不用浪費紙張。 很多人會說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會盜用的人不是不方便就不盜用,連我之前認識的縮時攝影陳志通攝影師的作品也被政府盜用過,自己去GOOGLE一下,只能說政府公開資訊部分連台北市柯市長遇到官僚體系部分都很難有作為,這點到20年後看能不能進步吧。

      要閱讀那些資料是因為我想要確認耆老們說的歷史跟故事內容的真實性確認,或許有時間久遠記憶模糊或許有認知錯誤,我要寫的文章不是歷史紀錄者,可是我也不想誤植錯誤的歷史進來才需要多方比對,查證才是我遇到最困難的地方。

      說了一堆廢話就是我有一個想要紀錄一些台灣人的在地故事夢,如果你們認同我的想法,有居家附近的耆老願意分享在地故事可以幫我引薦,我是單人作業沒拿任何人金錢也沒拿國家任何經費,也不是詐騙集團,只是單純的圓夢跟想讓自己命能夠留下值得而已,這輩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認同我的人就多幫幫我吧。 歡迎各位在我考據不周或不正確地方給予指導,讓正確的資訊能夠流傳下去。感謝各位大德。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hling&aid=7162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