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板橋踏輕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的風味盛宴:一道不可錯過的美食
2024/01/16 08:01:27瀏覽9|回應0|推薦0

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小玉的味蕾大評比!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而對於刁民呢,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超有古早味!魚肉部分也很扎實,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

不過說到口味選擇,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

什麼是酸菜魚?

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

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起源於渝派川菜,滋味獨特,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

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流程是真的複雜,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

鮮魚: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
酸菜: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
湯頭: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

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

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

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嘻嘻,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


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自己烹飪,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交給他就對了,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

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首先,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一開始喝,有點點的酸味,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嘻嘻,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我以前吃過的酸湯、酸菜魚比起來,這家真的是更耐吃!💕

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只有用鹽,超級天然的啦!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超級無敵好喝!💕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辣、鹹、油的口感,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對我來說超級好吃!

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再來說說魚肉~是有帶皮的那種喔!魚肉超滑、皮有點Q,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份量超足,兩人分享剛剛好,價格還很可愛喔!

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口感真的有深度、有層次,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那魚肉部分,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而且喔,他們不用裹粉、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超級實在的!

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嫩嫩的,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完美啊!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我都快醉了~~~

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

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刁民酸菜魚崇德店」,妳知道嗎,人超多的啦!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接近五點才進去喔!

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牆上寫的「不當愚民當刁民」和「刁民我驕傲」真的好有個性,感覺很潮很年輕!

當我們坐下來,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我們就坐在二樓。

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中盛),真的,當魚端上桌,那個盤子超級美,白底藍字,我馬上拍了好多照!

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所以幾乎都挑掉了!

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金針菇呢!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最後,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真的是太迷人了啦!✨🍲

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還有魚皮的膠質,酸度也剛剛好。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像豬肉片、金針菇等,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

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

踏輕酸菜魚

刁民酸菜魚

湯底口感

邱家兄弟生態養殖(鱸魚骨)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濃郁滑順

龍骨湯頭(豬骨)

酸菜來源

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不加黃色素

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魚肉部位

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4人份,烏鱧魚片

不裹粉,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堅持不偷斤減兩

烏鱧魚片

配方工法

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雞心椒、 藤椒、青紅花椒 、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寬粉、木耳金針菇、魚片及花椒油

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

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湯底、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

不過,在多方面的比較後,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當然,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

 

桃園踏輕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踏輕酸菜魚,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

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這不僅僅是一道菜,而是一段故事,一份記憶,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新竹踏輕酸菜魚推薦

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五股踏輕酸菜魚推薦

結語,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慰藉。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南屯酸菜魚推薦

對竹的最初印象,可以追溯到孩提時節。 那時的村莊,家家戶戶都有著或大或小的竹園。春天,竹筍是改善伙食的佳品;秋天,竹片竹條被編織成各種各樣的竹器,為家里換來油鹽醬醋。對于孩子,那片片竹林則是游樂的天堂,在竹林里奔跑追逐、捉迷藏;削一根細細長長的魚竿,釣上幾尾細白條;將竹葉一端分成三瓣,兩邊一交結就是一支響亮的口哨……彼時的竹,是玩伴,是美味,是童年不可或缺的樂園。 而第一次對竹有了朦朧的欽佩之意卻是在剛上小學的第一個冬天,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我們在走慣了的竹林小徑被一個厚厚的雪堆擋住了去路。仔細一看,原來由于積雪的堆壓,林邊的竹子被壓彎了腰,形成了一個拱形小橋。我們低頭穿過橋洞,相互取笑彼此滿頭滿臉的雪花像白頭翁,并開心地打算放學時再來比賽誰鉆過橋洞時最干凈。可沒想到放學時走到此處,厚厚的積雪依舊,小橋卻不見了,那路邊的竹,雖然還有點彎曲,顯示它曾經遭受的壓迫,可,高得無法再當作小橋了。我們怏怏地走回家去,心里卻多了一點異樣的感受,孩童的心靈第一次有了精神上的反思。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里的人漸漸覺得靠竹子掙來的兩個錢遠不如打工來得快,且兒子們長大了也對住房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一家兩家,漸漸整個村子的竹林都被一座座小洋樓取代了。竹影,隨著歲月的流逝,漸在心頭淡去。只一日,看到方志敏的 《詠竹》:“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兒時鉆竹橋、拍積雪的情景猛然浮現眼前,一下模糊了視線。 竹鄉之行,便成了心底最深切的渴望。 果然是漫山遍野的竹,碧綠蒼翠、挺拔有姿,俯瞰如萬頃巨浪,仰視若擎天巨柱。這樣的竹海里,躲起貓貓來,不知幾天幾日方能找到?真不愧是臥虎藏龍之地呢! 順著時而叮咚如溪時而嘩然若瀑的山泉拾階而上,清澈的溪水和涼爽的山風湮滅了身上的暑氣,站在山巔,無處不在的竹更帶走了在喧囂城市中積壓的煩躁。輕輕走,慢慢看,細細聽,隱約中,似乎看見玉嬌龍的嬌弱而決絕的倩影,從高空中慢慢飛下,落入無邊無際的竹海之中。追隨著她的身影,我循山而下,來到一片更為幽靜的山巒。此時已是夕陽漸斜,游人漸稀,幾絲陽光透過竹影照在身上,依稀帶著絲絲溫暖,周圍竹葉隨風微動,似有飛禽走獸掠過,細細聽去,卻是更深的靜謐。在這樣的山間林中,與心愛的人相依相伴,從此忘卻世事紛擾,是所有懷春少女共同的夢吧?一路走,一路想,不覺有點癡了。 欣賞了竹影之盛,本已心生無限欽慕之意,而第二日領略的恰如世人情懷的竹之紛繁,更讓自己再增感慨敬佩之情。 那叢生群發的孝順竹,夏則筍從中發,源讓母竹;冬則筍從外護,母竹內包,其尊母之情,堪比人間之二十四孝。 那珠圓光潤卻斑痕處處,漸長漸細婉延而上的湘妃竹,可不正是少女細致綿長的心事無處可訴,而將點點珠淚灑向青竹所致? 那總是兩兩相對而生的相思竹,總算告慰了人間自有真情,不管天涯海角,心思總如此竹在! 那細細的紫竹,最擅作簫,又有多少思鄉的曲調借它而流淌? ……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心思,一百種竹子也有一百種形態,每一種,都化成了或輕柔舒緩或沉靜憂郁的身影,漸漸印在心頭。 不舍離去,還是不得不去,只是多了幾盆鳳尾竹。明知今生或許都無法做到蘇老爺子所說的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但讓窗前案頭,從此多一絲竹影,卻也算是一種小小的心理安慰吧。 >>>更多美文:優美散文

滾鐵環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九十年代末幾近消失。在下雖已過花甲,卻時常想起滾鐵環的年代——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滾鐵環其樂無窮,一場鐵環滾下來,暢快淋漓,身心俱爽。玩瘋了,忘記回家了,作業沒有完成,家長交辦的事情沒有做,都很平常——用現在的話說,“多大點事兒”。玩過了,就把書包和鐵環一起掛在鉤子上,扛在肩膀上,左搖右擺,那鐵環和鐵環上的三四個小環還叮叮當當作響,煞是招搖,煞是愜意。 有時同學結伴上學,在一個大概的時間內,有滾鐵環的聲音(有質地、大小、緩急之分)由遠而近,就知道是哪位仁兄駕到了。滾著鐵環去上學,三三兩兩的,繞著稀疏的行人和車輛(自行車、三輪車、小板車)相互追逐前行,嘴巴里還玩著口技,發出汽車鳴笛聲,提醒他人讓路,偶爾難免遭到路人善意的笑罵。有時上學遲到了,鐵環像碩大的項圈掛在頸項上熠熠閃光,襯托著一張張或靦腆或憨厚或無賴的嘴臉站在教室門口,等著老師發落;有時放學回家,一手拿著鐵環,一手揩著鼻涕,卻怎么也想不起來書包哪去了,引來家長的一頓臭罵,那是必須的。 滾鐵環是小男生的專利,偶有大男人混跡其中,玩出花樣賣弄技藝的,肯定博得滿堂喝彩。可在我的記憶里,卻偏偏有一個女同學喜歡涉足,并引以為豪。她好像是在四五年級時由外地轉學而來,樣子長得眉清目秀,可一遇到男生滾鐵環,非要讓給她玩玩才肯罷休。男生呢,一般都是好男不跟女斗,何況人家女生主動示好,也就樂得隨意了。令男生尷尬的是,她的技藝非同一般,又特別好戰,常常要與男生一決雌雄,且愿賭服輸,輸了以后還有物質(或一顆糖,或兩粒花生,或半截鉛筆等)贈予贏家,贏了則不要對手有任何付出。但男生陪她玩玩可以,一旦動真格比賽,大多怯場——心理上不戰而敗——贏了不光彩,輸了更丟人。所以通常沒人與之爭雄——雖然內心很想得到她的獎賞。而她也正好伺機對男生大肆挑釁,以報復平日里男生欺侮女生的種種劣行。該女生不久就被冠以“假小子”的榮譽稱號,全班男生都對她禮讓三分。可喜的是男女生之間的關系卻也因此和諧了許多。 滾鐵環培育了我們少兒時代的強健體魄、靈巧身軀、頑強意志和過人的精力。它曾經給我們以無比的健康和無窮的快樂,并成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人的美好記憶。 >>>更多美文:隨筆美文

獲知高陵區成為白河縣對口幫扶單位,我在內心里百感交集。這百感交集源自于兩個原因:一是我個人對白河獨特的情感;二是由衷嘆服新時代各級政府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決心與躬行。 白河不易,白河人艱苦的故事讓我刻骨銘心。許多年前,我在西安結識我現在的妻子,她就是白河人。那時候,陪妻子回一次娘家,我們要在路上整整走兩天兩夜。先天一大早在西安火車站乘上綠皮火車至陽平關已是深夜。火車在那里作短暫停留之后,換了機車,往東至安康是第二天凌晨。我們從凌晨等到中午,才換乘一趟去襄樊的慢車坐至白河縣的冷水站。這趟慢車次次都是爆滿,人擠人,人挨人,想要挪動一下,都是非常困難的。記得有一年,我們帶著兩個才三、四歲的孩子第一次去外婆家。這趟慢車行至淙溪站臨時停車,有人卻喊冷水站到了。我和妻子擠不到車門邊上,又怕錯過站點,就把孩子請身邊的人抱著,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抬開車窗翻窗下車,然后再由好心人遞出孩子和行禮。誰知下車一看,鐵道旁立的站牌卻是淙溪!知道下錯了車,又慌忙把孩子和行禮遞上去,等到再把妻子抱起掀入車窗時,火車已開始啟動!于是好心的人們紛紛驚呼著伸出手,硬是把我也拽了上去。雖然有驚無險,但那一瞬間,卻真的讓人有命懸一線的急迫!其實這種事兒在乘車的人中經常發生,我們只不過趕上了親身體驗!到了冷水站已然下午時分,而妻子的家卻在一個叫葛花村的后山上。從冷水到葛花,要經倉上鎮、裴家鄉,還有90多華里。這一路沿線,甚至再往裴家里面走,沿路的溝溝梁梁、坡坡坎坎上都住有人家。那時候沒通班車,從冷水進后山,就只有步行或擋過往的農用車捎腳。婚后第一次去白河,我們就在這段路上出了狀況。當時,我們攔了一輛小四輪捎帶我們進山。但剛行至車主人所在的溝口附近,車胎卻爆了,小四輪的主人便站在溝口喊自己的女兒拿工具出來幫忙。女娃聽說是西安來的“稀客”,顯得異常興奮。她問妻子家住在“哪哈”?妻說裴家葛花。女娃就一臉自豪卻藏輕蔑地說:“后山老兒悶”!我當時沒聽懂。但小四輪的主人卻及時訓斥了自家的女娃。后來聽妻子說,“后山老兒”是住在前山的人笑話住在后山人的話兒。“悶”是這一帶人說話慣用的詞尾語氣,相當于“哦、喲、么”等,沒有實際意義。如此我才得以明白,那女娃臉上自豪又輕蔑的意思。可見艱難之下,地理相對優勢給人心理造成的暗示作用。小四輪的主人到底沒有修好車胎,但他知道我們是新婚回門,索性抹了兩個癟著的輪胎,就讓小四輪光著前面兩個輪轂,把我們連夜送往裴家鄉。那一程,小四輪的突突聲伴著嘩嘩流淌的河水,隨著九曲十八彎的山路回響在山谷中,一輪明月彎彎掛在谷上、繞在身邊,一路陪我們到了裴家。我心里過意不去,要給小四輪的主人加錢,小四輪的主人卻堅辭不受。只接了我另外給他的一包煙,說了“你這是好煙悶,我們吃爛蔫煙吃慣了的悶,可惜了哇!”我從那時便知,這里的人雖極度貧困,但卻熱情好客,篤禮崇義。 那天凌晨一點,妻子帶我到裴家集一熟人家里草草吃了點東西,夜里就在熟人處投了宿。第二天一大早,我們行色匆匆,步行十里平路,再爬山坡二里,總算到了岳父家。 白河民風淳樸,文化更是包容深厚,秦頭楚尾而秦風楚韻。走在山中,行在門前,無論認識與不認識,沿路的人家只要看見,便會笑臉相迎,帶著濃濃的鄉音招呼你:“拉(那)一鍋(個)喂?玩一哈(下)家里喝口水再走唦!”白河人有腌制熏肉和燒制白酒的習俗。熏肉是家常小菜,鄉親們幾乎每家都養豬,宰了之后腌制了掛在堂屋火坑的半墻里任它煙熏火烤,啥時想吃啥時拿下一塊便是。白酒是用拐棗或山楂燒制蒸餾的。頭道酒是好酒,一般要放在過年或有重要的事才拿出來喝。二道酒俗稱酒尾子,度數低,平時自家人在一塊,或家里來個閑散的熟人鄉親隨便助個興喝的。門上來了人,不管是熟人還是鄉親,謙和一句:“你來了稀客哇”,吃了晌午(也說早上)再走唦!來人若不推辭,主人家便從堂屋的半墻上取下一吊熏肉,于酒桶內舀了自制的“干楂酒”或拐棗酒的酒尾子煨在火爐旁,炒些木耳、香菇、魔芋之類的土菜,一場相聚相歡就此生成。大家喝著小酒,講著山里人的閑話神話,酒尾子的韻味便熱辣綿長。 有一次陪妻子回白河,我管人家喊“干老”的人從門前過身,岳父家的人留他吃飯并住了一夜。“干老”和我喝著酒尾子,對我講了許多白河縣的古今軼事、神話傳說。我聽得入心入肺,興趣盎然。非要讓他帶我去他講過古今的遺地去看看。第二天,征得岳父家人同意,“干老”真的帶我去了,這一去,就是好幾天時間…… 傳說和神話原始神秘,敘述和詮釋美輪美奐。我如今依然不能忘記的,莫過于在一個叫白河灣的地方,曾經注目過的一棵千年古樹。“干老”告訴我,那棵樹叫老君樹。 老君樹其實是一顆飽經滄桑的古老石楠。說是千年,恐怕年代更要久遠。它蒼骨虬枝、盤根錯節,四季常青,枝繁葉茂。伸展開來,有半畝地見方。遠遠看去,樹下有潭,潭水騰霧。蔥蘢如蓋又生風帶水。“干老”說:老君樹是白河縣的老爺樹,是山神。它知白河事,也知天下事。它護佑著白河人民,它也注視著天下蒼生。我的敬畏之心在那一刻油然而生。我仿佛聽到它在風中向我傳信:老者,地老天荒;君者,行健勢坤。白河人美水美山美,白河的將來一定會更美! 此后二十年,隨著西康鐵路、西康高速連續建成通車,十天高速過境白河,襄渝鐵路復線和漢江水運碼頭的改擴建,白河山區的山里山外交通日趨便捷。昔日那種因山河阻隔而導致的行路難和貧窮落后的面貌早已一去不返。木瓜酒、黃姜等農特產名譽海內外,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山外,成為農業產業的支柱產品。進入新時代,隨著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大山深處的白河人陸續搬遷至城鎮或新型社區,住進了生活設施齊全的樓房新房。 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的“三苦精神”,使白河的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繼往開來,如今的白河,正在以更加美好的身姿走入全國人民的視線,令世人驚艷! 關中人說:“女婿頂半子”。我是白河的女婿,我感謝上蒼對白河的眷顧,更感謝黨中央在新時代的高瞻遠矚、勵精圖治! 老君樹,這可是您多年前帶給我的風信?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FISF1515CEFE15EWFEF


酸菜魚口味評比
新北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的鮮美之旅:每一口都是享受
( 時事評論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88t92gg37985&aid=18025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