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3 21:53:45瀏覽2897|回應2|推薦68 | |
老同學徐子賢博士讀「曠野」的回響,徐博士是自幼浸淫基督教教義的牧師,他的回覆帶給我忐忑的心情,也因此讓自己有了更進一步去探究的決心。
莫大, 說要做的事,總得完成,拖到現在,請見諒。 曠野跟著我從綠島一路到香港和新加坡。看得很慢,看得頗辛苦,可能是想更深(身)入其境的緣故吧(因為寫的掙扎頗真實),與我心靈的探詢時有共鳴之處:理性發揮的因素(哲學訓練的思維成果吧)。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是基督徒,曾何時實為已信之人,而今面臨廿一世紀的挑戰省思,我自己「曠野」的體會與你所呈現之曠野有細膩差異:personal 較少,universal較多。當然文中所呈現的是一個現代人(非基督徒)對「神」與「靈魂」及「永恆」渴想的刻意行動之途徑,你所「經歷」的課題,孤單(我們通用「獨處」)、理性、音樂(藝術)、人生矛盾等在掙扎與辯白中,有很多會令廿一世紀尋求者產生同感。 我喜歡「束縛」那一章。很深刻的敘述了「脫困」的焦慮,是今天有思想的人的困境。 「曠野冥想」呈現給我的是你的一個似乎可辨識,對基督教的認識,不是大公教會的路子,當然有引用聖經的錯誤(刻意的吧?)。所以對我這讀者,一直是讀讀停停的情形,碰到「基督教」的reference時,幾的層面就出現:是設想成你去瞭解呢,是批判它呢,是隨著argument/feeling深入呢…?[dc1] 當然,文中之人所呈現更可能是個真正的「現代人」,是個上帝也好,阿拉、神、佛祖、上蒼,對他都是一樣的「東西」same thing,而且對教義的深入沒有太多耐性,他所尋求的答案必須是自今天的現象中所詮釋的。 但話說回來,你卻也點出了那些對「經書」只有迂腐的教義解釋的問題:「現身求救」很貼切的指出來。我覺的這章很棒。開始第二段就「放棄繼續前行…」,給我的感覺是「時候到了」。接下來的敘述,再次提出有很多值的深思探究的課題,包括「認罪」、「懺悔」…等;對我而言,還有基督教上帝的「愛」究竟(包容)到甚麼程度的問題,這是今天基督教中,在「救贖」問題上頗分裂性divisive的課題。 整體而言,很現代!謝謝送我一本好書! Best Regards, 網購莫大新書請洽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