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五○年代的舊雜誌時,無意間讀到一個外省人與本省人通婚的故事。小說描寫一位鄉村女教師和外省青年相戀,但女老師的母親卻堅決反對。反對的原因頗為辛酸,原來母親自己也曾和異鄉人婚配,在日治時期成為日本警察的妻,但因為被殖民者的身分,從未被夫家接納。戰爭結束後,日本丈夫無情地拋棄台灣妻女,回日本去了,留下女老師的母親獨自面對鄰人的閒言惡語,辛苦地撫養女兒長大。母親不支持女兒的戀愛,其實出於一種疼愛與擔心,深怕她和自己一樣,經歷不被當作內人的悲傷。
小說中內人還是外人的矛盾,讓我不禁想起我的母親。當年,身為客家人的母親,和外省第二代的父親戀愛結婚,同樣不受娘家人祝福,又因為學歷不及父親,而不被夫家疼愛。多年來,無論如何努力,仍彷彿是家族裡的局外人,這種處境成為母親難解的心結。
在傳統家庭裡,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妻子稱丈夫為外子,丈夫稱妻子為內子、內人,這樣的稱呼也一直沿用至今。從好的一面來看,夫妻各司其職,形成一種互助關係,讓家庭能夠存續。但常遇到的問題是,女性嫁到夫家,終年在家室之內為眾人付出,卻因為學歷、原生家庭貧窮、婆媳不和等各種因素,未必能夠自然而然融入新家庭,成為被人疼惜的家人。
上一輩的糾葛也深深地影響後輩子孫,雖然對爺爺奶奶有一份天生的孺慕之情,但因為總是感受到母親的委屈與無奈,夾在親人之間,裡外不是人的尷尬與困惑,讓我和長輩漸生隔閡。然而,每當聽到朋友們描述和爺爺奶奶親密的感情,我卻忍不住羨慕,渴望自己也擁有那樣容易親近、值得尊敬的長輩。但想到他們或許是母親長年痛苦的根源,不禁覺得難以拉近彼此之間遙遠的距離。
有時候我也會想,母親被視為外人的情況,是否是單方面的過錯?或許彼此成長背景、價值觀的差異,也是讓雙方情感難以親密的原因。爺爺奶奶對母親的輕視,不全然是故意的,只是彼此都無法跨越自身的限制來擁抱對方,成為真正心意相通的一家人。如果是這樣,或許我也只能試著勸母親看開,畢竟,即使名為家人,但究竟被視為內人還是外人,有時候的確是勉強不來的。人生苦短,將心意投注在願意善待自己的人事上頭,應該會更愉悅自在吧。※
2013-08-04更生日報
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php?n_id=0000447451&level2_id=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