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8 08:56:59瀏覽613|回應0|推薦6 | |
因為內容涉及「性」描寫、「亂倫」,郭良蕙的《心鎖》曾引起許多爭議,不僅作品被內政部查禁,作者郭良蕙也被當時掌握文壇資源的中國文藝協會、台灣省婦女協會開除會籍,文壇前輩謝冰瑩、蘇雪林與許多支持官方文藝的作家都批判此書「誨淫」、破壞社會秩序,為了鞏固反共父權,一連串圍剿作家、打壓創作自由的舉措,構成了文學史上「《心鎖》論戰」的主要內容。有趣的是,在批評《心鎖》過程中,論者對使用新技巧寫作也流露出欲迎還拒的矛盾態度。
創新或是色情?外來新技巧引發的矛盾
對於外界的批評,郭良蕙曾以〈我寫《心鎖》—初版後記〉一文,反駁《心鎖》的性描寫是淫穢、騙稿費,她認為作品中觸及性主題,在外國作品已屢見不鮮,她的書寫是注意到藝術革新的大趨勢,而有意在文學上追求創新,但並非學習哪種派別,只是受此潮流啟發,而嘗試省略寫景、服裝、室內陳設等外部描寫,偏重於人物對事物的感受以及心理變化。雖然她也不贊成作品中刻意強調性描寫,但如果情節發展需要,則沒有必要避免。 穆中南對此說法不以為然,為文批評郭良蕙自稱使用新技巧,是藉由標榜「新」為黃色作品掩護,不認可郭運用新技巧的方式。他舉於梨華〈海天一淚〉為例,讚賞這篇作品寫一個孩子在門縫看見母親與別人的性行為,不但不引起讀者非份之想,反使讀者加深對這無恥母親的痛恨,突顯出他所認可的性描寫,仍要歸結於道德教訓,否則便會淪為「黃色作品」。穆中南對《心鎖》的批判沿用赤黃黑禁制標準,強調倫理秩序的同時,也試圖限定創作者運用外來新技巧書寫觸犯禁忌的主題,穆中南的觀點在當時相當具有代表性,也得到許多支持。 雖然如此,穆中南並非反對學習西方以達成文學創新,相反的,他所主持的《文壇》大量引介包括現代主義在內的外國文學,編選創作常鼓勵心理描寫精采的作品,也有許多《文壇》作家嘗試情慾書寫、關注女性情慾心理。但與學院派刊物推崇前衛文學不同,此刊更加看重倫理秩序的維持,因此《文壇》的情慾書寫往往排斥細節刻劃,而以朦朧、隱晦的迂迴方式,點出情慾的壓抑與欠缺,或著眼於女性在母職與情慾之間擺盪,兩者皆難以捨棄的矛盾困境,而非聚焦於情慾書寫本身。
被忽略的女性困境
《心鎖》的反對者批評郭良蕙書寫亂倫,但其實創作向內探索,本來就可能寫出衝撞倫理的內容,以道德來批判《心鎖》,反而忽略此作刻劃女性在情慾中的徬徨心理,其實有助於我們思考女性所面臨的婚戀難題。 舉例來說,小說描寫到范林向丹琪求愛,但母親所教誨的守貞觀念,卻禁止丹琪答應男友的要求,因此被范林批評觀念守舊,以「貞操是男人用來壓制女人」的說法,試圖說服丹琪就範。面對其他女性的競爭,丹琪為了守護愛情而跨越家庭社會為未婚女性制定的行為準則,去符合范林定義下開放的行為,卻未必能夠守住愛情;而她即使捨棄貞操,也仍身處重視貞操的社會環境,因范林的誘騙、遺棄,可能面臨社會輿論審判的危機。作者由此點出女性面臨情愛抉擇的一種困惑與困境:當外界要求人去遵循的行為準則不只一種,究竟要遵循何種規範,才能保有愛情,又不致牴觸社會價值而遭受懲罰? 此外,作者在小說中固然描繪了多重亂倫的情節,但與其說《心鎖》刻意描寫亂倫,倒不如說小說點出在倫理的約束力之下,被壓抑的慾望也深深主導人的行為。小說中丹琪一再越界,逃避不了情慾強大誘惑力,但內化的道德觀又讓她 一邊越界一邊意識到界線,因而深感罪惡。情慾與道德不斷拉扯,顯現兩者對人的影響力都十分強烈,只是倫理道德的持守與社會秩序的維持緊密相連,是被人強調的外顯價值,相對而言,慾望則必須劃界以囚。 然而,小說藉由刻劃天主教家庭成長、信仰虔誠的女性,也可能不自覺跨越貞婦和蕩婦的界線,突顯倫理的界線不如想像中明晰,反而充滿了縫隙,人未必蓄意犯罪,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越界。小說裡男女角色對越界的不同反應,也暗示無論男女都受倫理約束,但兩性所承受的束縛卻不相等,男性更有遊走秩序內外的餘裕,但破壞秩序的十字架卻往往由女性來背負,小說因此留給讀者反思倫理合理與否的空間。
小結 當穆中南及同樣強調倫理秩序的作家們,一面積極引介西方文學新思潮,希望學習心理分析技巧提升文學感染力,另一方面又否定《心鎖》追求創新、剖析女性情慾心理的實踐,企圖杜絕任何衝撞倫理秩序的文學暗示,這樣的舉措其實不自覺流露他們在追求創新過程中,一種試圖求新但又畏懼新觀念、技巧衝擊既有秩序的矛盾心理。 也因為這些作家在創新與守舊之間,更重視鞏固倫理與政治統治,所發表的文章為政府壓抑言論自由建立合理性,無形中也為60年代作家運用心理描寫技巧、書寫情慾塑造了潛在的輿論限制。
參考資料
穆中南,〈一個反常的現象―「心鎖」事件〉,《文壇》第40號,( 穆中南,〈檢討「心鎖」問題的原因和態度〉,《文壇》第41期, 曉音,〈「心鎖」問題的面面觀〉,《文壇》第41期, 郭嗣汾,〈從創作觀點看「新」與「心鎖」〉,《作品》第4卷第8期,1963年8月,頁15-18。 郭良蕙,《心鎖(典藏新版)》,台北:九歌版出版社,2006年,頁27-104。 郭良蕙,〈我寫《心鎖》—初版後記〉,收錄於《心鎖(典藏新版)》,台北:九歌版出版社,2006,頁339-343。 余之良編《心鎖之論戰》,五洲出版社,1963年12月 廖淑儀,《被強暴的文本―論「心鎖事件」中父權對女/性的侵害》,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頁14-26。
極光電子報 2013/05/28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