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變身台北首座濕地公園 永春陂踏出生態復育第一步
都會型濕地公園前鋒
永春陂營區占地約3.98公頃,未來將以恢復陂塘樣貌、復育台北市原有的生物為目標。地理環境上,它是一處被南港山系——四獸山麓(象山、獅山、豹山和虎山)環繞的天然凹地;歷史沿革方面,該區域自清乾隆年間已有漢人開墾耕作,為取得灌溉水源,便在四獸山下,依山勢地形築堤儲水,故稱為「陂」。百年前儲水甚豐且景色秀麗,後因流路阻塞,陂床淤淺,水面日漸狹隘,而成為耕地。陂塘景觀大約消失在日治時期末期,除天然淤積,亦因上游開採煤礦,礦渣泥沙受雨沖刷流入陂內,因此逐漸乾涸,國民政府遷台後1956年新建軍營使用,至1976年永春高中遷入現址,基地已無永春陂水域。
雖已不見陂塘原貌,但在《濕地法》去年2月公告實施後,北市府著手規劃都市濕地系統,永春陂可說是極具先天優勢及發展潛力。主辦單位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處長林志峯指出,現生態、水系仍保留原有條件,恢復環境有所基礎。
基地匯集四獸山兩條溪流,集水面區約56公頃,水源豐沛無虞,而濕地的蓄水面積約1.3公頃,蓄水量可達1.4萬噸,尤其當今正面臨全球暖化下氣候變遷,藉濕地系統調節氣候,不僅能降低都市熱島效應,更可在防汛期間減少既有都會排水系統的負荷,避免其他地區淹水,同時,提供超過263種的動植物棲息空間,豐盛生態之際,並促使都市伸入山區的「灰手指」一一退出。
北市永春陂濕地公園啟用 柯文哲:留給市民100年公園
繼南港新新公園後,北市再添一處濕地公園。歷經6年發想、規畫、設計及施工,永春陂濕地公園昨正式啟用,一早就吸引不少民眾冒雨散步,直說期待好久了。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剪綵時說,未來將以永春陂為中心,再把四獸山步道景觀整個做起來,留給市民一個可以使用100年的公園。
位在信義區四獸山下的永春陂,原本是軍方閒置空地,北市府斥資8千萬元,將軍營改造成濕地公園,並在公園內保留3棟既有營舍。
為打造濕地公園,公園處引流豹山溪及無名溪等兩條溪流入園,且為減少環境破壞,園內規畫生態復育區、緩衝區及人為活動區等三大區塊。植栽則以誘鳥誘蝶,且具四季色彩變化的喬木為主,植栽數量變化多達38種。
公園處表示,永春陂濕地公園面積3.9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就高達6378平方公尺,園內設計高架棧道,民眾可俯拍公園溪畔全景,還可遠望台北101。幸運的話,還有機會在多功能展覽館的生態觀察窗發現陂塘鳥駐足。
柯文哲表示,永春陂本來是個大池塘,後因淤積變成耕地,國民政府遷台後變成軍營,後因精省,軍營人力減少,營地因此閒置。
柯說,自己一開始想規畫做公宅,但是台灣總人口今年進入高峰,公宅固然要蓋,但是不是要留給台灣更長遠的東西,剛好濕地保育法在民國105年通過,考量濕地因素、自然景觀,加上旁邊是四獸山,決定改造成濕地公園。
柯說,為營造濕地公園,全部採透水鋪面設計,還包括土壤改造、生態復育等,希望可以留給台北市民一個可以使用100年的公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看看兩邊的石頭工法,現在已經沒有了。水的階梯好美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象山和象鼻子
33.
豹的臉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感想】:總是傻呼呼的走步道,因為每一條路都很陌生,也不知道步道的難易度自己是否能勝任。4月11日那天天氣很好,走在樹蔭下的豹山步道很舒服,只是階梯太多。幸虧我有穿護膝(新買的),所以腿腳不累,而且出了一身大汗覺得很暢快。
其實我住的大安區旁邊信義區就是象山,中年時候全家爬象山,差一點死在階梯上,因為太陡,我的心臟無法負荷,而這象山的階梯中間沒有休息的平台,一路被人潮推著上了山頂,從此我視爬山為畏途。
跟著步道老師慢慢走,我才知道登山要拿登山杖及穿護膝,現在自己努力改善登山的工具,但大多數是上山雖然上不去,但下山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