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11 13:43:46瀏覽63|回應0|推薦0 | |
「站在權力者對立面」是不成熟的觀念 --「使用權力造福己身之私者」「握有權力卻不作為」「握有權力卻淨做有害無益事情」…等等的對立面,才是媒體真正該站的位置。 媒體喜歡自詡為「第四權」, 但卻往往忘記原本的三權分立是制衡, 而非抗衡 --- 以未來國家社會的廣義福祉為共同目標, 與前三權時而衝突時而合作, 而非一味地唱反調. 一直抱著不成熟的「站在權力者對立面」信念, 只懂得生產政府與政治人物們的負面新聞與評論...的文字工作者, 往往看不清:台灣的政治新聞領域的負面題材已逐漸減少, 不再向過去十幾年來那樣豐沛與源源不絕. 卻仍自囿於一知半解的「站在權力者對立面」觀念, 加上習於喊口號式的寫作方式難以戒除, 徒然只讓自己的言論老調重談率大增, 內容迅速空洞化, 導致不再受市場青睞. 言論自由時代的另一面, 是言論的平庸化, 賤價化, 無價值化, 讓原本靠生產組合文字維生的人越來越難混... ... 雖然 "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 是極不成熟的觀念, 但畢竟可以得到失意政客們的青睞 ... ... 如果由於 "站在權力者的對面" 的言論而促使當權版圖經常變動, "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 的教條, 便同時也是能討好最多政客的一種高度政治考量 ... ... 之所以 "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 的信徒們越來越多, 似乎也是有一番道理的 ... * * * * * "站在權力者的對面" 的教條, 導致仁心智慧有限的媒體從業者只會 "誰執政誰當權就批誰", 而不能把力道有效地使用在 "權力沒用在正確的地方" 與 "權力用在錯誤的地方". 實際上導致 "權力沒用在正確的地方" 與 "權力用在錯誤的地方" 的, 由沒有當權的人所捅出的漏子, 不比當權的人少: 或是有充足金錢人脈資源, 可以迫使行政立法屈從的利益團體, 或是沒有行政實務的包袱, 可以不擇手段地奪取政權的失意政客, 或是利用權責區分的空間, 可以爭功諉過的公務員/民意代表/地方首長... "權力" 本是被人們所賦予, 以期望有所做為的事物 --- "站在權力者的對面" 本質上是違反這種期望的. "站在意圖綁架權力的人的對面" 才是期望對於人民未來長遠福祉有助益的媒體所該站的位置. 當權者固然有可能是"綁架權力的人"的嫌疑犯之一, 但也僅只是滄海之一粟. 幼稚的 "站在權力者的對面" 觀念, 極容易成為協助其他多數的主謀共犯繼續綁架權力以圖一己之私的幫助犯.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