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學大混血時代 設計藝術化之路
2010/09/27 16:06:52瀏覽438|回應0|推薦0
當人對於「美」的渴望越來越深,設計師的力道也越來越深,必須有力、深刻到讓「美」由形容詞轉化成動詞,足夠在你我心中刻下一道痕跡,才是上乘;於是美學大混血時代來臨,那抽象、深刻,說不出的無形感受成了每個人戒不掉的癮。從家具藝術家Mattia Bonetti到時尚領航者Miuccia Prada,藝術與設計已交叉而行。大隱設計主持人王鎮華表示:「尤其是未來限量的設計品,會更趨近藝術品的地位。」

無限可能的造型藝術

近期在國際大放異彩,深受知名歌手Lady Gaga、冰島歌手碧玉青睞的新銳服裝設計師陳劭彥表示:「這是我一直以來創作的方向與目標,因為只從各自專業領域來從事設計或藝術創作,難免會有所限制,當所有idea都嘗試過後,就必須轉向其他領域擷取靈感,讓跨界交流為作品帶來更多火花。」跨界造成藝術與設計的交流關係,藝術家藉由商品化,讓藝術深入生活之中;而設計師藉由藝術性創作思維,打造耳目一新的作品高度。

陳劭彥以年輕一代的觀濤分析此種趨勢:「就我所知,從Gustav Klimt或Dali這種藝術家跨界設計服裝或珠寶的例子,相信先前也一定有很多。由於資訊傳遞越來越快速及廣泛,更容易了解其他不同領域,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種理所當然的創作模式。」這樣的趨勢下,設計師必須破除工業化造型思考,挑戰材質與造型的各種可能性。西班牙設計師Jaime Hayon就因為多方嘗試跨領域,如:玩具、家具、室內設計及藝術性設計,大膽挑戰造型,不僅造就商品強烈的話題性,也被譽以藝術家的稱號。時尚領航者Miuccia Prada大膽挑戰關於奢華品牌的無限可能,極富實驗性質的她,甚至將2010年春夏一套套美衣剪破,讓刻意留下的鬚邊,賦予布料新靈魂,Miuccia說:「如果服裝能在穿著與舒適需求上達到極致,那麼不需要過多外在修飾,自然的缺陷或不準確,也是一種完美。」大膽舉動為服裝帶來藝術色彩,進而跳脫趨勢化的行為模式,不僅成就創作特色,也造就她在時尚界前瞻性的地位。

設計師們費盡心力挑戰造型藝術的極限,以求達到商品獨一無二的價值,珠寶設計師、藝術家出身的邱雅菁表示:「異材質突破與組合性將成為設計師們努力的方向。」材質在視覺上帶來直接的衝擊性,並且在設計線條上有較不易穿透的視覺性,頗具神祕特質。陳劭彥的作品便是以新穎異材質造就耳目一新的獨特視覺。

高產值之品牌效益

邱雅菁表示:「人們在意商品獨一無二的價值及很後故事,是源自對想像空間的期待。」故不少品牌採用直接的藝術授權為商品故事很書,或是找藝術家合作;藝術授權無疑讓藝術在產業化道路上大步邁進不少。藝術家洪易表示:「藝術生活化的創作元素下,必需有人性的思維。」因為,當人性思維轉移到設計品才能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畢竟,藝術品的特性是一種很直覺、強烈的共鳴感,不盡然的美學角度,是非常個人內心化的感受,如果一個設計作品能讓人打從心裡愛上,跳脫理性思惟,無疑地,這類作品通常存有些許藝術基因。當商品為客人帶來如此強烈的感受,對品牌而言,創造產值成為一件容易的事。

知名家具品牌MOROSO亞太區行銷總監Stella Chua表示:「設計品藝術化以及藝術品生活化是一種趨勢,MOROSO一直致力將時尚、藝術和設計結合。許多人認識MOROSO都是從我們的Fashion collection開始,結合許多元素和混搭風格,將流行時尚元素帶到家具設計中;MOROSO也致力將商品藝術特性提昇到最高,因此,我們樂於與知名藝術家交流合作。」屢屢在米蘭家具展大放異彩的MOROSO,成了家具中領導品牌,欣賞其商品可以感受其中強烈的生命力。TOM DIXON、B&T遠東區品牌經理Brunella Bighi則表示藝術性特質是TOM DIXON、B&T兩大品牌的靈魂,「TOM DIXON以工業材質詮釋藝術,非常現代的角度衝撞出新火花;而B&T更是以藝術品般的水晶作品走過百年歷史。」藝術,似乎成為高級品牌嘴邊必備的形容詞。

對於藝術的價值探討,王鎮華特別提出某些藝術品拍賣公司,近幾年開始紛紛舉行設計家具的專場拍賣,使得這些限量生產的家具,在某些收藏者心目中已等同藝術品。此外,名人過世後,其擁有的家具在拍賣會也常有驚人的價格表現。例如:去年,聖羅蘭在巴黎的拍賣會,可見藝術帶來的高附加價值。

拉回生活角度,對於具藝術特性的家具要如何與空間搭配,並且使用上得以創造與人良好互動?王鎮華說:「最好的設計是除了視覺效果以外,仍然具備功能性,要能夠使用。另外,就是配置藝術家具時,獨立空間中,不宜採用過多件,應該用畫龍點睛突顯藝術家具的亮點。」

藝術設計品與人之間變動的互動關係,更是一種行動藝術。全球正不斷上演的藝術型設計展覽,正宣告著此趨勢,設計品以藝術行為之方式打造,「人」,成為創作過程中重要的部分,人、地、時這些不確定因素,最後醞釀出未知的設計成品,環環相扣著。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ink&aid=444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