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軍大屠殺
2012/08/14 11:22:49瀏覽2086|回應14|推薦8
國防部長高華柱動手ㄋ, 本來小火慢燉, 意外大燒, 只好大炒, 不然連自己也要被煮ㄋ,

本案 不過海軍一六八艦隊長張鳳強少將 一人 ,

只是國防部處理不當, 謊話連篇, 記者看部下去, 群起攻之,

國防部更荒腔走板, 眾皆曰可殺,

只好連累三軍統帥,出來打折.

-----------
2012/08/13 軍事發言人羅紹和說,監察院與高軍檢已立案調查,讓兩個獨立機關,透過公正調查還原事實真相,不要造成社會對立。
---------------------
評 :這不是笑話, 是哭話,
公開違法, 毫不知恥!

檢察署從來不是獨立機關, 檢察一體, 何況軍檢受國防部部長監督,管轄,法有明文,

軍事審判法 第 50 條
一、國防部部長監督各級軍事法院及分院檢察署。

-------------------

不服統帥?海軍說不出口的堅持
2012-08-14 01:21 中國時報 【吳明杰/新聞分析】
 前海軍一六八艦隊長張鳳強因率艦越界操演而遭重懲,連三軍統帥馬英九總統都認為不符比例原則,要求軍方重新檢討。
未料在海軍昨天召開的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中,仍有六票堅持張鳳強的大過處分沒有錯,據推論均來自海軍,似乎無視於三軍統帥的「軍令」。

 坦白說,整個事件發展至今,三軍統帥出面關切、國防部長公開致歉、退將出面痛批、海軍調查報告也退回檢討,而媒體連日報導,更迫使海軍召開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
整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十幾天,海軍內部卻仍反對撤銷張鳳強的大過處分,讓人不禁要問,甚麼因素讓海軍如此堅持立場?

 海軍並未否認權保會中堅持維持原懲處的六票全部來自海軍代表,事實是,海軍明知投票扭轉不了外界態度,但因採記名投票,投反對票的人實際目的在於表態,以及對未來監察院調查負責。

 若連三軍統帥都明白表示立場,但海軍對撤銷張鳳強的大過處分,態度還是如此強硬,想必事有隱情,只是海軍無論如何說不出口。
假若如此,這起艦隊越界案追根究柢更不可能只是單純的操演違紀案,恐怕還是與政治脫不了關係。
-----------------

評 :又是笑話 ,上將核定處分, 中將撤銷?

哄小孩, 不看名單也知道, 主張撤銷十票都是老百姓, 反對都是軍人(他們還要混飯吃 怎敢與上將對抗).
-------------------


海軍查證不周、便宜行事 連累高華柱
2012-08-14 01:21 中國時報 【呂昭隆/調查採訪】
 海軍張鳳強越界案引發軍方內部震盪,權威人士透露,演訓越界案發生後,高華柱第一時間聽取海軍司令董翔龍報告,直指張鳳強「抗命」,即刻指示依法嚴懲。
事後馬英九總統要求重新檢討,軍方人士分析,此案可能重挫國防部長高華柱仕途。

 權威人士同時透露,決定把張鳳強移送軍法的人,是海軍艦隊指揮官蒲澤春;蒲澤春做此決定前並未向董翔龍與國防部報告,僅憑董翔龍轉達高華柱依法辦理的指示做決定,
待高華柱發現事情並非如海軍片面所言,只能「啞巴吃黃蓮」,概括承受。

 這名消息人士還原張案調查經過時指出,海軍對抗操演結束,隨艦裁判組長隋己龍返港,即向統裁官、海軍副司令劉俊英報告張鳳強越界且不聽制止,劉俊英即向董翔龍報告;
董翔龍認定事態嚴重,親自向高華柱回報,導致高華柱第一時間聽從海軍說法,認定張鳳強抗命,下令依法嚴懲。

 消息人士說,獲得高華柱指示後,董翔龍即要求蒲澤春調查,蒲澤春卻發現張鳳強說詞與隋己龍不同,便自行決定將兩人移送軍法偵辦,以釐清事實。
該人士透露,高華柱下令法辦的前提是張鳳強抗命,蒲澤春卻是希望藉軍法釐清張、隋說詞,已非高華柱原意,明顯是便宜行事的作法,實非允當。

 高華柱事後向多名曾任一六八艦隊長的海軍官員,包括董翔龍與蒲澤春在內,詢問任內是否曾帶艦越界,所有艦隊長都說沒有。

 消息來源說,海軍調查董翔龍的說詞,追查源頭均指向是隋己龍的片面說詞,而海軍未向張鳳強查問;後來又發現海軍統裁部行事散漫,統裁組長本該由海軍副督察長擔任,
但該員因八月一日即退役而請假,改由另一官員替代,但替代軍官又有事推辭,因此才由隋己龍擔任組長。

 消息人士說,張、隋彼此有心結,最初的張鳳強抗命只是片面之詞,但在層層轉報中無人進一步查證,終致一發不可收拾。

 消息來源透露,董翔龍之所以自請處分,係因海軍在事實未釐清前,就向國防部呈報張鳳強抗命,處置顯有不當;

另國防部調查發現,海軍的統裁部、艦指部都有失責問題,且第一時間未上報張鳳強曾發電文知會要越界等情事,

但懲處張鳳強的軍令已發出,加上三軍統帥馬英九做出「刀下留人」的表態,只能公開致歉,再行補救。

 消息來源透露,由於國防部第一時間力挺海軍,嚴懲張鳳強,因此高華柱亦自我反省,並未把責任推給部屬。
-----------------------------
評 :【呂昭隆/調查採訪】是資深軍事記者, 很有影響力, 文中消息來源, 估計為中將或上將, 而用調查採訪, 表示消息來源,非只一人!

先看國軍的大哥, 美軍名將, 後來出任首位黑人國務卿, 是如何當長官?
----------------
我的美國之旅/鮑爾將軍自傳/智庫文化

長官就是要解決問題,當哪一天士兵不再找你解決問題時,就表示你已無法再領導他們。他們若不是不再相信你能幫助他們,就是他們認為你漠不關心。不管是哪種情形,都表示你領導失敗。

------------------

評 :呂昭隆重點在保護高華柱, 不過是誤信人言, 海軍一蹋糊塗, 理應整頓,

但這篇如違事實, 就是高華柱罪證, 念他也有苦勞, 且點播一下,

一. 部長該管軍政, 軍備, 無統帥命令,不得管軍令, 那是總長權責, 明訂國防組織法, 軍隊已經國家化, 法制化, 不是官大學問大 !

二. 海軍不該越級報告, 應向直屬長官總長報告, 所以如此,顯然高華柱習慣越權, 越級指揮 .

三.法辦部屬,毀終身,是何等大事? 豈可不察, 亂下令? 別人家孩子死不完? 美軍如何?

四, 此海軍內務事, 何勞部長? 而親自問五位一六八艦隊長, 更是公開侮辱海軍, 哪個部長做過?

五, 總長林鎮夷海軍四星上將, 有權有能, 不處理此事, 造成問題, 顯然被高華柱壓迫而無作為,

六.高華柱為求自保, 海軍大屠殺, 已磨刀霍霍ㄋ,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ngc99&aid=671176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華柱打張鳳強 為何出手那麼重?
2012/08/16 07:28
‧新新聞 2012/08/15
國防部長高華柱深解馬總統的「外交節制」之道,海軍少將張鳳強越界法辦一案,便是要殺一儆百。但是這「打小孩給人看」的戲碼出手太重,反倒讓人看不下去、重傷國軍威信,軍界內外輿論大譁。

【文╱李舒寧】
「小題大做」惹惱海軍大老們

八月八日父親節下午兩點,立法院附近的喜來登飯店一樓咖啡廳,海軍備役上將費鴻波與十多位軍事記者相約在此碰面,同行的還有陸軍備役中將,曾任參謀本部作戰次長的吳斯懷,與海軍備役將領賈海。費鴻波打開話匣子,認為軍方處置海軍少將強鳳強越界案,是先射箭再畫靶,對張鳳強趕盡殺絕,抨擊國防部長高華柱出手太重了。

「打小孩」出手太重 退役將領看不下去
在劉和謙、葉昌桐、李傑等海軍大老不便直接出面的情況下,費鴻波的談話,等於代表海軍老帥們對國防部處置張鳳強案的不滿。

費鴻波是山東人,個性本就直爽,還有些江湖氣,退伍後,生活圈仍未脫離軍界;馬英九在第一任選舉前,曾有過當選後會借重費鴻波的話語,因此,馬當選後一度有費接參謀總長的傳聞,在前中央軍事校友會理事長陳鎮湘擔任不分區立委後,退將圈亦看好費有望接理事長這個位置。總之,費鴻波相當活躍,這次看不慣張案處置,遂直接炮轟軍方。

費鴻波認定法辦張鳳強是高華柱的指令,但他希望媒體能寫得緩和些,所以第二天見報,媒體引述「這是一個有權的人發火後所做的決定」,這個「有權的人」指的就是高華柱。

費鴻波在媒體面前,談了兩個多小時,對國防部與海軍記者會的說詞,逐一駁斥,訪談間,他還親自打電話給海軍督察長周美伍,認為周的解釋不妥,易誤導國人。

張鳳強案說穿了,就是「打小孩給自己人,也給外人看」。問題是,既是打小孩給人看,卻出手這麼重,竟把小孩的腿硬生生打斷,周遭親友當然看不下去,再不出面制止,就要出人命了。

馬外交「自我節制」 高華柱殺一儆百

不過,高華柱在八月八日的致歉記者會後,只強調他在第一時間同意張鳳強案,是重大違反操演紀律,需重懲,卻沒有說「命令是我下的」。為何軍方大老們會認定將張鳳強移送軍法的命令係高華柱所為?老帥們主要是從三點判斷。

第一,高華柱曾做過陸軍司令部的情報署長一職,是陸軍少數有國際觀的將領,而他在兩年多的部長任內,深受三軍統帥馬英九的倚重與信任,周周都與馬英九見面報告軍務,時間一久,自能體會出馬英九在外交政策上「自我節制」的態度。儘管高華柱事前不知馬英九要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但無論是東海或南海議題,高華柱對政府政策當有經驗判斷。

因此,高華柱在第一時間聽到海軍司令董翔龍報告張鳳強事,可能非常火大,並認為若不嚴辦,殺一儆百,海軍習以為常,動不動就往日本附近海域跑,值此釣魚台話題敏感時機,難保那一天擦槍走火,引發國際紛爭,那還得了。

高華柱性子急,罵起人來,不輸陸軍上一位國防部長湯曜明。加上日本曾向我駐日軍協組查詢,參謀本部聯二次長一定會向上呈報,而在張鳳強越界的第一天,無論是海軍或參謀本部,都沒有跟他說這件事,於是,當他第一時間聽到張鳳強案,很可能暴跳如雷,氣得下令海軍調職法辦,重懲當事人。

「置人於死地」 未視海軍如手足

第二個原因,是高華柱任內很討厭海軍。討厭的原因,一是海軍內鬥很兇,搞得高華柱很頭痛,高華柱把董翔龍從聯勤司令調升為海軍司令,就是不想讓海軍被派系把持。

另外,高華柱對參謀總長林鎮夷(海軍一級上將)看法也有些留。林鎮夷已任總長三年半,是繼郝柏村、劉和謙後,軍中第三位任期最長的總長。也因林鎮夷久任一職,海軍現有四位上將,反觀家大業大的陸軍卻只有三位上將,而林鎮夷的職務調整,是馬英九的權責,非高華柱所能作主。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張鳳強事件:從軍令如山到軍令走山
2012/08/16 07:16
【聯合報╱社論】 2012.08.16

半個月前,軍方核定海軍少將張鳳強記大過一次,並調離一六八艦隊長職位;半個月後,又決議撤銷其記大過的處分,並稱張鳳強如今仍是一六八艦隊長。

若謂半個月前的懲處令是「軍令如山」,爾今半個月後的撤銷令則是「軍令走山」。這件人事懲處案的出爾反爾,非但顯露軍隊內部的號令反覆,更且暴露了國防基本觀念及戰略思想上的脆弱,不容等閒視之。

張鳳強在操演中,航出東經一二三度的防空識別區,穿過與那國島以東、八重山列島以西的公海水域。聲援張鳳強的退役將校表示,操演只要求規定時間進入「決戰區」;至於如何避人耳目進入決戰區,正是戰術修為的展現。對此軍方宣稱近年規則已變,本年度操演指導計畫中,明文規定不得超出防空識別區。但又有人爆料指出,其實是「航空器」不得超出防空識別區,艦艇本身並未限制。可見,即使對基本規範的見解,亦是言人人殊。

就算確曾明言「不得超越防空識別區」,軍方執行規則的馬虎,也令人吃驚。根據國防部事後調查,操演前一天會議中,張鳳強就表示,必要時將駛往防空識別區外的預備待命區。按理說這種構想明確犯規,統裁部應該立刻否決,結果卻無人回應。換言之,張鳳強次日出航時,根本不認為需要擔心「越界」問題。

七月廿五日夜間,張鳳強決定駛向與那國島東方水域時,也兩度發電報告航行計畫,但從演習統裁部到海軍艦指部作戰中心,居然都未制止,讓他率艦在外「自由行」達十一小時之久。在在令人質疑,如果不是軍方當初根本未限制航出防空識別區;就是全軍都把「年度總驗收」當成虛應故事,任意敷衍。

不管上述哪一結果都可確定,造成「犯規」的緣由,以及所暴露的問題,都不止張鳳強「個人違紀」那麼簡單。但若非媒體連日大幅抨擊,最後連馬總統都指示調查,否則軍方就要以「拔」一個少將輕易結案。其中顯露的不問是非,以及對真正弊病的視而不見,著實令人駭異。

進一步追究,為何海軍先前會作出如此「簡化案情」又「過度重罰」的處分?而且是在事件後兩天立刻拍板,代表未詳查就搶作結論?此時正逢馬總統宣布《東海和平倡議》,外界頓時陰謀論充斥,認為張鳳強正好在節骨眼上招惹日本,為免影響我方立場一貫性,衝擊對日關係,只好拖出去「祭旗」。

消息一出,不僅總統府嚴辭否認,國防部長高華柱甚至出面以官位擔保,強調先前不知《東海和平倡議》。問題是若高部長所言為真,就暴露更大問題:在周邊水域、經濟資源競逐的敏感議題上,代表國家硬實力的軍方,居然沒參與政策討論,豈不代表《東海和平倡議》根本未經周全的決策過程?

如果當真不是高層為示好日本而下令重懲,恐怕就是官僚體系所衍生的「烏龍」。亦即領導者剛接獲初步資訊,立刻明確表達意見;部屬眼見上級「心證已成」,於是便依據長官指示方向,去安排接下來的行動。如此造成一個封閉式循環,各方都自認「循理順勢」,實際上卻是愈走愈錯而不自知。

總之,近日國防部面對外界種種質疑,每一次所提出的否認與澄清,皆是再一次的暴露了更大的弊端,包括操演馬虎、決策草率、領導方式偏差等,嚴重程度遠超過一名少將艦隊長「越界違紀」。但也正如高華柱部長自己所云,演習目的原本就是發現錯誤,如果一場規模不大的「戰術」操演,就能夠暴露出此等「戰略」甚至「政略」層面的弊病,這究竟是匪夷所思,或反而是因禍得福?

張鳳強事件幾已演成一場政治風暴,身為三軍統帥的馬總統,應該利用這次暴露問題的機會,改善隱藏多年的陳冲舊疾;這場從「軍令如山」到「軍令走山」的驚悚畫面,在國人面前公然上演,誠為國軍上下必須深切記取的慘痛教訓。 【2012/08/16 聯合報】@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hwangc99) 於 2012-08-16 13:10 回覆:
【聯合報╱社論】它都不懂軍令是什麼, 何況凡人?

本案與軍令無關, 與軍紀有關,

軍令定義嚴格, 須依陸海空軍刑法 而定,不能自行解釋,

但仍因處罰過重, 故有彈性專條,

第十二條
戰時為維護國防或軍事上之重大利益,當事機急迫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
但其行為 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筆記/局長與鴨子
2012/08/15 06:45
【聯合報╱程嘉文】
2012.08.15 02:15 am

故總統蔣經國在閣揆任內,講過一個笑話:某局長作風嚴厲,眾人望之生畏。一天他看到部下提著兩隻鴨子走進辦公室,立刻質問:「你去幹什麼?」部下緊張地說:「報告鴨子,我買了兩隻局長回來!」

蔣經國說,自己可不希望聽到,「我買了兩隻院長回來!」

張鳳強「越界」事件幾天下來,消息顯示應非總統府或國安會下令辦人,純粹是軍方對「違反操演紀律」的懲處。但「正巧」馬總統公布了東海和平倡議,府方頓時黑鍋上身,被質疑為討好日本而打壓國軍,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懲處過重的原因,恐怕是近年軍方對違紀事件的「嚴打」風格。高華柱部長上任時,面對八八水災遍地瘡痍,軍中風紀事件又層出不窮;他一方面積極投入救災,又以鐵腕作風懲治違紀。三年下來,軍方聞聲救苦表現深獲肯定,軍紀事件也有效降低,其貢獻都不可抹滅。

但凡事瑜瑕互見,國防部部分作風,也失之嚴酷。例如去年花蓮機場戰機降落時高度過低,扯斷場外電線。基地主管急忙趕往處理,長官卻根據電視新聞畫面,發現軍官們「戶外未戴帽」,違反服儀規定,予以處分。

軍方內部指出,本案關鍵是海軍報告操演成果時,提及張鳳強「越界」,日機曾經凌空。國防部一聞「違規」,立刻要求「查辦」;海軍也自動揣想上意,迅速作出大過、調職與法辦的最嚴厲處分。結果引發抨擊不斷,包括當事人、海軍、國防部甚至總統府,都成了受害者。

因此,國防部或許該想想蔣故總統的提醒,體會到剛強之外需要更多溫暖,戒律之外需要更多傾聽,懲惡之外需要更多鼓勵。如此才能鞏固「信仰長官,信任部屬,相信自己」的三信心,使國軍成為真正勁旅。

【2012/08/1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聯合筆記/局長與鴨子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296077.shtml#ixzz23YyuVYHX
Power By udn.com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什麼政治因素?
2012/08/14 12:26
又是一樁烏龍,真為海軍感到悲哀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hwangc99) 於 2012-08-14 23:26 回覆:
海軍當然是濫, 大屠殺,換新人, 也不是壞事,

但何以濫到如此不堪?

當然是上行下效,

高華柱的領導,使國軍成為一堆奴才, 敗壞國軍,

應送軍法!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