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國“漆木十弦琴”成功復原 - 再現楚漆樂器技藝
2016/08/21 16:53:37瀏覽436|回應0|推薦7

19日從湖北省博物館獲悉,戰國古琴“漆木十弦琴”成功復原,沉寂幾千年的古樂器再次發出美妙音樂。

據了解,“漆木十弦琴”于2002年在湖北棗陽九連墩戰國墓中出土,國家一級文物,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中國古琴之一。

記者看到,復原的“漆木十弦琴”面板呈曲線狀,琴頭微上昂,腰部下凹,尾板微翹,形象與傳說中的華夏民族的圖騰——夔龍相似,彈奏出的音聲悠遠、綿長。

此前,湖北省博物館等文保及高校科研機構,組成了由聲學、結構力學、工藝造型、民族樂器製作等專家團隊,對“漆木十弦琴”進行了兩年的實驗與探索。

“漆木十弦琴”主復原者、湖北省博物館木胎漆器修復專家劉比建介紹,“漆木十弦琴”復原技藝以口耳相傳方式傳承,現已整理與挖掘出了許多頻臨消失的楚漆古樂器製作“絕技”,主要包括:古樂器的發聲機理,古漆木類樂器的選材及其對發音,音質影響的演變過程;古漆木類樂器的造型,結構的演變及其對發音,音質的影響;琴弦的選材,製備及其對發音,音質的影響等。

“湖北出土了眾多包括曾侯乙編鐘在內的古樂器,楚漆木類古樂器是建制樂隊不可或缺的主要配置,也是中國古樂器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劉比建說。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館員鄧小羊認為,楚漆木類古樂器是中國漆器與樂器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也是該藝術門類技藝接近成熟的標誌。楚漆木類古樂器複製技藝成功復原系列作品,豐富了楚式漆器的技藝流派,拓展了楚式漆器作品種類,為出土古樂器文物探尋出了一條“重生”之路。 (中新社-曹旭峰)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rt633&aid=7137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