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很苦嗎?突破困境有妙方!
2023/05/17 11:10:15瀏覽73|回應0|推薦2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要誦的經文功課暴量增加,是因為佛菩薩開示辦公室有一位我的業主菩薩,所以每天除了修行社團的定課之外,還要趕緊誦消業障的經文,才能早日圓滿與他相欠的因果,以及補和他之間的善緣福德資糧。

 

現代人每天都很忙碌,我亦是如此,除了工作還要讀書。所以我珍惜時間,有一點時間就拿起經文讀誦,生活真的忙碌又充實。以前的我個性急躁,只要遇到很多事情,心情就會很煩躁,覺得事情總是做不完。後來我轉念一想,感恩這輩子能遇到精舍,能用「因果債,功德還」來解決問題,而且還是徹底解決,不用歹戲拖棚,在輪迴路上糾纏不休。若是沒有牟尼精舍的幫助,我就會在人生的痛苦中不斷地淪陷,為了擺脫痛苦,可能會到處求神拜佛,誤入外道;或是被境所迷,貪嗔痴加劇,繼續造惡造業,最後萬劫不復,難以出離。

人若不修行,就會一直遭受因果討報,人生越過越悲慘。要改變命運就要用心修行,透過持誦大乘經典來改正自己的行為、想法和習性。內心的想法與行為若不修正,來生還是會再犯一樣的過錯,業障越造越多,輪迴越來越苦。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有福報修行,就要用心修、盡力做,不要怕累、怕煩、怕辛苦,吃苦了苦,苦盡甘必來。

 

(分享完畢)

 

阿伯說:「『修行本要歷風霜,怎會一路皆無殃?若無考驗皆順暢,隔壁阿貓也金剛。』難行而行,係真行,修行真是不簡單,要經過千考萬考,千錘百鍊,才有辦法成就證道;聖神仙佛皆由苦中修,若修行容易,什麼考驗都不用,那麼隔壁的阿貓也都能成佛了。」

 

人來到這世間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 ─酬業與修行。人經過累生累劫的輪迴,若沒有修行,心性沒有提升,就很容易因自身的無明習氣去傷害他人,造下無數的業力。這些業力說穿了,都是自身的貪嗔痴所引起的,想要的太多、欲望太多,貪嗔痴就會越來越增長,起心動念全是欲望,言行舉止都是無明,所以眾生的業力才會多不勝數,甚至發展到全人類的共業,天災人禍不斷,戰爭疾病不休。佛菩薩為了救度眾生脫離苦海,屢屢倒裝下凡來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讓眾生透過修行明心見性。心性提升了,習氣就能消除,業力就不會一直再造,還能找回本自具足的自性佛心,由此可知酬業和修行是多麼重要,是眾生來到這世間最必要的功課。

 

人若不修行,人生就會過得很辛苦。例如,煩惱不能根除、痛苦不能解脫、困境不能突破、欲望不能減少……等等,如此,貪嗔痴就會加劇、黑氣就會增長,邪思妄念難以控制,造的業也會越來越多。人生的苦海,都是自己造成的,要轉苦海為淨土,也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修行沒有捷徑,自性自度,自業自銷;遇到問題,唯有自救,才能得救。

 

蓮花為什麼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為它把淤泥當作養分,奮發向上。當蓮子埋在淤泥裡時,它並不會怨嘆為何總是埋在淤泥裡不見天日,而是努力地吸收養分、自我充實,等到機緣成熟時,終能發芽。而後再繼續吸收淤泥的養分,慢慢地成長茁壯,最後衝破淤泥,開出一朵又一朵清明純淨的蓮花。

 

淤泥就是眾生所處的五濁惡世,投生在這世間,所遇到的一切違緣橫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通通都是讓我們來「歷事練心」的。背離佛經的一切人事物,得過且過、同流合污,就是墮落淤泥;遵守經義、智慧判別,就是出離淤泥。修行是選擇題,無時無刻都在選擇,稍有不慎,就會墮落萬丈深淵,萬劫不復。

 

俗話說:「刀越磨越利」,修行也是如此,意志越磨越堅定忠誠,心性越磨越清淨光明。佛菩薩教導我們,修行要以經為師,切記不可以人為師。阿伯說:「口誦心不轉,唸破萬卷亦宛然。」持誦大乘經典,持在誦前面,「持」有遵守、主張的意思,這就是在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是要遵守佛菩薩的教誨,讓經典的智慧成為生活中的主張,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要依照經典所述,將經典的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念念不離經、不離佛,奉佛菩薩的教誨為待人處事的圭臬,這就是在「行經」,這才是真正用心地「持誦」大乘經典。

 

大乘經典,就是佛菩薩指引眾生修正道、成佛的法,佛菩薩也是這樣一步一腳印地修上來的。「以經為師」,就是向佛菩薩學修行的方法,跟著佛菩薩的腳步走,做菩薩事,行菩薩道。如此修行,就能學習到佛菩薩的精神,不管遇到任何誘惑與困難都能忠誠不屈、堅定不移、堅忍不拔、堅毅不撓,無論輪迴幾世都不會修偏,永遠都能堅守在正道上

 

修行就是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謹言慎行,克己慈忍,忠誠堅毅,無畏前行。把修行擺在人生的第一位,心中有佛菩薩,有大乘經典,就絕對不會修偏,還能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找回本心,自度利他,福慧圓滿。

 

20220101 (95).jpg

20220101 (93).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ngrybb_hk&aid=179202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