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吧!男孩!
小時候,大部分的媽媽都會跟小孩子說:「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
長大後常常聽到有人說:「我的朋友有一天在路上好心送一位出車禍的人去醫院,結果傷患的家屬汙賴我的朋友,說他是肇事者。」 聽老一輩的人說過去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多麼的有人情味,治安很好;我們反觀現在的生活,隔壁住誰我們可能都不知道,太晚回家可能會發生意外,一個人上廁所可能會發生意外,搭計程車可能會發生意外,去KTV唱歌可能會發生意外,說自己倒誰挺誰就被打一頓?許多父母也用這些新聞報導的社會案件來灌輸小孩子:現在台灣的社會有多可怕!以後要早點回家!
從小參加童軍活動的我想:台灣社會真的像我們在電視螢幕那小框框裡看到的一樣嗎?還是我們只活在小框框裡?
高三那年我利用等待放榜的空檔,看了很多課外讀物,其中有一本叫做「不帶錢去旅行」書中描述一個美國白領階級的上班族有一天把家門關起來,鑰匙塞進門縫~展開從美國西岸到美國東岸的不帶錢旅行計畫,沿路經歷了許多事情,像是住遊民之家、被搶、餓的半死,但他只接受陌生人給他搭便車,或是請他吃飯或住宿,不接受任何金錢上的支援來完成這個旅程。他成功了!他也證明了美國人辦到了!
外國人都說台灣人熱情又充滿人情味,也有人說台灣的人情味不再。
我不知道,雖然台灣與美國的文化不大相同,我還是用同一種方法來展開「子維的暑期流浪計畫」 8/4
出發前一天,本來毫不擔心的媽媽一早突然從床上跳下來大叫:「俞子維!你不要去喔!現在是7月!很危險的!」我說:「世界上會害你的只有人。」為了做好萬全的準備,我一早先到了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一家早餐店嘗試看看不用金錢用勞力可不可以換取一頓早餐?我終於鼓起勇氣說出口“老闆,我可不可以在這裡打工,然後你給我一頓早餐呀?”
“我沒有那麼多錢!”老闆娘最後回答我。
寧願一個小時花100元請一個工讀生,卻不願讓人作一樣的事情,只是換取一頓早餐?
出發前一天就遇到這種挫折,讓我對未來的流浪充滿了不安感。
我特地到了暑假打工的國科會跟大家道別。
“請問有沒有人資助我什麼東西?”
小揚說:“水~~水很重要~~我待會還可以幫你加滿!”
小斑馬說:”要不要護手霜?”最後給她了我一罐居家旅遊的必備良藥白花油一罐。
沂蒨給我兩包賣片叫我沒早餐吃這個,小蛙學妹給我剛從花蓮帶回來的麻糬,玫樺給我一條平安繩,還叫我到哪裡要打電話回來報平安!
雖然大家好像都在開玩笑,可是我還是感受到了很多溫暖,總比剛剛那位早餐店的老板娘好。
很多人都對我說台灣人的人情味只發揮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好像完全不理會一個看起來真的需要幫忙的陌生人!我還是對這個說法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