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9 08:27:08瀏覽281|回應0|推薦0 | |
《錢的故事》 讀完本書,「刀幣」、「對子錢」、「孔方兄」、「羅漢錢」不再只是死記的生硬名詞,這部與錢並進的趣味歷史書籍,將讓它們以最生動的故事形象,深印在翻閱者的腦海中。 作者簡介 內頁預覽
書摘 到了春秋時期,由於海貝的稀缺,為順應市場流通的需要,當時成熟的青銅鑄造技術便被用來仿照海貝製造青銅貝。青銅貨幣從此在中國歷史上粉墨登場,以金屬作為貨幣,具有其他物品不可比擬的優勢,對此後兩千多年中國的貨幣發展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銅貝是中國最原始的銅錢。半個世紀以來,全中國各地出土的東周青銅貝數量達二萬七千多枚,反映銅貝在當時的流通已十分廣泛。春秋戰國時期由銅貝又演變出橢圓形的小銅錢,這種小銅錢上的銘文狀似人的臉面,被稱作「鬼臉錢」;又說銘文像一隻螞蟻,加上這種錢像高高隆起的鼻子,又被稱作「蟻鼻錢」,這種銅錢小巧玲瓏,是一種稱量貨幣。 在蟻鼻錢前後問世的,還有布幣、刀幣、圜幣等青銅貨幣。刀幣、布幣和圜幣等青銅貨幣的誕生,成為中國貨幣發展史進入下一新階段的里程碑。它反映當時人們的生產活動更加豐富,想像的空間也隨之更為廣闊。這些形態各異的古幣,大多是模仿當時的生產和生活用具鑄就的,布幣的形制來自於耕作翻土的鏟子,刀幣則源自於日常工具青銅削,圜幣則來自於璧環和石製紡輪。貨幣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但在它誕生之初卻深深烙上了農耕文化的印記,反映當時的商品交換尚處於初始階段。當時布幣主要流行於三晉、兩周地區,刀幣主要流行於齊、燕、中山等國,圜錢主要流行於秦、魏、趙等國,蟻鼻錢則基本流行於楚國。這一現象反映周王室式微之後,各國經濟已自成體系,並開始自行鑄造貨幣。在上述貨幣中,主要流行於秦等國的圜錢突破了其他貨幣對農具等的簡單模仿,並且由於體積小便於攜帶,更符合商品交換的需要,最終脫穎而出,成為其後流通兩千多年的銅錢形制的鼻祖。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了鞏固新生的大一統國家,採取了一連串措施,統一全國的貨幣,鑄行圓形方孔的秦半兩,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秦半兩問世以後,圓形方孔成為其後近兩千年中銅錢的基本定式。從目前出土的秦半兩來看,重量一般為3克至6克,不超過8克,這一重量較適宜於流通。圓形方孔的秦半兩是由圓形圓孔的先秦圜錢發展而來的。之所以由圓孔改為方孔,除了方便加工打磨半兩錢的周廓以外,還與當時人們天圓地方的自然觀密切相關。由於錢幣在社會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人們便把「天道為圓,地道為方」的認識,濃縮到小小的秦半兩上面。如果說,在秦半兩之前,先人們仍是具象化地仿照某一種物品來鑄造錢幣的話,那麼從秦半兩開始,先人們便將某一種抽象的意義賦予所鑄造的錢幣,從而使中國古代貨幣擁有了更為豐富廣泛的文化涵義,這是秦半兩留予後人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 西漢初期,允許民間私鑄錢幣,結果導致「錢益多而輕」,幣制混亂。漢武帝繼位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步恢復和發展,為了進一步削弱王國的勢力,同時為了應對邊境戰爭的龐大軍費開支,漢武帝聽從桑弘羊的建議,整頓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西元前118年,漢武帝下令「罷半兩錢,行五銖錢」,並集中由上林三官鑄造。 五銖錢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圓形方孔,錢文五銖,重如其文,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公分,厚0.12公分,四周有郭,是一種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正由於此,自漢武帝至隋,五銖錢流行了七百多年,堪稱中國古代的長壽錢。即使在唐代初年鑄行開元通寶以後,五銖錢仍繼續在民間流通。 隋唐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了新的發展,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日益擴大,原來的貨幣制度已不能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元通寶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西元621年,唐廢除隋錢,鑄行「開元通寶」。開元通寶形制仍沿用方孔圓錢,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約為一錢,一千文則重約六斤四兩。開元通寶是中國錢幣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的誕生宣告了五銖錢時代的結束。由此開始,中國古代幣制告別了以重量命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改稱為「通寶」、「元寶」、「重寶」等,開啟了後世關於「一文錢」的叫法。這一做法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準則,沿襲了將近一千三百年。 西元1178年,大金國金世宗鑄造「大定通寶」,鑄行量較大,年鑄造約十四萬貫。 清朝末年,以圓形方孔為代表的銅錢制度也劃下最終句點。其實遠溯唐宋時代起,銅錢制度就已開始呈現衰敗的趨勢。唐代的飛錢是最早站出來挑戰銅錢的,宋代的交子是飛錢的繼承和發展,元代政府則強力推行紙幣,只是由於中國紙幣與生俱來的不足,並未能撼動銅錢地位。至明、清兩代,白銀才取代了銅錢的地位,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大宗交易等主要使用白銀,銅錢成為白銀的輔幣,退居為貨幣舞臺上的配角。 西元1900年,兩廣總督李鴻章在廣州率先製造新式銅元。銅元雖在形制上是對圓形方孔錢的一種顛覆,但本質上它仍屬於一種銅製的制錢,仍稱元寶、通寶,並與銅錢一樣紀年號、紀地、紀值等,這種迴光返照式的創新,誠不可能挽救銅錢的生命。當時銅元仍只是作為當時廣泛流通之銀元的輔幣。銅元面世以後,由於一直無法解決濫鑄和貶值的問題,僅勉強維持了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隨著鎳幣的出現,特別是中央造幣廠開鑄鎳幣後,銅元即被鎳幣所取代,逐步退出流通市場。至此,活躍於貨幣舞臺上兩千多年的銅錢,終於功成身退,壽終正寢,中國的貨幣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銅錢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成為主打貨幣,這是由銅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其一,銅作為一種貴金屬是天然的一般等價物,其價值僅次於金和銀,卻高於其他金屬。其二,由銅鑄造的貨幣大小輕重適宜,並具有較好的韌性,可說是古代用來鑄造貨幣的理想材料。其三,中國古代擁有比較豐富的銅礦資源,中國的先人很早就掌握了銅的開採技術。 此外,與古代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也是分不開的。早在商周時期,先人們已能夠善用銅、錫、鉛的不同比例來鑄造出不同的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和布幣雖然面積大、幣身薄,卻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彈性,不易折斷或變形。幣身上的輪廓與豎紋除了用來裝飾外,還具有梁柱的支撐作用,反映出當時的青銅冶煉鑄造技術已臻極高水準。中國早期的青銅貨幣基本都是銅、錫、鉛的合金。唐代初年鑄造開元通寶的時候,已經為銅錢制定了明確的成色標準,即銅83.33%,白鑞14.56%,黑鉛2.11%,反映當時人們對銅的冶煉和鑄造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其後官鑄的銅錢基本以此為標準。明代初年出現純銅製成的紅錢和用銅、鉛、錫合金製成的青錢。清代新疆鑄造銅錢多用純銅,錢的顏色偏紅,故稱紅錢,新疆阿克蘇局「道光通寶」以及乾隆年間的「乾隆通寶」紅錢曾名盛一時。 明嘉靖年間還出現了黃錢,即在冶煉過程中加了一種新的原料——鋅,銅錢的顏色因此變黃,故有黃錢之稱。黃錢的含鋅量在10%以上,多的達20%。黃銅鑄造的嘉靖通寶肉質厚重,鑄造工藝十分精緻,是古錢幣中的珍品。黃銅的出現,代表中國冶金史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紅錢、青錢和黃錢的出現,更反映自明以後,人們已能夠根據當代的可能和需要,靈活運用銅、錫、鉛、鋅等的不同配比來鑄造銅錢。近代中國銅元的成色標準基本維持在銅94%、錫4%、鉛1%這一配比。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