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4 17:19:34瀏覽262|回應0|推薦0 | |
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情感、激活想像的一門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 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新潛能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讓音樂走進孩子的心靈,在音樂教學中,我抓住音樂新課改的本質教學,從以下兩方面去實踐。 一、用心靈音樂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日益追求音樂有效教學的今天,小學音樂藝術教育確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唱歌本身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所有學生接受這門藝術,激發他們想學的 願望則是藝術的藝術。學生是活生生的人,雖然他們的經歷少,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願望,也有他們自己的主觀意識。在農村小學音樂課堂上,因為缺 乏必要的音樂器材,課堂不夠生動,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不愛上音樂課,或者在教室做作業是常有的現象。那麼是什麼讓學生不想上音樂課,對音樂課不感興趣 呢?怎樣使知識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學得簡單易懂,這是需要音樂教師的智慧去設計的,化煩為簡,化枯燥為生動的。對於兒童,玩耍是他們的天性, 利用兒童的典型特徵,把音樂教學設計成生動、有趣的音樂活動課,在玩與快樂之間認知音樂,即遵循了音樂學習的表現規律,又符合兒童的天性。 在《音樂課程標準》前言中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 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 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人、培養人,但我們絕不是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音樂家, 而是鼓勵他們成為積極的有一定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得到啟迪,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並為他們 今後的成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心理學家 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讚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從而更主動探索、大膽實踐。 在課改精神的指引下,音樂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音樂教學的主導思想從重視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逐漸過渡到淡化識譜教學,強調音樂的表演功 能上來,使學生在音樂中能隨心所欲地表演。歌唱教學的過程就是欣賞音樂作品、理解音樂作品、表現音樂作品的過程;是學習音樂知識、識譜的過程;是學習他人 的創作,由自己進行再創作的過程;同時也是學會用歌唱手段感染自己、教育自己、感染別人、教育別人的過程。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性的活動,如齊唱、齊 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 互尊重的合作精神。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在實行 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不僅增長學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而且要在音樂課中發揮它的特殊功能,培養學生的欣賞音樂美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 類、創造美、創造世界的思想情感。兒童如同一株花苗,要澆之以愛,灌之以鼓勵,她才能綻放美豔的花蕾。因此,我們應有意營造一種非常寬鬆、活潑、自由的氛 圍,以民主的態度,商量的口吻,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 二、通過多種策略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 我們應放手給學生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為他們營造一個“自由王國”,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活躍狀態。這樣,就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學得主動、學得開心。對輕音樂下載的 感受是學生邁進音樂殿堂的鑰匙,沒有感受,就沒有理解,更沒有創造。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詠歌之,詠歌之不足,舞之蹈之。使學生學習用聽覺去感受音 樂,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教育作為塑造人類美好的心靈,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將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如何使學生喜歡 音樂,提高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筆者認為,利用好電教媒體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愛好的有效方法。好奇心是對新、特、奇事物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生 對感知到的新信息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而產生分析,思考。激發、這時我們要讓音樂活生生的走進學生的心靈。美好的音樂可以釋放心靈!對學生而言,更是 如此!讓學生廣泛地接受音樂教育,除可陶冶性情之外,還可替學生的情緒壓力找出口,在音樂活動中、在自由舒暢的情感中體驗和學習,對學生性格、人格的養 成、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和諧愉快的環境裡,音樂能夠幫助學生們健康自信地成長,使孩子們獲得一個快樂的童年。聽到音樂之後,可能會讓我們聯想到其 他的情境,如:聽到上課鐘聲就知道該上課了;如果音樂里面有歌詞,也可以引導學生們了解歌詞中的意思,來增加其語言理解力。學習音樂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 是幫助孩子的心靈成長。豐富的情感和感受性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萌芽的。音樂能夠幫助孩子的心靈感受真正的美好,為培養孩子的健康心靈起到很大的作用。發展 孩子在節奏和韻律方面的感覺,鼓勵創造性。對音樂的愛好和音樂方面的能力,使孩子將來有一種很好的休息和娛樂方式,使他受益終生。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只 是要啟發孩子的音樂能力,而是要讓孩子從音樂經驗中,獲得快樂及開放的心靈,通常孩子愛音樂的前提下,音樂活動激發孩子樂於主動學習的強烈動機。滿足這樣 一些心靈對知識的渴望,幫助他們獲得實現自我的信心與能力,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自主精神,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技能,培養他們對於知識和藝術的興趣和熱 愛,樹立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時候,只要多花些心思,動一動腦筋,多做有心人,每一堂課都能在審美的情境中結束,你的課 堂都能成為讓學生流連忘返的音樂課。音樂情境課程跨越了一節課學一點音樂知識、唱會一首歌的模式,把音樂知識、音樂技能都鑲嵌在歌曲或音樂所表現的情境 中,通過歌曲和樂曲的學習,著力培養兒童的審美情趣,從小培養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因為音樂的熏陶作用是深刻而久遠的。在這個過程中音樂走進了孩子的心靈, 孩子們正在成為熱愛音樂,具備審美情趣的人。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讚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 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 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 總之,童心就像一張白紙,有待我們去描繪,童心又像羽翼未豐的小鳥,有待我們去哺育。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髮現、創造、表現等能力的培養,因此, 我們每位音樂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做孩子們的朋友,與孩子們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弦,讓音樂走進每個孩 子的心靈吧!【繼續閱讀】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