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16 03:12:36瀏覽295|回應0|推薦0 | |
令人身心挫敗的音響世界-16 混亂、混淆、困惑、抵觸、糾紛、矛盾、衝突 對相同的問題有不同解釋的標準,不可避免的就會滋生混亂。使得事情複雜化所導致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在技術和商業兩者之間的利益產生的利害關係相互對立衝突。這樣會使問題更糟,於不同託管下的許多組織機構各自產生自己的標準,當局的權威性和強勢重要性,與當類似主題是標準化於若干組織機構時會造成更大的混亂與渾沌。例如,由 EIA 、 IEC 、及 AES 所公佈 (發佈、發行) 的涉及擴大機和揚聲器方面的標準。到底要用、使用、依賴、與依據哪一個組織的標準呢?還是要取決於依據公佈的日期為準呢?就可能只有見仁見智了吧! IEC 在公佈 (發佈、發行) 她的標準於 50 年之後,決定對她過去數十年來所有已經使用和參考的標準數目字,在所有的之前添加「60,000」的數目字做計數。例如,今日的 IEC 60268 是取代早年的 IEC 268 ,你會以為它們是同樣的。在她做了這更進一步的改變之後,這個改變卻會造成使在所有的 IEC 標準數目字方面上,在不留意、無心、非故意、不是故意的時候,會出現類似化和更不能明顯區別的結果,從而產生引起更多的錯誤和更混淆與混亂。 例如,就以「60268-17: Standard Volume Indicators」的「VU Meter」 (音量單位錶、Volume Unit Meter) 來說吧。我們都知道在慣例上「VU」這兩個英文字母是大寫的,就算假設把它們寫成小寫的「vu」或「Vu」,但是我們還是知道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決不會有人把它們當成「Voltage Unbalance」、「Voltage Undistorted」、「Voltage Unit」、「Vacuum-tube Unbalanced」、「Vacuum Unit」、或「Voice Unit」的意思。這很容易去識別,這就是個很好的什麼標準是如何的例子。 因為我們人類能把自己的思維放入了自己所設定的模式框框中。也就是當我們在常識上判定為違反常識規則時,就把它們排除在特定專門的環境條件外,這樣就能清楚的理解事物了。另外的前面說過的「ASA」到底說的是「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還是「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呢?搞的人迷迷糊糊的,真是討厭啊! 早在 1939 年的五月就以「600 Ω/1 milliwatt」為參考電平位準做為個標準。而後當在 1940 年代的時候的「音量單位錶」是針對於電影工業所創造的,而標準化是於 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訂定為「ASA C16.5-1942」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後來在 1953 年由 IRE Standard 53 IRE 3.S2 ,再後來重新命名為「IEEE Std 152-1953」,而後在 1954 年成為了「ANSI C16.5」再「USASI C16.5-1961」,後再經合併進入 IEC 就一直到現在的是「IEC 60268-17」。 試試看用你所挑選出的進入 ASA 、 IRE 、 IEEE 、 ANSI 、或 IEC 這五個組織機構,試著搜尋同樣相同的標準。肯定的是在不同的時間框架上,但問題是如果當那些組織機構、製造廠商們、或者是著作者們所參考、參照、提示的是個老舊標準時,除非讀者們或者裝置安裝者們對所有標準的來龍去脈都非常的清楚,不然留給讀者們或者裝置安裝者們要去找到目前現在的交叉參考,就是項嚴厲的挑戰了。對嗎? 另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涉及到有關於「互調失真」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的測試。這就是我們今日所知道的「SMPTE IM」測試的根源始祖。「IM」測試是在 1939 年首先被美國的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Engineers (SMPE ,電影工程師學會) 接受採用的。你會奇怪,這「SMPE」為什麼沒有「T」呢?它是「SMPTE」的前身。當初是給影片工業做實際過程用的標準,而後並於 1941 年由 IRE 作成了個標準給大家用。原來的編號是「PH22.51」名稱為「Intermodulation Tests for 16m m Variable-density Photographic Sound Prints」,而現在是著名的「SMPTE RP 120: Measurement of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in Motion-Picture Audio Systems.」。 阿國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