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初四僧之髡残(1612—1673)--清初有四個著名的僧人画家,他们是朱耷(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
2009/10/04 05:02:12瀏覽1087|回應0|推薦0

仙源图       

         髡残(1612—1673),字介邱,号石谿,又号白秃、电住道人、壤残道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俗姓刘,自幼喜画,明亡后抗清失败,落发为僧,云游各地。43岁定居南京,卒于南京。为人刚直不阿,颇受当时名士钦佩,多与之交谊。工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宗法黄公望、王蒙。 清初画坛上“四僧”之一。与石涛并称“二石”,与程正揆并称“二谿”。 
    髡残的绘画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山石多用披麻皴、解索皴来表现的技法得自王蒙,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近于黄公望。他重视师法自然,流连山水,创造出用渴笔、秃毫,浓墨渲染来表现结构严密,奇辟幽深,空朦茂密的江南山水,风格自成一家。这幅《仙源图》笔法简括,多用秃笔,苍劲老辣,浓墨皴擦斫,与疏括的短笔相应,笔致变化多样,勾框有“屋漏痕”的笔法,使画面更生朴拙天然之趣。
  石溪大概为人豪爽,由这幅即可见其一斑。郁郁葱葱,皱皱苍苍,只靠石溪的简单得有点笨拙的笔法,不作精细描绘,这番另有乾坤的山水就呈现在面前。其实近看只有墨点,点点点点,山石水波,闲云草房,皆是点出来的。统看当然极为壮阔、悠远、写实。不以细部雕琢为意,但山水之气势在他的笔下却难以掩住。 
  《仙源图》作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作者已年五十岁,仙源摘自他画中题诗,画中的景看来描写的是黄山。正在盛年的石溪靠他优秀的笔法,描画出了这番如此优美的画卷。

四大名僧介绍

  清初有四个著名的僧人画家,他们是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

  朱耷(1626—约1705),字雪个、个山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朝皇室后裔,明灭亡后,不肯事清,满怀悲愤,削发为僧,改名八大山人,他用“八大山人”四个字在作品上落款,故意分作上下两组(竖写),写成草字,很像“哭之哭之”。他显然是借以隐晦地表达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

  朱耷是一位极富个性的画家,他打破明代惯于摹仿前人的的长规,用简练的造型,豪放的笔墨,象征的手法,创造出概括性很强的富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象。他强调物象的内在精神;形象夸张,苍劲狂放,信笔横涂,逸气横生。他画的鱼、鸟等动物个个桀傲不驯,他画的景物也都是荒山怪石,松枝败叶,给人以残山剩水,地老天荒之感,表现了他孤独、冷峻、高傲,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石涛(1641—1710?)原姓朱,名若极,更名元济、道济等,自称苦瓜和尚,别名很多。他是广西全州(今全县)人。他和朱耷一样也是明王室后裔,入清后作了和尚。他早年过着僧人云游四方的生活,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在山水画方面成就卓著。他特别重视写生,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因此,他画的山水有千情万态,有真情实感。

  他因屡画黄山,对黄山怀有深厚的感情,他说“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反映了他以自然为师的艺术观。所以他画的《黄山图》准确地把握了黄山的特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石涛的画墨气淋漓,运笔酣畅流利,方圆结合,秀拙相生。他一生勤于创作,据记录和所见的作品画迹,有六百多件。石涛画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话录》对明清之际画坛上的复古主义、形式主义进行了批评,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是富有创建的。

  髡残(1612—1692)俗姓刘,字石溪,号白秃,自署石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因字石溪,故与石涛并称“二石”。他也是在“甲申之变”(崇祯上吊的日子)削发为僧的。髡残为人刚心不阿,为世人所敬重。他对人物、花鸟、山水皆能,以山水为最精。他画的《层岩叠壑图》轴,景致繁复,层层深入,使观者有可游可居之感。他的作品于平中求奇,画风凝重幽深。他留下的传世作品较少。

  四大名僧中还有一位弘仁(1610—1664),俗名江舫,字鸥盟,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明朝灭亡后入武夷山为僧,经常云游名地,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因以画黄山为著,是安徽“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作品有《黄山天都图》,《内海松石图》,《疏泉洗砚图》等。

  这四大名僧画家都是明朝遗民,他们在政治上对清统治者持不合作态度,反对清王朝贵族的繁褥作风。他们利用传统艺术形式,面向自然、面对人生,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他们也重视笔墨情趣,并寻找超然、宁馨的乐土,以抚慰曾经遭受过折磨、煎熬的心灵。

  他们的创作与同一时期另一派画家的艺术追求截然不同。后者以“四王吴恽”(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格)为代表,不重视所表现的内容,只重视承传临摹的功夫。固然他们在笔墨技巧上都极为成熟,也有很高的艺术格调,但客观上加大了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四僧画家则是对他们艺术倾问的积极矫正。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3999423&aid=337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