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察台灣社會的價值觀〈不列道德〉
2023/02/06 17:06:42瀏覽613|回應0|推薦12

《1、交通》

  我深深認為,台灣社會在交通方面的價值觀真的很不好,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是我行我素,自私的,交通法規是考假的、標誌是虛無的、不會為他人著想,自己想怎麼開車、怎麼騎車,完完全全都按照自己的意識下去操作。不會為他人生命著想,不尊重他人和自己生命,都有著意外都不會在自己身上發生的錯誤觀念。當然,無論是開車、騎車,還是行人都一樣要遵守交通規則,彼此都有尊重他人生命的義務。而不是酒醉駕車,不小心撞死了人,發生了死傷,才來說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再來悔過自首,希望可以減輕刑責。

 

  不管是酒醉駕車也好,還是各種會發生交通事故的意外事情也好,都不應該有任何僥倖的心態價值觀念,小巷子就可以隨便穿梭,沒有車就可以不停紅燈,行人穿梭車輛來過馬路,還是要轉彎又不打方向燈突然的轉彎,又或是非兩段式左轉,及汽機車出馬路不停下來看是否有車輛,突然碰出左右大轉的在馬路上,這都是可以預防的交通安全,都是可以避免的意外事情。假如大家都可以這樣將心比心,有很好的交通價值觀念,這樣每天發生的交通意外也不會這麼多,甚至是零發生利率。

 

《2、新聞媒體》

  台灣的媒體環境是全世界最多,陣容最強大的,但是在管理上面是最失敗的。導致,在現今的大眾下,看一則電視新聞就相信一則新聞,廣播報導的訊息,說一則就相信一則,報紙上的花樣刊版,寫什麼就相信什麼。在每件事情底下,不會去思考是否是真是假,要批評的,也不會去追查事情真相,搞不清楚來龍去派,就來亂批評或是評論事情的種種。社會的亂象,就是這麼造成的。

 

  大家那種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心態,只為了隨時掌握時事?隨時能有八卦的話題聊?所以,新聞可以看看就好,不用了解?就可以有話題可以聊很久,但是最後那真正的主因,真正要給人們的啟示還是消息,確忽略了。然後,網路上的資訊發達,大家都還搞不清楚狀況,就去人肉搜索,對方是對的,因為相信錯誤的報導,強大的輿論之後,當事者被大家給責怪責罵後,當新聞報導再次追蹤事件真相,才知道當事者是無辜的、是清白的,這時大家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一樣,沒有給當事者最誠摯的道歉,所以當事者是活該?!

  不是不能談論、不是不能八卦,而是要看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大小,關乎生命的、名譽的,當然不能隨便就下定論,去談論。如果只是今天天氣如何,哪個地方很還玩,要去哪裡玩,這間店沒有報導的這麼好吃,今天哪個明星有最新作品等等之類的,當然就可以當成平常生活話題來談論聊天。而不是每件大事件,都可以用這樣的態度去看待。明明子虛烏有的事情,就變成真的有發生過的一樣。

 

  同時,真正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許許多多社會案件,確定真相後,犯人有罪居然判無罪,這時當然可以大量的談論,輿論的壓力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成了可以使社會風氣給導正,社會的公平正義就會越來越茁壯,司法也不會亂搞,社會的治安就會平安,這也是滿不錯的一種特徵現象。

 

  所以說,不是不能說、不能批評談論,而是要搞清楚一切真相再來進行,要舉發的舉發、要投訴的投訴、要人肉搜索的搜索,將心比心,讓台灣社會正面價值好好發展起來,讓弱勢的人,也可以不被受欺負,有個伸張正義的管道,讓受害者也可以得到保護。

 

  綜觀上列兩個例子,是否發現到,台灣社會充滿的冷漠,又是一種人家在吃,你在喊熱的那種感覺,就是說當事者都沒有說什麼,事情還沒有真相大白,大家就在那邊你一言我一語的,最後受害者不是在旁的談論者,而是當事者。

 

  目前台灣社會大部份,大家還是都用那種「他人」的旁觀角度去看人,卻會先用自我檢視的態度來檢視自己。每當新聞事件發生時,應該是要了解真正的真相,同時也要自己的反省,自我檢視,假如今天我是這事件的當事者,將心比心,那麼這個社會不但會更祥和、更溫暖,也會更有正義,治安更加的安全。當然,導正台灣人民的價值觀念,是當務之急。


2023.0206.一~蒼弟黃柏蒼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01170812&aid=17829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