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薄氏政变会流产 小王立功是关键(图文)
2012/04/18 21:29:37瀏覽408|回應0|推薦5

薄氏政变会流产 小王立功是关键 (图文)

文章笑权

2月6日,前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由此开始的重庆事件,到3月19日中南海传出枪声,与长安街军车如林的“北京事件”,加上一桩离奇国际谋杀案的插曲,这一切犹如一出中国政坛悲喜剧,越来越引发全球的关注。

王 立军,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中国警察官员,昨天还是知名的打黑英雄,在成都美领馆来了一个幽灵式转身,突然变成了“性质严重”(温家宝3/14记者招待会用 语)的阶下囚,人们不禁要问:小王究竟是何许人物?他性质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次由他引发的“四川地震”,到底要震倒党中央哪些高层人物?

有 人说他是典型的一个北方的二愣子,为薄熙来的“黑打”充当了违法乱纪的打手而已,也有人说小王在重庆打黑中屡立奇功,虽有误判黑打,但毕竟是个英雄人物。 不过平心而论,再从小王的履历来看,此人确实非凡:他的学历不高,但他从事警务约20年,脱产时间不长,多数是短期进修,却取得多项教授学者职称,并且在 多家著名国际刑警组织中担任要职。那么,简单地把他说成是二愣子,显然与其人事迹及心路历程均不相符。

现在网络发达,海内外很多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因为这次重庆北京事件,常常“不睡觉也要分析薄案的案情”,说明中国再次走到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4/15是父亲的百年诞辰,本来要完成一篇纪念文字,可是大部分精力都被薄案走势起伏跌宕吸引,仅仅演奏了一曲《哈来路亚》,以致敬意。

恰巧前一段时间,我从头至尾看了150多集美国电视系列片《罪犯心理》。这部片子又名:行为推理分析,比我当年留日时喜爱的松本清张夏树静子的作品更扣人心弦,也更接近现实。受该片影响,不妨用行为分析来推理薄案内情。

从人性心理来分析个人的社会行为,我觉得王立军这个人物,在薄案中是个关键,他不仅不愣,而且非常精明,这,从他进入美领馆的行动曝光之后,我开始益发感觉到:为破获中国又一场军事政变,使得中国避免一场动乱,此小王将建立一项史无前例的卓越功勋。

从 王立军投奔美国领事馆的行动计划来分析,就证明了这个“北方彪子”看似鲁莽,确很聪明机警,无愧于他所获的教授学者头衔,以及他的国际刑警组织身份。据 报,小王在行动前,曾与英国领事馆有过电话预约,他却亲自驾驶一辆伪装的出租汽车,由重庆直奔成都美领馆。这一串蒙太奇镜头,就很像惊悚好莱坞大片的序幕

最初有传言说:王立军在美领馆填写了申请避难表格,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谣言,因为成都领事馆不具备接受避难的资格,作为资深刑警加政客,王本人不会不知道这点。看来此谣言仅仅是个马虎眼,他虚晃一枪,但其真正目的,旨在寻求美国政府帮助解决中国现在存在的军事政变危机。

小王他很清醒:薄氏政变的目的除了在国内篡党夺权,在他们的国际行动纲领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反美。这一点,从薄本人到他同谋的军界人物的言论中,都可以看得出来。你们没听说过吗:连军内民主派领军人物刘亚洲将军,都曾经放言要“斩首美国”。

王立军敢于投奔美帝,就说明他有卓越的政治远见。

总 之,薄熙来案件看似扑朔迷离,其实,明眼人却不难看出,该案的核心就是一场未遂的军事政变。这一点,从温家宝3/14日在最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的凝重表情和 激烈用语,就足以表明:薄案绝非一般贪污腐化问题,也不是一桩普通国际刑事谋杀案件,温总之所以把薄案提升到封建文革复辟的高度,正是由于王立军提供的材 料足以证明薄熙来在谋反。

目前,薄案的后台老板尚没有一个被“拿下”,包括一开始盛传的“康师傅下架”,似乎还是“谣言”;还有军方的同谋,比如薄的“铁哥”二炮政委张海阳也依然招摇过市;去年趁胡总出国时,伙同薄在重庆搞“军事演习”的国防部长梁光烈照旧主持日常工作……

然而,从目前的“谣言”来“遥遥的预言”,康“帅”傅下架,和从成都军区开始的军队整肃,都在党中央的运筹帷幄当中。胡温步步为营,有条不紊,也说明他们已经掌控了枪杆子。

当 然,党中央这次的“阳谋”,再次引起社会反弹:以文革手法来处理文革式的封建老道政变,这不又是“黑打”麽?是的,以黑打黑,固然反映了中国仍然是个黑社 会,但没有办法,在中国政治制度彻底改变之前,这,就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年,毛拿下刘,又搞掉林,无不如此。

不管怎么说,在中国的政治权斗中,相对而言,毕竟还是有良知和觉醒的一派,比如前有胡耀邦赵紫阳,现有温家宝习近平,从这一点来说,王立军是个英雄人物,尤其是这次破获薄氏政变,小王确实功勋卓越,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他是个好人啦。

西元2012年4月18日

最后编辑时间: 2012-04-18 06:17:09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swang2000&aid=635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