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3 17:54:53瀏覽4663|回應0|推薦1 | ||
老人憂鬱症─ 柯凱婷 醫師 你是否注意到父親退休以後,話越來越少了,假日約他全家一起出門被他一概拒絕,白天發呆的時間變長,時常搖頭嘆息或是叨念著自己是沒用的人不如早點歸天。 亦或你是否注意到以往能幹俐落的母親,最近變的焦慮不安,身體到處不舒服,胸悶,心悸,失眠,擔心自己得了絕症,對子女依賴變高,抱怨多煩躁不安,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做,會拖累家人不如自己了斷。 上述的情節其實每日都在精神科門診出現,或者由疲累不堪的子女帶來,或者由警覺性高的內科醫師轉診,共同的答案是,這些過去照料我們無微不至的父母現在得了憂鬱症。 一般人認為成年人需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得憂鬱症的機率高,老人應該到了安養天年的時候,怎麼會得憂鬱症?很多老人患者的子女不解的表示「家裡應該都沒有什麼好煩惱的,不知道他(她)為什麼會時時都為小事操心發怒」其實,憂鬱症除了生活環境變化會引發之外,憂鬱症更是腦部的疾病,我們已經知道,憂鬱症的許多症狀,是人體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不足所引發,老人同樣會受到這樣的影響,甚或由於機能的退化,身體常伴隨有疾病或失能,例如中風、巴金森症,亦或長期服用某些治療藥物,如降血壓藥物、強心劑、巴金森氏症藥物、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等,這都是老年憂鬱症的生理因子。而這階段面臨親人過世、老友相繼離開、健康的失去、經濟失去掌控力、社會價值感減少,這些是老人人口所面臨的心理及社會變化,因此在台灣的研究中,65以上人口的重鬱症約有8.4%, 若包含輕鬱症則有15~20%。 老人憂鬱症有幾項特點是與一般成人憂鬱症不同,美國診斷系統DMS-IV系統列出憂鬱症有九大症狀,但這是為成人期所收集的資料,在老人憂鬱症症狀,有些不同,由於老人較少表達內在憂鬱情緒,較常出現鬱悶,不滿,看什麼都不順眼,莫名的煩躁易怒等,另外老人憂鬱症混合焦慮症狀出現的比率比成年期高,緊張不安,甚至恐慌症發作,不敢獨自在家,變得依賴兒孫,家事突然變不會做,整天惶惶不安,出現入睡失眠及夢多,睡眠中斷或早醒。除此之外亦可以觀察是否變得對事情失去興趣,如以往會做的看電視報紙,散步,社交生活變得沒有興致或拒絕參與等,話越來越少,發呆時間越來越長。有些傳統觀念以為老人就是如此「人老了不就是這樣?」殊不知憂鬱症正在侵蝕傷害家人的身心健康。 除了典型憂鬱及焦慮症狀,東方老人更易出現以身體症狀表現的憂鬱症,他們可能沒有明顯的情緒憂鬱,但抱怨全身不適,胸悶,呼吸不順,多處酸痛,無力,疲倦,頭暈,頭痛,食慾不振,腸胃不適等,往往先歷經到處就診卻找不出病灶的階段,老人家更易覺得焦慮憂鬱,會不會是生了重病或不治之症,最後被轉診到精神科,這中間已耗費許多時間。這些症狀是由於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的失常不僅與憂鬱焦慮情緒有關,同時也與大腦調節睡眠、食慾、性慾、認知及疼痛有關。 因此憂鬱症現在已被強調是全身性疾病。這特點在老人憂鬱症又更加常見,另一型老人憂鬱症出現記憶力減退症狀,老人抱怨忘東忘西,思考變慢,無法專心,電視變得看不太懂,擔心自己得了痴呆症而趕忙來就診,其再仔細的問診下去,才會發現其他憂鬱症的症狀也都有。這時要與真正的老人失智症區別,憂鬱症的老人變得沒信心,覺得自己變笨了,對測驗問題多半不肯嘗試,多說「不知道」、「我不會」,而不是真正的能力退化。因此,記憶力與日常生活能力在憂鬱症改善後又可以恢復,而失智症老人往往會否認有記憶問題,記憶東拼西湊,出錯往往不知還是侃侃而談,日常生活能力持續退化難好轉。這與憂鬱症的記憶及認知受損不同,但是往往失智老人也會出現合併憂鬱症症狀,這時就要雙管齊下一起治療了。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成人的憂鬱症就醫率也越來越高,但老人憂鬱症的發生率高,就醫率仍低,因此多關心家中的老人,不要讓憂鬱症啃蝕了他們的身心,黃昏是可以很優雅閒適的。 DMS-IV系統列出憂鬱症有九大症狀: 憂鬱的心情幾乎整天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新竹馬偕電子報第二十八期 柯凱婷醫師 專文 http://enews.hc.mmh.org.tw/enews/20050901.html,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 引用網址: http://www.foodcare.com.tw/specialist.aspx?article=2217 http://www.hc.mmh.org.tw/7521/Profile.asp?User_Id=4140&Csdp=7521&Page_No=Profile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