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23 10:06:47瀏覽414|回應0|推薦7 | |
天空任鳥飛,御風追月, 海濶憑魚躍,無遠弗屆; 千巖競秀,若雲興霞蔚, 萬木崢嶸,松柏郁蔥蘢, 群芳吐豔,師造化之美; 鶯聲燕語,詠天地之音。
漢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描述漢朝時人們已看到短視近利的人,只顧眼前的利益,一味向大自然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餘地,結果就是………今日無奈的嘆息! 人們不擇手段地向大自然索取,繼之而來的是頻繁的風暴災害,罕見的暴雨洪峯,酷熱的乾旱,無法抗拒的土石流……這是大自然給予人類應有的懲罰。 生態惡化,又使可再生自然資源迅速衰竭,使得人們更加貧困,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天災的造訪幾乎到了毫不留情的地步。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只是鐫刻在人們記憶的時光隧道中,如今人們再也聽不到猿聲了,因為森林被砍伐淨盡,樹倒猢猻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己達 5600 多平方公里) 唐初盛世太宗時,魏徵曾借用《淮南子本經訓》:「焚林而田,竭澤而漁」的典故,直言進諫: 「竭澤而漁,非不得魚,明年無魚;焚林而畋,非不獲獸,明年無獸。」 如果人們僅關注自身經濟利益而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不擇手段的技術措施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天災。
瞧瞧這兩張美麗的〈漁歌唱晚〉圖,實際上是鄱陽湖和長江中游地區的捕魚〈迷魂陣〉,還有些隱藏在背後的電魚、毒魚,使該區天然漁產量降低了 75%。 〈迷魂陣〉是以竹竿與細密漁網織成陷阱,使魚兒入甕。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