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孫子兵法(二)開宗明義的計篇
2009/05/17 07:31:23瀏覽386|回應0|推薦3
計篇....孫子兵法的總綱
文章起始直接提出對待戰爭應有的態度
乃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如何察呢?這裡的察指的是一種審慎的評估與比較..非靠意識形態或氛圍而隨便行動
可戰的條件僅止於二....(此時說的是戰前狀況)
(一)對自我的評估...共有五事
      1.道--簡單說是君主治國之道,清楚說就是君主是否治國有方使百姓能上下一心,也就
               是能否有穩固的國家意識存在
      2.天--天時地利等客觀條件是否配合,說的其實是經濟力,也就是倉廩充足國庫滿滿...
              後勤無虞,能應變突至戰事延宕的狀況發生
      3.地--從上所述
      4.將--國中人才
      5.法--是否具完備法度以賞罰分明而不至使人民或戰士心起投機或怨懟而造成分崩
               離兮
此五件事具備起碼可戰的條件就有了...但戰爭乃雙方或多方的事所以...還得與他人比較
比較七重要指標
       1.主熟有道
       2.將熟有能
       3.天地熟得
       4.法令熟行
       5.士卒熟練
       6.兵眾熟強
       7.賞罰熟明
這裡面的思考極深...除了戰前可掌控因素的必備之外,戰時的機變因素他也初步做出了準備....還是忍不住要說這樣的思維在中國幾千年前就已具備,身為後人的我們實在有幸
接著他說起行政遂行的問題....也就是領導者與執行者間的信認與否與矛盾衝突....
因此很重要的...對不對盤...有無可接受建議的胸懷...和是否對本質追尋有一致看法這樣的前題具主要關鍵....所以...將聽吾計留之...不聽吾計去之....說的好聽...良禽擇木...說不好聽...王八眼對綠豆....這對的上對不上很重要...關乎意志及任務的遂行.....如果進入白熱化的緊急層次還得花大把時間講溝通和信任...那只有準備去死了...
接著話鋒一轉講出了戰爭最終目地是利....偏移此一本質都很危險...所以一切應以審度時勢為重....權者法者遇勢均可破...
末段到說勝靠算....也就是所有的勝利是一種審評估與比較....多算得勝者...還不見得勝....何況空著腦袋亂打一氣未打就以經敗了...結論是勝利的獲得非偶然他無奇蹟可言有的只是萬全的準備....實在是發人深省阿....看完這再想想那些奇勝的例子真不過是些旁門左道罷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thic963&aid=295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