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2 23:06:46瀏覽625|回應0|推薦1 | |
引用文章【閒置的工業地 淹腳目!? 還要傷台北的肺!?】 中央研究院院長 不懂產業群聚 及 雲端運算? 20110610
引用文章0401洪秀柱委員質詢中研院業務報告之資料 2009/4/1 "... 我國與生技相關的育成中心太多,資源分散... ... 有資源重複與分散的疑慮。" >>>> 參考文章2007/9/18 落人口實(利益不迴避): 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中研院院長翁啟惠 !!??蔡英文賣股 退出台懋 值得鼓勵! 2009/3/27為甚麼 工業地太多 政府還要工業地? ********** 【閒置的工業地 淹腳目!? 還要傷台北的肺!?】 中央研究院院長 不懂產業群聚 及 雲端運算? 20110610 台灣別的地方不是已有生技園區了嗎? 政府不是一直要鼓吹產業群聚嗎? 為什麼台北市內還要設個國家生技園區? ************** 202兵工廠位於台北市南港區,中央研究院負責開發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案,預定使用兵工廠土地25.31公頃,開發其中9.6公頃面積。該案今天通過環評大會,但仍需履行環評委員開出的多項條件。 對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發案通過環評結論,曾為該區濕地向總統馬英九下跪的作家張曉風今天表示,沒有什麼好說的,這件事無論是對自然、對民眾都是教育一環,教育應該是互相的,民眾應該被教育,但誰又能教育民眾?官員根本就不懂什麼是環保。 張曉風說,官員思維方式以賺錢為目的,才會做出這樣破壞環境的決定,「該地區建坪約2萬8000坪,完工後會有2000多人進出,難道這樣不會對脆弱的環境有影響嗎?」 她舉塑化劑風波為例說明,塑化劑事件顯示台灣產業在上中下游互不合作,完全沒有貫穿機制,中研院負責研發端不負責生產,之後發包出去又怎能保證製造藥品安全?外國人也不見得會買台灣製的藥。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3次環評初審皆有出席的台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副教授廖本全表示,環評過程中,中研院並未針對環評委員及各方提問提出正面回應,從選址、開發必要性和社區影響評估,中研院都沒有釐清,「此案未履行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程序不符的此案根本不該送交今天的環評大會,環評委員是在自我踐踏。」 廖本全表示,台北市已是過度開發城市,每個開發者都在玩「多一點」遊戲,以為「多一點」不會怎樣,實際上卻可能讓台北多很多承載量。而此案聲稱僅開發9.6公頃,中研院卻沒釐清預估會為台北帶來多少環境影響,「最該做出完整社區影響評估者卻沒做,中研院做了最差的開發案示範。」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組主任周東漢也說,該開發區北鄰忠孝東路,東與中央研究院連接,在地形上是較低窪的集水區,位處四分溪中游集水區,此案沒有做流域評估就草率通過,令人擔心未來恐使台北南港區有淹水疑慮。 翁啟惠說,政府近年兩項生技政策,一項是竹北生醫園區,結合竹科、清大、交大、中研院的高階人才。另一項則是國家生技園區,有台大、陽明醫學院的人才,也有北部地區八大醫學中心的支援,可提升台灣生技業的國際地位。 另針對國家生技園區之前引發環保團體的疑慮,翁啟惠今天強調,生技園區有25公頃,可開發面積是9.6公頃,但實際開發不到4公頃,中研院轉譯醫學大樓、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動物中心、經濟部生技中心及生技整合育成中心等建築量體大幅縮小,只集中在原有兵工廠火工區廠房及彈藥貯存庫房等處,面積再縮小至3.15公頃,對現有生態環境的影響更小。 翁啟惠強調,經多次修正後,目前規畫的生技研究園區,濕地大幅增加,設有生態保育區、低海拔原生林帶復育區、生態滯洪池、人工濕地復育區及生態渠道,既營造棲地多樣性,也提供生物自由遷徙的生物廊道。生技研究園區未來還會取得環境教育認證,並開放給國人參觀,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環境教育場域。 【2011/06/10 聯合晚報】 ************ 【閒置的工業地】: 雲端「產業園區」2011/2/2 參考 為甚麼 工業地太多 政府還要工業地? 工業用地不夠嗎? 報載 "如改以科學園區觀察,則可發現三個科學園區裏,中部科學園區仍有12.44%共計33.83公頃尚未利用;南部科學園區更誇張,有38.2%共計205.06公頃未出租。這些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工業用地並不缺,政府部門實不應採取強硬的手段,向農民或一般居民,強制徵收土地。" 既然全台 工業用地已夠用,為什麼政府 還要到處興建工業用的「產業園區」呢? 我們沒有總統及中央政府 統籌管理嗎? 為什麼 不顧工業用地已夠用, 新興建的「產業園區」要如此靠近 都市呢? 為什麼 現有農地上的非法使用,政府能透過「農村在生條例」,幫它建構基礎建設,並使它合法化,使真的農地愈來愈少呢? >>>>>> 台北市的202兵工場非得拿來當生技的產業園區嗎? 參考資料: 社論-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 ************* ********* 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台灣社會最近最夯的話題是土地使用的爭議問題,特別是工業園區土地的徵收,所引發被徵收土地民眾的抗爭。最令人注目的案例是苗栗竹南大埔地區農地的徵收,依據媒體的報導,具有公權力的縣政府在第一期稻作快要收割時,強力派出推土機將農作推進泥土裏,之後並將可耕作的泥土運走,徹底地摧毀農地原有的功能,使得農地即使再交還農民,農民也無法耕作,藉此逼迫農民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被徵收土地的民眾只能無語問蒼天,有人因而以犧牲尊貴的生命為代價,向執行者表達最嚴重的抗議。 同樣地,在彰化二林相思寮的住戶,對政府將其一輩子長期生活的土地劃入中科四期園區,致其必須被迫搬遷到另一個陌生不熟悉的地方居住,也展開激烈的抗爭活動。面對這些社會抗議事件,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些農民或住戶要反對國家的重大經濟政策?一國的經濟發展政策目標一定高過其它的政策目標嗎?經濟發展目標與生活品質難道不能併行不悖嗎?政府對於國土使用是否有一套完整的規劃政策呢? 在一國處於開發中階段時,經濟成長的確經常成為政府政策優先的選擇。但一旦國家進入已開發階段時,高生活品質的保障,可能又將優先於經濟發展,成為最重要的目標。於是乎整體社會開始重視環境保護、文化資產的維護,不再一切以經濟成長為優先。換言之,當代人類發展歷程裏,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保障具有替換的關係。孰重孰輕,端視一國經濟發展的階段而定。 不容否認的,台灣過去推動快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因為欠缺完備的配套措施,或已有完備的法律典章制度,但未確實監督執行,造成許多污染環境與土地的事件,甚至許多人因此而染患重病,以至於整個社會為此付出相當高的代價。 台灣的土地大多為高山或丘陵,可供居住或耕種的面積僅占全部三分之一左右,其所生產的稻米糧食,若沒有大量進口的小麥、玉米、黃豆等大宗穀物的挹注,並不足以滿足當前2千3百萬人口的糧食需求。但是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全國各級政府所開發各類園區面積,截至2009年底共有14,276公頃,這些園區分別為:1、中央政府所屬工業區,主管機關為經濟部,面積最大有10,438公頃;2、地方所屬工業區,主管機關為各地方政府,面積有1,710公頃;3、科學工業園區,主管機關為國科會,面積有1,567公頃。這三個園區是一般社會最為瞭解的工業園區。 此外,尚有農委會所主導的農業生物科技園區,面積108公頃;環保署主管的環保科技園區,面積79公頃;經濟部所主導的加工出口區,面積321公頃;交通部所成立的航空貨運及客運服務專區,面積51公頃。 問題是,這些由政府所設立的工業區,近幾年由於台灣產業的出走大陸,其利用率並未盡理想。以全部工業區觀察,在14,276公頃可供租售面積中,仍有2,419公頃占全部工業區的16.95%,閒置至今未能充分利用。如改以科學園區觀察,則可發現三個科學園區裏,中部科學園區仍有12.44%共計33.83公頃尚未利用;南部科學園區更誇張,有38.2%共計205.06公頃未出租。這些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工業用地並不缺,政府部門實不應採取強硬的手段,向農民或一般居民,強制徵收土地。 土地是社會的稀少性資源,主管單位應當規劃完善的使用計畫,讓它能夠充分發揮土地之功效。但在取得這些土地的過程裏,徵收機關仍應加強與地主溝通之技巧,最終讓土地的所有者瞭解與諒解此徵收是國家經濟發展所必須,且無其他可替代方案能夠取代。至於給予地主的補償,在法律許可的原則下,也應盡量為其爭取最高的補償。如能運用如此柔性的處理模式,相信爭議應當會減少很多,甚至可完全消弭。 更上位的考量是,經濟發展目標與生活品質的權衡。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向上提升,揚棄一切以促進經濟成長為唯一的目的,應當較符合當前社會的思維。更重要的是,我國土地政策應當未雨綢繆、前瞻規劃,以免工業用地的無限制拓展,未來可能影響我國糧食供應的安全。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