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入閣 踢翻 政商共舞池!?
2011/02/04 00:12:56瀏覽667|回應5|推薦0

學者一己之力 踢翻 或 跳入  政商共舞池!?

報載 內閣改組 朱敬一內定政務委員  【經濟日報】 2011.02.02
報載 借重朱敬一 著眼科技研發產業化 2011-02-02 中國時報 
報載 朱敬一:政商勾結 要「有個限度」  聯合報  2010.03.28

"...朱敬一日前退出賦改會,也忍不住痛責政商不分的狀況。

朱敬一表示,民國58年第一次成立賦改會時,成員清一色由官員與學者組成;20年後的第二次賦改會,開始有為數不多的商人色彩;98年的第三次賦改會,竟聘用大量商人與立委為諮詢委員,這種「政商二人舞」舞步相當難看。..."

>>>>>>
批政商共舞 學者 入閣
但若看不到核心問題
多少學者  不知不覺不自知 成了白手套...

一己之力 踢翻 或 跳入  政商共舞池!?

參考資料:
1.朱敬一:政商勾結 要「有個限度」  聯合報  2010.03.28
2. 【政商共舞 、爭權奪利的年代】 中華民國 財經、科技政策嚴重向企業(大財團)傾斜的年代
http://blog.udn.com/glee/3953720
3. 台灣人才並未斷層! 整體產業未提昇,才是最大危機!
http://blog.udn.com/glee/3739141
4. 朱敬一: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 
【聯合報╱朱敬一】 2010.01.25 
5. 為什麼 台灣 智慧財產 權利金收支落差: 一千億支出 與八億收入 的落差?
http://blog.udn.com/glee/4207985
6. 一千億與八億的落差 2010-07-09 中國時報 【黃煌雄】
7. 內閣改組 朱敬一內定政務委員  【經濟日報】 2011.02.02
8. 借重朱敬一 著眼科技研發產業化 2011-02-02 中國時報 
***********
朱敬一:政商勾結 要「有個限度」  聯合報  2010.03.28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5501856.shtml
 
中研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昨天表示,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政商很難不勾結」,但要「有個限度」,不能違反社會共通的基本價值。

朱敬一昨天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的邀請,以「政商共舞的華爾滋」為題,舉辦「思沙龍」活動、與民眾對談。周六午後吸引不少人參加,將清大月涵堂會議廳擠得水洩不通。

朱敬一說「政商關係」早已存在3000年前的中國,富可敵國的商人呂不韋,以其獨到眼光與高明手腕,成為秦國統一天下後的首任宰相,是現代政商關係的濫觴。

朱敬一說,台灣的情況也是如此。政商很難不勾結,幾千年來幾乎沒有例外。

以國內金控業者與前總統扁珍間的關係為例,朱敬一說,社會可能可以認同「被動被敲詐、無所圖」的企業老闆,但不會接受「主動幫忙洗錢、事後得到一家金控」的行為。

朱敬一日前退出賦改會,也忍不住痛責政商不分的狀況。

朱敬一表示,民國58年第一次成立賦改會時,成員清一色由官員與學者組成;20年後的第二次賦改會,開始有為數不多的商人色彩;98年的第三次賦改會,竟聘用大量商人與立委為諮詢委員,這種「政商二人舞」舞步相當難看。

他以美國為例,最好的制度是由學者設計,產業與政府配合辦理,有實務問題再請教實務界,而不是直接將企業界納入委員行列。

【2010/03/28 聯合報】
*******
借重朱敬一 著眼科技研發產業化
2011-02-02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5677/112011020200101.html
     這波內閣改組輪廓陸續浮現,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內定接任政務委員,據了解,這是來自馬總統的旨意,啟用經濟學家擔任科技政委,主要借重朱敬一對「六大新興產業」的深入研究,有助於將台灣的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加速後ECFA時代的產業布局。

     熟悉內情人士指出,這項人事布局背後的考量,如同當年歷任經長、財長的李國鼎,轉任科技政委後,引導台灣邁向高科技產業的新時代。

     行政院敲鑼打鼓提出「六大新興產業」發展藍圖,可惜二年來進展緩慢。朱敬一曾批評,相關部會首長缺乏產業觀,使得六大新興產業發展嚴重落後。他曾指出,台灣在美國的專利總數排名全球第四,平均每人專利數高居世界第一,顯示台灣的科技研發實力不容小覤。缺點則是,空有「知識」,卻沒有「知識經濟」,科技與產業間發生斷層。

     行政院所推出的「六大新興產業」中,除了觀光之外,其他如醫療、生技、綠能、精緻農業與文創產業等,都與科技相關。以精緻農業為例,需要靠電腦系統進行產銷管理,必須運用到科技;文創產業中的各種數位媒體數位典藏,也都是應用科技的延伸。如果科技政委不懂經濟、經建會主委不懂科技,或者不能將兩者加以巧妙連結,朱敬一認為,要成功推動六大新興產業的機率渺茫。

     展望未來十年的經濟發展,面對「發展飽和」的困境,朱敬一曾說「兩岸簽署ECFA,是一個新布局的開始,必須充分運用鄰近大陸市場,並加速推動六大新興產業。」

     不過,如果政府空有偉大藍圖,卻無專人或專責單位推動,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樣的大型計畫,最後總是不了了之;由此觀之,科技政委其實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馬總統屬意由熟悉產業的經濟學者擔任科技政委,著眼點就在科技研發與產業的結合。
*********
內閣改組 朱敬一內定政務委員 
【經濟日報】 2011.02.02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6132184.shtml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1)日證實,正延攬中經院董事長朱敬一接任政務委員,原先傳出「異動」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確定留任。「有感內閣」將以帶動建國百年經濟起飛、穩定民生為職志。
總統府昨晚發布人事令,任命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邱文達為衛生署長,律師羅瑩雪出任政務委員兼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出任青輔會主委,三人將在2月9日上任。內定出工程會主委的台大教授李鴻源則是在4月1日上任。

唯一未底定的人事案是朱敬一接掌政務委員,吳揆解釋,朱敬一昨天才剛返抵國門,正在最後洽商,朱一允諾就可定案。昨天朱敬一手機未開機,朱的家人則說對他的新職不清楚。

朱敬一人事案未定,也牽動其他政委去留問題。據了解,府院原本考量,朱敬一如督導六大新興產業,將接替科技政委張進福,但近日財經政委尹啟銘倦勤,已在上周遞出辭呈,也讓朱敬一接替尹啟銘的可能性升高。

日前傳出將去職的賴幸媛,確定留任。吳敦義昨天特別澄清,兩岸從衝撞對立變成穩定和平發展,還舉行六次江陳會談,賴幸媛有守有為,很多人都肯定她的表現。

據了解,賴幸媛異動的消息,最早是本周一由黨務與立法院系統傳來,當天賴幸媛才剛與國安團隊一同在總統府開會,對於這樣的傳聞,她和她的三位副手都相當錯愕,但也一度以為要打包走人,直到昨天上午新聞局主動澄清,才確認她和三位副手均留任。

新內閣組成後,將迎戰2012年總統大選,總統馬英九將在農曆大年初五(7日),首度邀集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舉行新春茶話會,希望行政團隊上緊發條,繳出民眾滿意的施政成績單。

【2011/02/02 經濟日報】
******

 

參考相關文章《產業提昇: 研發為本,應用為末》 本末倒置 台灣虧很大

為什麼 台灣  智慧財產 權利金收支落差: 一千億支出 與八億收入 的落差?

答案應是
《產業提昇: 研發為本,應用為末》
但台灣 本末倒置 台灣虧很大
http://blog.udn.com/glee/3752860

為什麼台灣 本末倒置?
為什麼 政府高官侮辱了「研發」二字!?
http://blog.udn.com/glee/4145207

其實道理也簡單,因為
大財團掌握國家政策及資源分配,利益無需迴避、大財團只要能賺錢,比研發及應用產業政策本末倒置,更重要!?

與【留美博士內閣一堆】 我們為何不學 美國產學合作 「利益迴避」規範從嚴?
http://blog.udn.com/glee/4205476
道理是類似的。

【台灣現在政治】大財團坐山頭,扁馬X 陸續旁坐...!?
http://blog.udn.com/glee/4136559

現在是 【政商共舞 、爭權奪利的年代】 中華民國 財經、科技政策嚴重向企業(大財團)傾斜的年代
http://blog.udn.com/glee/3953720

長久以來 大財團掌控的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仍掌握國家科技政策及資源分配
http://blog.udn.com/glee/4052046

>>>>>>
一千億與八億的落差
2010-07-09 中國時報 【黃煌雄】

點出了問題...

但找錯問題原因,反使貪腐之環更緊密的環環相扣...

其實現在科技政策與產業政策並沒有脫節,而是無法利益迴避下的錯誤科技政策、錯誤產業政策一堆,科技政策、產業政策、 ...
http://blog.udn.com/glee/3599414

資策會還要欺騙人民嗎? 科專: 技轉收入與專利數量當指標
http://blog.udn.com/glee/2881166

利益迴避台灣 智慧財產 權利金收支落差: 一千億支出 與八億收入 的落差的根本須先解決的問題


*********

一千億與八億的落差
2010-07-09 中國時報 【黃煌雄】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71703x112010070900394,00.html
 
     依中央銀行統計,國內相關產業輸出國外之智慧財產(以下簡稱智財或IP)權利金,二○○五年不到六百億,二○○六至二○○八年,逐年增加到近千億,二○○九年已超出千億;而收入則平均不到八億。另外,分別編列在中央政府各部會的科技預算,二○○五年約七○四億,至二○○九年已增加為九一○億,但各部會繳交科發基金的權利金,從二○○五至二○○九年,均不到八億元。這些數字顯示出,政府各部會智財之投入與產出落差甚大,績效不彰,更反應出我國產業界在IP領域上處處受制於人,已成為我國產業界,包括科技產業要「轉大人」的重要障礙。

     自一九六七年國際間建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約」以來,有關智財權的涵義已愈有共識。我國自一九八六年第三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首度論及「專利制度」,歷經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在方向上雖大致正確,且強調智財之創造、保護、運用與教育的多元整合。

     然而,在實務上,卻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學術與產業脫節的現象。以致提出的論文雖多,但能轉化為專利的卻不多;申請的專利雖多,但能轉化為業界專利的卻不多。其結果便是政府有關部會智財之投入與產出落差達一百倍以上,而我國產業界有關智財之國際支出與收入落差,更高達一百二十倍以上。

     為了有效地導正這種脫節與落差,政府當務之急,便是應將現行由各部會分別編列預算各自執行,只重單打獨鬥,缺乏團隊運作的模式,參考鄰近智財大國如日本、韓國的作法,將智財政策提升為國家戰略層級,並提高其位階,由行政院總其成,統籌督導。

     同時,為了展現政府的決心,行政院更應就國內產業基礎與能量之中,選擇具有相對優勢如LED照明產業,作為推動具有智財性質與意義的世界級旗艦產業。並經由資金的挹注,機制的建立,突破現行國際智財的障礙,來帶領風潮。由於中小企業普遍面臨技術缺乏及資金不足的困境,政府實有責任提供足夠的智財基金,來強化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突破專利封鎖,支持中小企業的全球專利申請和維持費用,支持中小企業有關智財權的攻擊與防衛法律的訴訟費用,並對中小企業智財的取得給予稅賦優惠,更要防止中小企業的智財為專利蟑螂所廉價收購。

     智財不僅是一種政策,也是一種策略,內容日新月異,先進國家對智財的保護更日趨嚴格。美國政府日前公布長達六十一頁有關保護智財策略計畫,即是一例。現代意義下的智財已非傳統法律範疇所能涵蓋,教育部實應跳脫智財系所均設於法律學院之傳統思維,果敢開放在大學設置智財學院,以培養高素質且符合知識經濟時代所需的智財專業人才。

     ECFA簽定之後,兩岸智財協議勢在必行,這是保護台商及台灣科技產業的重大事情。幾十年來,我國高科技產業研發的技術大多奠基於幾十年前歐美大公司的關鍵技術與基礎專利之上,因此,儘管我國的高科技產業後來有自身的研究發展,甚至也研發出不少專利與智財權,但由於相關的生產技術無法完全避開歐美大公司原本的專利,仍然一直需要向這些大公司支付原始專利的智財權。

     由於這些歐美大公司本身已淡出製造業,我國高科技產業的後續研發專利,很難再回頭向這些大公司索取權利金,不過這些專利並不是沒有價值,當中國或東南亞要走上這個產業時,我國高科技產業這些衍生性的專利,自然享有智財權,享有權利金。台積電和大陸中蕊公司的法律訴訟結果,即為一例,這是我國高科技產業的重大利基,也是台商的重大利基,政府自應全力捍衛。(作者為監察委員)

>>>>>>

相關資料

為什麼政府對大財團 一千萬是「重罰 」 而 百億「免稅」

******

>>>>>>

台灣人才並未斷層!  整體產業未提昇,才是最大危機!

人才並未斷層,也非台灣最大危機! 但有一堆高階人才外移學非所用的果!


台灣最大危機,是整體產業未提昇。
整體產業未提昇是因,整體平均薪資比別人低是果。
整體產業未提昇是因,高階人才需求低薪資較低、不少高階人才外移等也是果。
台灣一堆高階人才,如果把博士加進來,因台灣整體產業未提昇,多少人是學非所用;台灣科技產業鏈有斷層,有未擁有核心國際競爭力的斷層,因此必須向外購買別人產生的高精密設備,用別人的核心技術,做一堆代工、用別人技術的科技運用。

政府力推六大新興產業,推動大部份是國內的科技運用和整體創新價值不高的創新,因此產業也無法真正提昇。

政府科技政策,諸如雲端運算、綠色能源技術、科技化服務等等政策,同樣有老問題,大部份是科技運用但缺乏擁有自有核心技術等國際競爭力。

幕僚提供給馬英九總統,馬英九喊的「全球創新走廊」政策,老問題更惡化更嚴重。

如果把台灣整體產業未提昇當做果,國家科技等政策錯誤是因。
如果再把錯誤的國家科技等政策當做果,政府整體政策的產生過程有嚴重利益無法迴避問題是因。

本人一堆文章包括以下的文章,是幫忙政府尋問題的因...
【與您無關嗎?】 新的科技部 利益無法迴避網絡中的一個點?
http://blog.udn.com/glee/3713442

台灣需要「利益迴避制度」的科技部
http://blog.udn.com/glee/3482703

想要改革完成,關鍵在於領導者及督促政府的媒體「公路俠客」製造領導者選票及權力的壓力...

如果不知道...
新的科技部可能只是,利益無法迴避網絡中的一個點?
如同現在的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也只是利益無法迴避網絡中的一個點?

最後仍是夢一場...
數年後、或十年後再看這篇文章,可能一切盡在無言中...

>>>>>>
數年後、或十年後 可能還是會有人喊: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4853781
 引用者清單(2)  
2011/06/16 20:32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批政商共舞 難看 現管理共舞池 !?】現想賣2,300萬人的匿名的就醫資料庫!? 2011/6/16
2011/02/12 16:07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媒體良知、義行: 國家、社會 進步動力之一 2010/2/12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朱敬一 入閣 迅速 跳入 政商共舞池!?
2011/04/05 12:28

朱敬一履新 完成科顧組人事布局
2011-03-02 工商時報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302000044&cid=1206
 主管科技業務的行政院新科政委朱敬一,昨天履新上任。據悉,他已完成科技顧問室的副手及幕僚人事部署,其中科顧組執行祕書延攬台大機械系教授陳炳輝出任,並挖角威達雲端公司前任總經理黃彥男出任副執行祕書。

 此外,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人事案,政院已核定。任期至6月底的中經院院長蕭代基上周五突表示擬與原董座朱敬一同進退,而提前請辭,據悉,梁啟源已對蕭表達慰留,並一併慰留劉碧珍及王健全等兩位副院長,中經院近期擬召開董事會改選董事長。

 據悉,朱敬一昨已迅速完成科顧組人事布局,其中執行祕書延攬陳炳輝出任,兩位副執行祕書,一位是甫從威達公司卸任轉往中研院的黃彥男,黃彥男曾任資策會副執行長,另一位是中央大學資管系教授王存國。

 辦公室主任則延攬媒體人陳一珊出任,有意加強與媒體溝通橋樑。

 據悉,朱敬一將在觀光醫療以及生技創投基金等領域大展身手,大幅提升我科技產業的發展。
***********

台灣科技沉淪 資策會一無所剩? 《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http://blog.udn.com/glee/2520107

"台灣資訊科技政策的成形,在行政院由科技政務委員管的科技顧問小組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運作,配合由資策會外派在各部會的CIO辦公室產生各種政策白皮書標案。另一方面,這些幾乎沒有成效的標案可以一個接一個出去。"
http://blog.udn.com/glee/2520107

  • 李國鼎錯了嗎?

  •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5 12:45 回覆:
    問題 源頭在掌握訂定國家科技政策組織、資策會及相關網絡組織。

    表象的底層,源頭其實更是波濤洶湧。 只是庶民無法將其聯結、一窺全貌。
    若有興趣的讀者,可多看本部落格內容,找找看答案及聯結關係。

    不管誰執政 政客皆喜歡騎上它 馳騁利益不需迴避的暢快感!?

    將成立的科技部,也將是資策會滲入成利益無法迴避網絡中的一個點嗎?
    http://blog.udn.com/glee/3713442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13 08:41 回覆:

    不知核心改革是什麼 黨政軍投資媒體大鬆綁
    領導者雖換人 思維改變不大 大財團仍掌握國家政策 !?
    ***************
    ICT排名躍進 劉憶如欣慰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2011.04.12 
    世界經濟論壇最新報告,台灣的資訊通訊科技(ICT)競爭力大幅提升,全球第 6、亞洲第 2。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欣慰,「但我們還有很多可繼續努力。」

    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天發布「2010-2011全球資訊科技報告」,針對 ICT對國家發展進程及競爭力的衝擊進行評估,報告涵蓋 130個經濟體,台灣的NRI (網路整備度指標)排名在過去 4年節節上升,從2008年的第17名進步到今年的第6名,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

    從民國98年7月開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奉行政院指示成立「國際評比改善專案小組」,召集行政院各部會副首長,檢討台灣在國際評比中的弱勢項目,並提出因應對策,以提升台灣排名。

    對於台灣在ICT排名大幅前進,劉憶如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感到欣慰,但還有很多須繼續努力。國際評比改善專案小組是跨部會會議,一直持續檢討中,有很多項目有進步,但進步者還可以再繼續往前,可以再改善。

    劉憶如進一步指出,「大家的努力得到肯定,有些成果,感到欣慰!」
    【2011/04/12 中央社】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朱敬一:兩岸競爭 台灣非快不可
    2011/04/05 11:33

    朱敬一:兩岸競爭 台灣非快不可
    2011-03-22 中國時報
    http://tech.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6589/112011032200479.html

         政務委員朱敬一,昨日首度公開接受媒體訪談。對於各界期許他能夠成為李國鼎第二,擘畫台灣科技產業新藍圖,朱敬一語重心長地說,李國鼎的時代,只要做對的事,就會成功;但現在不一樣,外界競爭太多、時間太短,做對的事,不一定能成功,必須「非快不可」,才能成功。

         朱敬一以衛生署正規畫推動的「國際醫療專區」為例,是否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醫療法》修正草案,攸關成敗。

         他認為,國際醫療一定要設置專區推動,才能與健保制度脫鉤;更重要的是,必須趕快做,不然就會失去先機。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畫已在上海設置國際醫療特區,台灣如果不加快速度,「不讓病人輸入,好的醫院和醫生,就會輸出到對岸」。

         「我們如果再拖延,你想中國大陸會等我們嗎?」朱敬一直言,除了國際醫療,政府推動生技產業等六大新興產業,任何一個計畫的主要競爭對手都是中國大陸,台灣非快不可。面對國際、尤其是兩岸激烈競爭,他強調,資通訊科技產業是台灣的強項,必須持續保持優勢,同時加強數位匯流和雲端科技發展。

         面對各界期許他成為李國鼎第二,朱敬一笑說,不覺得有任何壓力,每個科技政委原本就應該以李國鼎為標竿,自我惕勵,「我為什麼願意(入閣)來賣命,就是因為台灣面對國際競爭壓力,擁有的時間很短,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全力協調溝通,加速推動各項計畫。」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5 12:19 回覆:

    參考 由A錢計劃: 抗衡有牙齒的中華電,看貪腐政府的核心問題

    一面為了抗衡中華電信 灑大錢 另一面與中華信合資成立企業 一起賺政府灑下的大錢...

    與對岸競爭 灑大錢 同時另一方面 又拿自己研究成果 與對岸合作賺錢  一魚好幾吃! ?

    抗衡中華電信 與對岸競爭,皆成了A錢計畫!?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5 12:06 回覆:

    引用文章其實微軟設的是「雲端運算運用輔導中心」 

    引用文章雲端運算對台灣衝擊大過商機! 但台灣軟體智庫聯合外商把它當寶來騙!?  

    >>>>>>

    【微軟雲端服務】 全球第一個商業模式 在台灣 可喜? 可悲?

    雲端運算全球趨勢,微軟全球最先雲端服務商機應用、賺錢模式 在台灣... 政府還給錢...
    六大新興產業政策還要協助推動...多少全球雲端服務首創商業模式 將來自台灣...最重要的是...政府給錢...

    政府還要打造「雲端的台積電」...
    雖然它是奇怪的組合及作法... 腐敗的再化身?
    http://blog.udn.com/glee/3746181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5 12:04 回覆:

    參考文章【微軟雲端服務】 全球第一個商業模式 在台灣 可喜? 可悲?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5 12:02 回覆:
    兩岸科技合作交流 雲計算  東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
    www.dgpc.cn/coopDis.php?id=11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5 11:45 回覆:

    台灣科技沉淪 資策會一無所剩? 《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http://blog.udn.com/glee/2520107

    "台灣資訊科技政策的成形,在行政院由科技政務委員管的科技顧問小組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運作,配合由資策會外派在各部會的CIO辦公室產生各種政策白皮書標案。另一方面,這些幾乎沒有成效的標案可以一個接一個出去。"
    http://blog.udn.com/glee/2520107

  • 李國鼎錯了嗎?
  •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5 12:08 回覆:
    2011-3-29  微軟不排除在台建雲端中心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29/today-e9.htm
    〔記者王珮華/台北報導〕微軟為推動雲端運算,四處打造雲端資料中心,微軟資深副總裁梁念堅表示,必要時,不排除在台灣設置雲端運算中心,但他認為,雲端運算中心設在哪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讓台灣企業透過微軟雲端技術,走向國際市場,會更有意義。

    Google年初也傳出透過特許投資顧問公司,斥資十億元買下彰濱工業區約十五公頃土地,打算興建雲端運算中心,但Google對此相當低調,不願證實。

    微軟日前與中國東莞市政府達成協議,規劃在東莞打造雲端運算產業基地,這次來台,媒體好奇微軟是否也可能在台灣打造雲端資料中心,梁念堅表示,「有必要時不排除」,但他話鋒一轉指出,最重要的是微軟把技術帶到台灣,台灣企業也能把自己的解決方案放在微軟雲端服務上,走向國際市場。他透露,微軟的Azure雲端服務,已有台灣合作夥伴的應用軟體上架。

    李深耕(glee) 於 2011-04-06 23:12 回覆:

    呂學錦整隊 攻大陸雲端
    2011-04-06 工商時報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406000095&cid=1211

     呂學錦帶隊,林百里、李詩欽親征大陸,大搶十二五規劃釋出的5年兆元雲端商機!

     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中國雲計算大會,將於下月中旬登場,台灣及中國兩地雲端產業發展協會,將為旗下會員安排兩岸首場雲端商談會。

     台灣方面將由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帶隊,積極布局雲端產業的廣達、英業達,已表達將由董事長林百里、李詩欽親自與會,爭取大陸十二五規劃釋出的5年兆元雲端商機。

     台灣雲端運算產業發展協會會員包括鴻海、宏達電、台達電、威盛、華碩、緯創、聯發科及友訊、仲琦及明泰等廠商,正協調相關高層出席中。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吳基傳及呂學錦、工研院將共同安排兩岸雲端產業上中下游產業廠商,以圓桌論壇方式,召開兩岸首場雲端商談會。

     由於這次在大陸舉辦的雲端大會,是中國宣布十二五規劃推動細節之後,第一場國際型雲端產業大會,國際及兩岸知名企業高層都將應邀出席,包括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戴爾全球雲端部門最高主管John Igoe、諾基亞首席技術官Rich Green、中移動集團副總裁李正茂、中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中聯通研究院院長童曉渝、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楊傑,華為核心網產品首席技術官李三琦、聯想副總裁賀志強、寬頻資本董事長田溯寧。

     呂學錦及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將應邀專題演講,分享台灣在雲端產業領域的優勢及兩岸互補優勢所在。

     廣達日昨宣布,將在大陸新設雲達公司,負責開發雲端運算軟體,並作為相關支援雲端產品在大陸銷售窗口,除此之外,林百里已與大陸寬頻資本董事長田溯寧、Yahoo創辦人楊致遠、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共同合資成立北京天云融創,將在筆電代工之外,立足雲端龍頭地位。

     英業達則鎖定貨櫃型伺服器,將與工研院合作,打算整合軟、硬體、服務,以整案輸出方式出貨。

     中華電負責爭取大陸電信三雄及5大試點城市的「造雲」計畫,同時,與英業達策略聯盟成立雲端運算測試中心,提供台廠測試,未來並整合10家軟體及應用服務廠商,共食大陸雲端商機。

     市場人士分析,筆電產業正受平板電腦大軍壓境、從品牌到代工都大受衝擊,廣達及英業達積極拓展雲端產業,另闢產業新商機意味濃。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官喬人事有解? 改革無解?
    2011/02/21 12:04

    朱敬一任科技政委 有解 
    【經濟日報】 2011.02.21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6164764.shtml
     
    中經院董事長朱敬一入閣出任科技政委有解,據瞭解,行政院高層有意安排主導能源的財經政委梁啟源接任中經院董事長,科技政委張進福接替梁啟源職務,督導能源、農業等業務。

    財經政委尹啟銘則確定留任,負責督導財經相關事務,為總統馬英九2012年大選繼續效力。

    此一人事案待今(21)日梁啟源上班後,行政院長吳敦義將找機會約談梁啟源,才能拍板定案,最快今天有結果。

    梁啟源日前率領德國能源參訪團參訪德國柏林、漢堡等地的能源工業設施,並與相關人士座談,昨天返台。據瞭解,梁啟源出訪前夕,行政院高層即有此人事安排,並徵詢梁啟源意見,但因梁啟源即將率團出訪,行前如遇人事更迭,較不妥當,因此留待梁啟源返國後再議。

    知情人士透露,延攬朱敬一入閣,府院高層考量借重朱敬一對六大新興產業的深入研究,以及加速後兩岸經濟協議(ECFA)時代的產業布局。

    【2011/02/21 經濟日報】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 台灣科技產業政策 最重要的幕僚單位...
    2011/02/12 15:51

    社論-別讓內閣改組從「有感」淪為「微感」
    2011-02-12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21200159.html

         政府求才,尋賢若渴,這次內閣微調,春節前釋放不少讓人驚豔的訊息;春節過後,驚豔之感不再,卻讓人若有所失,吳揆的「有感改組」,看來只能做到「微感改組」,原因無他,因為從已發布的人事看不出政策新氣象。

         政府穩定是施政順暢的基本要求,但重點是必須從穩定中求發展,而不是穩定中求安全感。吳揆年前就定調,財經首長不會異動,「因為去年的經濟表現很好,換部長不是很矛盾嗎?」從數字上看,從經濟成長率上漲,失業率下跌,吳揆的說法沒錯,但民眾對經濟成長、景氣復甦的功勞是否掛帳在財經首長身上,卻頗有疑問。原因很簡單,貧富差距並未隨著景氣復甦而改善,甚至還有加大的疑慮。年前大陸富豪陳光標來台散財行善,造成轟動,即可見一斑。

         更嚴重的是,從社會福利、國土規畫、產業轉型、人口政策、乃至住宅政策、政府首長有沒有能力規畫比較全面的國家願景,從而為台灣找到下一階段的發展契機?

         曾經創造出經濟奇蹟的台灣,很大部分是因為政府團隊有人才、有遠見,類似孫運璿、李國鼎等財經重臣,晚近二十多年幾乎不再。相反的,內閣多是唯唯諾諾之輩,以聽行政院、總統府之命行事為上,在立法院備詢安穩過關為次,結果政府愈穩定,民眾焦慮感愈深,當吳揆稱譽留任首長都很稱職的同時,多數民眾卻一肚子狐疑:這些政務官都做了什麼?

         改組前,府院皆已約詢前中研院副院長、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請他出任科技政務委員,坦白講,政務委員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官,但科技政委職掌科技顧問小組,是為台灣科技產業擘畫藍圖最重要的幕僚單位,台灣高科技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績,與當年李國鼎的用心密切相關,李國鼎的功績又與他擔任科技政委前的財經首長歷練相關,換言之,只談科技不談財經,發展不了產業,只談財經不談科技,根本找不出科技產業落實發展的方向。院動念想請出朱敬一,應該亦是著眼於「複製李國鼎」經驗,耐人尋味的是,這個構想過了年卻似乎全沒了下文。

         政府覓才如此粗疏,令人很難理解。第一,主政者理應清楚自己的政策目標何在,從而尋找適當的人才,落實執行這個政策目標,怎麼可能先找了人,再讓他在門外等上十天半個月,等政府想清楚要給他什麼事做再進門,讓人事案竟成了「懸案」?第二,所謂謀定而後動,人事異動怎麼可能找了人又變了卦,遑論動誰都想不清楚,找了人才開始喬職掌?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政策與人事卻不能從妥協折衷,春節前堅定請辭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短短一年半首長生涯,讓他生出「官不僚生」的感慨,不論是立法院的備詢、監察院的調查、乃至輿論名嘴們的批評,都讓他感歎台灣是一個缺乏專業的社會,但最嚴重而他不願明說的是,政府政策的妥協性格太強,即使他完全不在乎身陷烽火,在第一線為政策辯解拚命,都難以畢其功,政府在二代健保政策上的妥協,讓二代健保在立法院過關,卻讓二代健保還沒上路,就已破功。楊志良卸任前大動作對名嘴提告,卻只能對政府團隊發出微弱的呼喊:同志與援軍必須齊一步伐。

         府院或許沒有意識到,人事若也以政治性的妥協折衷為之,最後可能讓「折衷」變成「減半」:事倍而功半,功半事小,若釀成政府團隊的內部爭議,笑話豈不鬧得更大?

         馬政府近三年來,科技產業政策始終無法有效推動,北京、上海雲端基地陸續設置,台灣的雲端猶在雲端;生技產業因為H1N1讓快垮掉的國光生技起死回生,其他未見績效;綠能則是政策永遠和產業搭不上線;凡此種種,都指向一個事實:如果政府再不思改變,可預見在馬英九總統競選連任前,交不出科技產業的成績單,府院豈能繼續無知無覺。


    李深耕(glee) 於 2011-02-12 15:52 回覆:

    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是為台灣科技產業擘畫藍圖最重要的幕僚單位...
    北京、上海雲端基地陸續設置,台灣的雲端猶在雲端....

    ***********
    【這樣說得過去嗎!?】 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 掌控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及行政院科技會報
    http://blog.udn.com/glee/4652601

    錯誤國家政策: 雲端運算趨勢本無錯 卻是腐敗的美麗化身
    http://blog.udn.com/glee/3471639

    入閣 踢翻 或 跳入  政商共舞池!?
    http://blog.udn.com/glee/4853781

    李國鼎錯了嗎?
    http://blog.udn.com/glee/2460252

    林濁水們搞錯了!
    http://blog.udn.com/glee/4545053 

    林濁水們搞錯了! 誤認坐擁國家資源的政府科技智庫、私
    財團法人資策會,是公家機構。百姓搞錯了! 問題不大。
    政府高官搞錯了! 問題非常大。

    政商沒份際、監督失衡、大權在握、難清廉 2011/2/11
    http://blog.udn.com/glee/4876378

    李深耕(glee) 於 2011-02-12 15:56 回覆:

    LUCIE不再見 燦爛仍綿延- 台灣立報 2011/1/21

    LUCIE不再見 燦爛仍綿延- 台灣立報 2011/1/21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3831+%E6%88%90%E9%9C%B2%E8%8C%9C+%E5%8F%B0%E7%81%A3%E7%AB%8B%E5%A0%B1&ct=clnk
    成露茜:「有破才有立,有立必有破,前世代、現世代和孽世代的交替,在立和破的辯證軌道上滑行;在這個過程中,難免留下一些種子,能在這片土地上發芽茁壯。
    成露茜走過傳奇人生 2010/1/27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51
    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左翼傳播教育典範: 成露茜教授- 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7972
    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左翼傳播教育典範:成露茜教授. 2010-7-15 作者:媒體素養
    教育電子報 ... 為著「人人都有話說」,成露茜投入另類媒體的實踐,從《台灣立報》要求記者編輯處理每則新聞時自問:「誰得利?誰失利?誰贊成?誰反對?」不為統治階級的議題進行採訪...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治國要靠正確資訊
    2011/02/11 18:31

    朱雲鵬:治國要靠正確資訊 
    【聯合報╱朱雲鵬】 2011.02.09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140604.shtml
     
     
    不久之前,英國首相卡麥隆決定要自今年起編製「綜合福祉指標」,來補充國內生產毛額(GDP)之不足。兩年前,法國總統沙克吉也有類似想法,聘了幾位知名學者寫了一分政策建議,而目前該國相關部門正在研擬中。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方向:最常作為衡量國民生活水準的國內生產毛額,已與一般人民的生活日益脫節。

    脫節之原因一,在於國內生產毛額經常被誤用,久而久之,偏誤的作法成為常態,正確的用法無人提及。其實現有的資料有些比國內生產毛額貼近民生,像「以要素計算的國民所得」,也就是薪資加利潤,這才是民眾實際可以「分到」的餅。但以我國為例,從八九到九八年的十年間,GDP平均成長百分之三點四,以要素計算的國民所得成長不到百分之二。

    為什麼?以最近幾年來說,企業設備投資的額度愈來愈大,提列的折舊愈來愈多;這些折舊會變成企業的「儲蓄」,但是一般人民分不到。另外,去年平均出口價格比九五年低了百分之三,但平均進口價格漲了百分之十五,一來一往,國民的購買能力變低了。所以,治國的注意力如果改放在「國民所得」,就會比單用GDP貼近人民。

    英法兩國想要做的事,其目標更高,將大幅超過現有統計的範圍。第一,除了客觀指標外,民眾的主觀感受也將列入。國內目前有一主觀指標,就是中大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這個指數上月創十年來的歷史新高,當然是好事。但我們必須了解,上月實際數字是八十六點八,而滿分是兩百。當全體受訪者對所有題目,都剛好看好看壞各半時,指數就會是一百。八十六點八還不到一百,表示受訪的兩千多位民眾,對於未來的信心,從谷底上升到十年來的新高,但這個新高還是不夠高。過去十年的信心低落程度,超乎想像。這也表示,有許多企業和民眾,其經濟狀況還沒有回到過去的水準。

    還有一個要改的,就是對於環境成本的計算。GDP沒有納入公有優良環境的效益,像國家公園帶來的喜悅,也沒有扣除公有環境品質的下降,像水汙染導致河川無法作為休閒使用。其實,主計處早從八九年開始就應立法院的要求,編製「綠色國民所得」,做的就是這件事。到如今已經多年了,但未受重視。

    最後,施政常會碰到特殊問題,也就需要特殊資料,或是過去沒有收集的資料。例如北部都市房價偏高,和所得愈來愈不成比例,就是近年來的特殊問題。但房價到底多高,各地方政府主管機關卻不知道。如果連實際房價都不知,怎麼可能有好的對策?

    無論是國家治理,還是企業治理,數字管理是一個重要的基礎。管理不能只靠數字,但如果連最基礎、最關鍵的數字都沒有,管理者等於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沒有地圖的指引下前進,成功將只是偶然,事倍功半則指日可待。誠如已故的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言,明朝稅制之所以失敗,缺乏數字管理是重要原因。我們希望所有具決策權力的機構,要重視數字的收集,並且使用正確的數字,作為國家治理的導引。

    (作者為中央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2011/02/0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