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02 09:37:26瀏覽495|回應0|推薦1 | |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張伊青、陳雅芳 吉爾吉斯(Kyrgyzstan),一個被天山包圍的世外桃源,享有「中亞小瑞士」之稱,卻不常在台灣聽聞的內陸國家;而更少人知道的是,近20多年來,許多台灣人扶弱扶貧的腳蹤早已進入這個國度。2017年2月,奉獻吉爾吉斯長達17年的台灣爺爺楊嘉善離世,享年89歲……
吉爾吉斯面積大於台灣5倍,人口卻少於台灣4倍,在這個九成土地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國家,人們在這裡務農、遊牧,「吉爾吉斯」的原義即是「草原上的流浪者」;直到今日,全國仍有逾半人口從事農牧業。 1991年,吉爾吉斯脫離蘇聯獨立。今年還不滿30歲的她,雖然是中亞5國裡唯一擁有競爭性選舉的國家,但總統民選以來的兩任總統,分別在2005年與2010年遭到推翻,2010年更因此發生族群暴力衝突,約數百人死亡──直到2017年底,她才迎來首次的政權和平轉移。這一年,全國總人口為614萬人,其中包含23個民族,七成為吉爾吉斯族,約兩成為烏茲別克族,僅不到一成為俄羅斯族,但主要語言仍是俄語和吉爾吉斯語。 吉爾吉斯的美,美在那片雄偉的山河、古老的傳說、壯觀牛羊群、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色,而脫離蘇聯後帶來的政治動盪、社會衝突、經濟蕭條與貧窮困苦,卻成了她華美袍上的惱人蝨子。有人看吉爾吉斯是天堂,是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有人則看她是地獄,是亞洲貧窮國家排行榜上第7名的國家。 〈國家窘況〉師資缺乏 教育難翻轉2011年,台灣家扶基金會新增吉爾吉斯為扶助國家之一,是台灣第一個在當地合法登記的非營利組織,並派人長期駐點。 根據2017年官方統計,吉爾吉斯國民平均工資約台幣6566元,擔任一名國小教師,通常薪水低於台幣3500元,資深教師則約台幣1萬元,因此,許多考上教職的人不願投入教職,孩子遇見好老師的機率下降。 吉爾吉斯的國民義務教育為期11年,由於師資和教學資源不足,學校只能輪流上半天課,所以小學到高中每天的就學時間都為4小時。這樣的教學品質,能成功以教育翻轉人生的孩子實屬少數,無法升學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的多是不具技術性的勞力工作,較難獲得競爭力,只能無奈地重複上一代的人生。 家扶計畫啟動後,不到半年,光是順利受到資助的貧童就達到400多位。因著這樣的成果,一位年上八旬的老先生親自拜訪家扶,為的是感謝許多台灣助養人的投入。 這位老先生名叫楊嘉善,家扶所資助的學生就來自他在吉爾吉斯建立的學校──不過,一個老爺爺的命運,是如何與一個遠在天邊的中亞國家相連的呢? 〈身體力行〉從船運事業到教育志業在台灣結婚後,楊嘉善就上了遠洋貨輪。跑船一次至少一年,而他第一次出海就是兩年。楊嘉善說,出海謀生,悲喜冷暖的箇中滋味,只有海員知曉,「等我回台時,長女已經15個月,會跑會跳,但不認識父親。我共有4個孩子,還有兩個是我在船上收到電報,才知道他們出生了。」他做了5年大副,但因不願加入國民黨,始終升不上船長。直到1962年,台灣政府開闢中美定期航線,經濟起飛,公司需要人才駐點美國,楊嘉善赴美就任,十多年後辭職創業,接連在美國、香港、上海、大連、蘇州等地成立7家分公司,當時台塑的船運工作都由他負責。 然而,船務事業如日中天,人生這艘船的舵槳卻不在楊嘉善的手裡。「1992年,一位牧師在我家借住3天,聊到身後的遺願,他說:『為什麼您只考慮為上帝奉獻遺產?如果您願意,現在就可以身體力行,世界上還有許多角落,最需要的就是人。』」楊嘉善聽了十分扎心,同年賣掉家產、將所有事業交給員工,2000年,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夜,他與太太帶著16萬美元的退休金,抵達吉爾吉斯,看見當地的教育窘境,建立了第一間學校「恩典中小學」。 出身於鄉村的托克馬克市長看見楊嘉善辦學有成,也提出邀請,希望他在自己的故鄉建立學校,讓學生再也不用長途跋涉去上學。赴吉8年內,楊嘉善就接連創立5間中小學、一間殘疾學校、兩所孤兒院、一間大學、一間體育館和兩間兒童樂園,每年約有1600多名貧童受惠。2004年,楊嘉善獲吉爾吉斯政府頒發「榮譽公民」,是第一位獲得這份榮譽的外國人。 〈一直都在〉從大海到大山 愛是唯一理由學子遍地開花,楊嘉善的體力則每況愈下。經歷兩次吉爾吉斯政變、受感染而左耳全聾以及膝蓋手術,他行走離不開手杖,遠行更需輪椅,但為了節省開銷,每次為吉爾吉斯奔波各地、長途轉機,他仍然塞在經濟艙的小座位上。然而,為楊嘉善帶來深刻打擊的,並非氣力衰退與長途跋涉的艱難──2015年,在吉爾吉斯的一個秋日清晨,年屆九旬的他接到美國家人來電告知,小兒子因心肌梗塞驟逝,年僅56歲。 時間回到2000年冬天,當楊嘉善踏入吉爾吉斯的國境,細亂如麻的冰霰迎面而來。那個大雪紛飛的夜裡,他並未預料到,從此10餘年,一個白髮蒼蒼的耄耋之人,即將迎接的是如風雪般撲面而來的世事變幻。一個原本不愁吃穿、坐等子孫奉養的鴻商富賈,晚年最常面對的卻是幾次因校務支出龐大而難以負荷的拮据窘境。 這樣的故事並不新奇。150年前,就有一群異鄉人,他們來自先進舒適、安穩宜居的國家,但他們飄洋過海來台,自願投入各地偏遠山區,孕育出一間間深山醫院、偏鄉教堂、開啟民智的教育學堂。百年前,這些遠渡重洋的外地人,將一生葬於台灣眾山之間;百年後,一個叱吒波濤的船長,最後也將人生這艘船駛進一個看不見海的峻嶺之地。山峭駭人,海濤懾人;愛,卻始終是教人跋山涉水的理由。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