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寫歷史的日子
2009/05/04 15:54:56瀏覽380|回應0|推薦1

不曾關心過文學史

只因為想多認識 徐志摩先生 翻了 《林徽音文集》

又巧遇這個寫歷史的日子  〈五四〉

〈五四〉包含了學生愛國運動 新文學革命 民主與科學啟蒙運動

五四精神的核心 大多數人選擇「民主」和「科學」

就是所謂的「德先生」﹝民主制度(Mr. Democracy)﹞

「賽先生」Mr. Science科學)

五四的新文學革命成功 也在兩岸產下嶄新的戲劇 小說 散文和詩

梁啟超 胡適 傅斯年 朱自清 余光中 梁實秋 甚至 泰戈爾

都是這個時期的騷人墨客  斯人雖已遠 典型在夙昔

因此常被簡化為文學與浪漫的代名詞並訂有「五四文藝節」

歷史之輪緩緩轉動 五四時代推動的白話文運動 在網路時代的

今天又翻轉成要求重視文言文的「搶救國文運動」

西方文明重要的基礎是「基先生」Mr. Christianity 耶穌基督)

至今仍是主要的信仰 和精神的寄託依歸

而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思想

這麼多年來 先生」卻被冷落了 不但有文化大革命的

「焚書坑儒」

傳承大中華文化的臺灣  教育部這些年來也一直在 「去中國化」

  「去中國文化」 去文言文

多年前受過教育的人  下筆為文 或出口成章 都無可避免地要用

許多成語 美化文藻 達臻意境

北京人民大學清史所副所長楊念群是大陸新一代歷史學者,

治學嚴謹,謙和有禮。他是名門之後,曾祖父是楊度

外曾祖父是梁啟超 楊念群說,自己的主張可能遭人質疑

或批判,然而,他堅持五四不能單純從廣場政治事件來看,

也不能僅從文化啟蒙、個人解放來論成敗;更重要的是,

五四引領風潮的人物,很多成為社會變革倡導者。 

有人支持胡適觀點,認為愛國運動干擾妨礙新文化運動;

也有人認為,愛國主義擴大新文化運動,沒有愛國主義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無法擴大成全國性運動。

在九十週年的今天  青年學子大多霧煞煞 民間與媒體也多只當

「文藝節」 即使有些人會連繫到「民主」與「科學」的口號 

但是台灣陷於一片文化空白之中  在學生、知識份子

對社會冷漠的這個時代 紀念五四希望可以讓我們「重拾五四

精神的熱血與熱心!」 也認同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偉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tz&aid=29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