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5/07 21:12:41瀏覽3426|回應5|推薦24 | |
這幾天﹐看到關於緬甸風災的一系列報導﹐不禁讓我想起《 五位天使帶給各國的訊息 》中提到的預言。所以﹐今天決定將《 五位天使帶給各國的訊息 》重看了一遍﹔之後﹐祇覺不寒而慄﹐因為預言當中﹐的確有提到這個部份 —— …『在天使的手中,我看到了一個大號角,他正準備要將它對著整個亞洲吹。他說,隨著主的號聲,他所說的事將在整個亞洲發生。天使說:「將會有災難、飢荒,很多人會餓死。從未有的暴風將侵襲,很大的一個範圍將被震動而被毀。到處都會有地震,海水將淹沒土地、土地將坍塌入海。澳洲有很大的一個範圍將被震動,並且澳洲將會被分裂、被毀,大塊的土地會沈入海裡。在中國和印度,會有無數的人死亡。國將攻打國,民將攻打民,亞洲的許多人將會互相攻擊,核子武器將會被使用,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g濟危機也會侵襲整個亞洲」。當天使在說話的時候,我不停的發抖。 』… (想看完整內容的人﹐請自行點閱 五位天使帶給各國的訊息 ) 而關於緬甸風災的報導中﹐也有提到一件事﹐就是:和南亞大海嘯一樣﹐其實之前也有人已經提出警告﹐卻不被理會﹐導致慘劇重演(請見以下新聞報導)… 所以﹐無論何事﹐願意相信的﹐就相信﹔不願意相信的﹐可以不要信。
延伸閱讀:
《 聖經經節分享 》 太 3:2 天 國 近 了 、 你 們 應 當 悔 改 。 太 11:15 有 耳 可 聽 的 、 就 應 當 聽 。 太 13:9 有 耳 可 聽 的 、 就 應 當 聽 。 太 13:43 那 時 義 人 在 他 們 父 的 國 裡 、 要 發 出 光 來 、 像 太 陽 一 樣 。 有 耳 可 聽 的 、 就 應 當 聽 。 可 4:9 又 說 、 有 耳 可 聽 的 、 就 應 當 聽 。 可 4:23 有 耳 可 聽 的 、 就 應 當 聽 。 路 8:8 又 有 落 在 好 土 裡 的 、 生 長 起 來 、 結 實 百 倍 。 耶 穌 說 了 這 些 話 、 就 大 聲 說 、 有 耳 可 聽 的 、 就 應 當 聽 。 路 14:35 或 用 在 田 裡 、 或 堆 在 糞 裡 、 都 不 合 式 . 只 好 丟 在 外 面 。 有 耳 可 聽 的 、 就 應 當 聽 。 啟 2:7 聖 靈 向 眾 教 會 所 說 的 話 、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得 勝 的 、 我 必 將 神 樂 園 中 生 命 樹 的 果 子 賜 給 他 喫 。 啟 2:11 聖 靈 向 眾 教 會 所 說 的 話 、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得 勝 的 、 必 不 受 第 二 次 死 的 害 。 啟 2:17 聖 靈 向 眾 教 會 所 說 的 話 、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得 勝 的 、 我 必 將 那 隱 藏 的 嗎 哪 賜 給 他 . 並 賜 他 一 塊 白 石 、 石 上 寫 著 新 名 . 除 了 那 領 受 的 以 外 、 沒 有 人 能 認 識 。 啟 2:29 聖 靈 向 眾 教 會 所 說 的 話 、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啟 3:6 聖 靈 向 眾 教 會 所 說 的 話 、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啟 3:13 聖 靈 向 眾 教 會 所 說 的 話 、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啟 3:22 聖 靈 向 眾 教 會 所 說 的 話 、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啟 13:9 凡 有 耳 的 、 就 應 當 聽 。
《 熱帶氣旋入侵前48小時 印度曾警告緬甸 》 【法新社新德里六日電 / 樊劍萍報導】 熱帶氣旋「納吉斯」週末侵襲緬甸造成兩萬兩千餘人喪生,追蹤納吉斯行蹤的印度氣象學家今天說,他們在四十八小時前就警告鄰國緬甸會有風暴來襲。 印度氣象部表示,該機構上個月底就開始追蹤孟加拉灣這個威力越來越大的低氣壓,並且早兩天就警告緬甸,這個熱帶氣旋將高速撲向該國。 印度氣象部發言人雅達夫說:「在納吉斯侵襲緬甸前四十八小時,我們就把有關資料通知緬甸氣象單位,包括登陸地點和嚴重性。」 雅達夫說:「我們的工作是事先提出警告,我很自豪的說我們很早就提出警告,所以應該有足夠的時間採取例如撤退居民等預防措施。」 印度氣象部受國際氣象組織的委託,追蹤南亞與東南亞部份地區的熱帶氣旋。 【2008/05/07 法新社】
《 風災重創緬甸 造成25000人死亡 》 【郭展毓報導】緬甸風災過後,只能用滿目瘡痍來形容,目前風災的死者將近2萬5千人,另外還有4萬多人失蹤,是南亞地區自1991年以來,最嚴重的風災!絕大多數的生還者,根本沒水沒電可用,他們只能擠在廟宇裡接受和尚救濟,並且等待不知何時才能拿到的救援物資。 開車往仰光郊區走去,舉目望去盡是一片瘡痍,傾倒的路樹阻斷路面,建築物屋頂被風吹走,連電線桿也倒成一排,有生還者說,風災死者根本難以估計。 風災生還者:「還有很多人沒被找到,我們在路上發現40具屍體,還有許多牛隻也犧牲了。」 風災倖存者沒水沒電可用,他們只能擠在破舊的廟宇裡,等待救援物資到來。 CNN記者:「每個在這屋子裡的人,都失去他們的家,還有很多人失去至愛,這裡的和尚有2天份的食物,過幾天以後,他們就不知道該怎辦了。」 根據緬甸官方統計,風災造成將近2萬5千人死亡,還有4萬多人失蹤,全國災民超過2400萬人,更讓人擔心的是,因為衛生環境實在太差,傳染病已經在蔓延。國際衛生組織:「我們繞了仰光重災區,小朋友的下痢開始流行。」 專家說這是1991年以來,南亞地區碰過最嚴重的風災,國際間也已經援助,超過1億台幣的各項物資,希望能幫助緬甸災民,儘速重整家園。 【2008/05/07 TVBS】
《 熱帶氣旋重創 緬甸逾6萬罹難 》 【編譯陳世欽綜合6日外電報導】熱帶氣旋納吉斯重創緬甸,目前確定的死亡人數累計將近2萬2,500人,4萬1,000人失蹤,並有100多萬人流離失所。獲准進入緬甸進行援救的「拯救兒童」組織估計,這次風災罹難人數將達5萬人,甚至更多。 緬甸軍事執政團雖接受外界提供的糧食與其他緊急救援物資,卻規定外國政府必須將物資交給緬甸當局發放,且外國救援人員必須申請簽證才能入境,引發美國和歐盟抨擊。美國、歐盟和法國都呼籲緬甸立即開放救援人員入境,美國總統布希並表示可立即派遣三艘在泰國外海的軍艦協助救災。 風災後外人很難進入形同鎖國的緬甸與重創最重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世界展望會是少數獲准派員前往緬甸的國際機構之一;世展會顧問吉明表示,災區稻田遍布屍體,許多倖存者無家可歸,而且缺少食物及飲用水。他說:「志工在空中就能看到許多屍體,即使他們搭乘直升機在空中察看,仍然受到強烈震撼。」 緬甸西南部大片地區遭氣旋蹂躪,受影響人數多達2,400萬人,約占緬甸總人口之半。吉明將這場天災與2004年橫越印度洋並奪走22萬條寶貴生命的南亞大海嘯相提並論。他表示:「這場天災的衝擊可能更甚於南亞大海嘯,因為災區交通不便,可以派上用場的物資有限。目擊者指出,成千上萬災民缺少食物及飲用水,部分地區的災民無法獲得安置。在氣溫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災民非常絕望。」 東南亞國協秘書長蘇林表示,這次風災如此慘重,部分原因是紅樹林遭到摧毀。他說,紅樹林可充當海洋與陸地之間的緩衝,但人口增加導致「紅樹林被鯨吞蠶食,而紅樹林一向可充當居住區與潮汐、大浪和風暴間的緩衝帶」。 此外,印度氣象局表示,氣旋登陸前48小時,他們就通知緬甸小心防範。美國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在白宮說,「雖然他們知道這個威脅,緬甸國營媒體卻沒有及時將氣旋路徑警告國民」,導致民眾沒有預先防災而傷亡慘重。 緬甸的公衛體系極為落後。聯合國與國際紅十字會認為,未得安置與缺少安全飲用水的災民可能多達數十萬人,逾100萬人無家可歸,災區可能出現痢疾、霍亂和瘧疾等傳染疫情。 【2008/05/07 聯合新聞網】
《 緬風災罹難者被丟入河 倖存者枯等救援 》 緬甸上週末遭熱帶氣旋「納吉斯」重創,位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低漥處的「波迦萊」首當其衝,全國罹難的兩萬多人中,近半數都是波迦萊居民。 據說上週末時速高達240公里的強風橫掃「波迦萊」,當地一座村莊的369棟民房幾乎全被夷為平地,只剩下四棟建築巍巍顫顫地矗立在原地。由於無法處理屍體,不少罹難者屍體被人丟入河水中漂走,而一無所有的倖存者也只能苦苦等候外援抵達。 外界擔心,許多災區與外界隔絕,道路不通,災民飲食青黃不接,還有爆發疫情可能,國際救災機構大聲疾呼緬甸軍政府盡快讓救災人員及物資進入災區。 緬甸不少佛教寺院成為災民的臨時收容所跟臨時醫療站,但是由於醫療品嚴重短缺,因此不少受傷災民除了枯坐等候外,也別無他法。 【2008/05/07 中廣新聞網】
《 空前風災 戳破軍政府統治藉口 》 【編譯鄭寺音綜合六日外電報導】數十年來,執掌緬甸政權的將軍主張,軍方鐵腕統治是讓緬甸不受傷害、邁向繁榮的必要手段,但分析家說,本週造成數萬人喪生的致命風災,卻暴露出那種迷思的不堪一擊。 一反常態 主動開口要援助 席捲緬甸南部的氣旋,提供一個獨裁政權反思的時刻。軍政府無法再像對付邊界叛軍、摧毀村落與農作物、殺害動物一樣地對抗天災,甚至再也無法以去年九月鎮壓數千名示威僧侶時所採用的槍殺、毆打與逮捕手段,來處理此次風災。 這次的天災是不同以往的挑戰,緊急狀況發生之初,軍政府一如往常,甚麼也不做,沒有提出示警:官方報紙專欄依舊充斥要人民在新憲公投投下贊成票的告誡。 如果緬甸軍政府不重視、或根本不賑災,也沒甚麼好意外的,因為從一九九○年在大選中敗給翁山蘇姬的「全國民主聯盟」後,軍政府似乎就把所有人民—或是投給全國民主聯盟的八成二人民—當成是內敵一樣,最近將首都從仰光遷到偏遠奈比多的奇怪決定,是軍政府盡可能與其統治的人民不相往來的最新跡象。 但五日事情來到了轉捩點,官方承認風災死亡人數從四百增到四千,接著直跳一萬人之際,軍政府似乎了解到,否認不再是選項,緬甸外長吳年溫表示,緬甸歡迎國際援助。 軍政府不想讓外國援助湧入境內,他們矢言推動公投,最不希望的就是被視為「特洛伊木馬」的外國人,指著他們的鼻子干涉進度。 民怨累積 恐釀政治風暴 但如果他們再這樣袖手旁觀下去,可能真的會爆發某種形式的人民反叛。當仰光已經出現人民不滿軍政府善後進度的報導時,這種怨恨有可能在全國各地持續積累,讓這場空前的天災變成政治風暴。 【2008/05/07 自由時報】
《 緬甸風災 —— 暴風奪15000命 緬甸罕見求援 》 【編譯王麗娟綜合5日外電報導】緬甸國營電台5日報導,3日侵襲緬甸的熱帶氣旋納吉斯,至少造成1萬5千人喪生,3,000人失蹤,罹難人數可能還會升高。 受創最重的伊洛瓦底三角洲,光是巴格萊(Bo-galay)一鎮,就有近3,000人失蹤。 緬甸軍政府罕見的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已透過駐緬甸使館提供25萬美元的緊急援助,泰國、聯合國和紅十字會也已投入救災。 在最大城仰光,除了可以天然氣發電的地區,仰光的多數地區也仍在斷電、斷水之中,且許多道路仍未清理,一片凌亂。一名老人告訴法新社說:「從未見過如此景象。」 官方4日發布的死亡人數統計僅約400人,事隔一天,即修正為十倍的近4,000 人,且仍有成千上萬居民失蹤。國營電台報導,目前伊洛瓦底與仰光地區,共有3,969人死亡,41人受傷,2,129人失蹤。在巴格萊與拉普塔鎮,可能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 在部分地區,前往災區視察的救難人員仍無法估算出受災程度。由於通訊不良且道路中斷,加上軍政府封鎖消息,目前仍不清楚為何這次風災會造成如此慘重的災情。 聯合國預測受災人數達十萬人;紅十字會初估有數村鎮全毀;泰國已派軍機運送九噸物資馳援,並計畫6日再運送物資救援。「世界展望會」說,緬甸政府請求他們提供鐵皮屋、帳篷、防雨布、醫藥。世界展望會表示將從全球倉庫之一提供緊急物資。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在泰國的官員說,目前清楚的是,緬甸受災嚴重,且估計有數百萬人因風災而無家可歸,亟待收容與提供飲用水。 這個熱帶氣旋2日晚間在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登陸,3日撲向東北方220公里的大城仰光,至今仰光仍滿目瘡痍,到處都是被吹倒的路樹、電線桿和房舍。鄉村地區房屋不像仰光那麼堅固,更是不堪一擊,氣旋帶來豪雨造成嚴重淹水,許多罹難者不是被倒塌的房舍壓死,就是被洪水淹死。 此次風災為緬甸史上最大天災,1926年一場暴風雨造成2,700人喪生。此次風災也是亞洲2006年以來最大天災,當年印尼爪哇島地震,近6,000人死亡。 【2008/05/06 聯合新聞網】
《 緬甸流亡政府籲國際 勿直接提供軍政府現金 》 【法新社渥太華六日電 / 郭無患報導【 緬甸海外流亡領袖盛溫今天表示,緬甸軍政府必須讓國際救援人員分配援助物資給遭到強烈氣旋重創的緬甸民眾,同時不應該直接給予緬甸軍政府任何資金。 緬甸海外流亡政府總理盛溫表示:「我們要求(政府與非政府機構)不要將這些援助、現金援助直接交給軍政府,而是由非政府組織與救難組織進入」。 聯合國一個評估小組仍在曼谷等待進入災區,盛溫是緬甸民主運動人士翁山蘇姬的表哥,他在前往渥太華的行程中對記者表示:「存活者等待救援的時間正在消逝中,現在時間就意味著生命,因為我們知道緬甸人民受困於沒有飲用水」。 「因此,軍政府讓他們趕緊進入是非常重要的」。 流亡海外的緬甸團結全國聯合政府(NCGUB)和盛溫,自一九九三年起,在美國以及印度和泰國等地領導爭取緬甸民主的戰鬥。 【2008/05/07 法新社】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