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宗問答:“念佛”與“忏悔”
2015/12/21 12:16:34瀏覽45|回應0|推薦0
“念佛”與“忏悔”
——兼答觀生蓮友問

問:在解釋“五逆”的阿奢世王臨終念佛往生,品位是上品中生時,某大德硬說是由於其忏悔力量強而決定上品中生。不少同修感到恐懼,到時候不能忏悔怎麼辦?到時候忏悔力量不夠怎麼辦?請求法師慈悲開示。

一、彌陀為標准


往生極樂之行,以淨土三經、彌陀誓願為准;若余經別說,當知悉為方便。

二、忏悔之至極

品位之說,本來即是方便,故知:“隨忏悔力強,往生品高”也不妨為一方便。存自力故,有強弱之分;若全托佛力,則無強弱。如欠債還錢,隨掙多少,而有遲速;若有大富長者愍而代還,一時償清。故知乘托佛力,為至極無上忏悔。

三、忏悔為必修

忏悔為滅罪清淨必不可少的手段,為所有佛法修行者所必修,念佛行人自知罪深業重,更為注重忏悔。檢索善導大師《五部九卷》,其中說到忏悔有一百多處。

四、總忏與常忏

比如新淨的衣服,才染一二污點,只要將此污點除去就干淨了;但一件全髒的衣服,必須整體拿來清洗。我等凡夫,通體都是罪業,只是忏悔個別、個別之罪,不能清淨;必須將過去、現生所有一切罪業,一並忏去,才能清淨,而這只能靠念佛才能達到。

如《安樂集》引《大智度論》言:
或有三昧但能除貪,不能除瞋癡;
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癡貪;
或有三昧但能除癡,不能除貪瞋;
或有三昧但能除現在障,不能除過去、未來一切諸障。
若能常修念佛三昧,無問現在、過去、未來一切諸障,悉皆除也。


比如有人暫至暗室,只須屋內點燈,屋外即明;但暗夜行路的人,必須燈光時刻不離其身。五濁惡人,行於生死長夜,時忏悔時不忏悔,不能破罪業之暗;必須恆常忏悔,才能時時照破生死罪業之暗,而這也只有靠念佛才能達到。

《無量壽經》言:
乃至十念、一向專念

《阿彌陀經》言:
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釋言(善全二五0頁):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
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觀念法門》言(善全三四三頁):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

五、忏悔有二種

往生之行有二:一諸行,二稱名;忏悔也有二:一諸行人所行忏悔,二念佛人所行忏悔。

《往生禮贊》言(善全五三四頁):
忏悔有三品,上、中、下:
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
中品忏悔者:遍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
下品忏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忏悔。
此等三品,雖有差別,即是久種解脫分善根人,致使今生敬法重人,不惜身命,乃至小罪若忏,即能徹法徹髓。
能如此忏者,不問久近,所有重障,頓皆滅盡。
若不如此,縱使日夜十二時急走,眾是無益,若不作者。應知。
雖不能流淚、流血等,但能真心徹到者,即與上同。

修定散諸行欲往生者,必須三品忏悔,否則“眾是無益,若不作者。”然此等皆是“久種解脫分善根人”,身心愚頑之輩毫無其份。

若念佛人,雖不能流淚、流血,只要能“真心徹到”,功效齊等,所有重障,頓皆滅盡。

六、忏悔的心理

所謂“真心徹到”,即是忏悔的心理,也就是“二種深信”。

如果不深知自己罪重,談不上忏悔。今深知自身罪重,歷劫以來,於一切聖凡境上,所作罪業無量無邊,即使今生無論如何地積功累德,欲贖其罪,也絕不可能消其億萬分之一,何況今生仍是造罪不斷。如是痛切哀悔、萬般無奈、情急絕望之下,得聞彌陀名號,唯有全身心投靠大慈大悲、大願大力阿彌陀佛,仗佛願力圓滿功德,滅一切罪,補一切過,救贖我身,並一切眾生。如是忏悔是真忏悔。如同貧人,欠人多債,靠自己每天打工所掙,無法償還,只能永遠拖欠;投靠大富長者,一時還清,是真償還。

滿身罪業之凡夫,妄圖靠自力修行忏悔,就是不知自己罪有多重,也不知自己修行乏力。如同欠人多債,還說只欠少分;拿出少錢,就認為債已還清。這樣完全沒有誠懇之心,只能增加討債人的憤恨。所以善導大師說雜行之人“無有慚愧忏悔心”。(善全四八0頁)

七、忏悔的方法

忏悔的方法是稱名。

《觀經》說(善全三0七頁):
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善導大師說(善全五四七頁):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又說(善全五七0頁):
念念稱名常忏悔

八、忏悔的時節

忏悔的時節是在平時念念,不待臨終等。

釋言(善全一四一頁):
唯須勤心忏悔,日夜三時六時等,但憶得即忏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
譬如湯火燒身,一覺即卻;豈容徒待時、待處、待緣、待人,方始除也?


又說(善全五七0頁):
念念稱名常忏悔

九、稱名的功效

稱名忏悔的功效,是念念除滅生死罪,還得清淨。

《觀經》說(善全三0七頁):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善導大師說(善全五八九頁):
聲聲連注滿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

又說(善全一二六頁):
言“清淨”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淨也。

十、結論

1、真忏悔者必念佛。

善導大師處處說(善全四五三頁):
忏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2、若不念佛非忏悔。

善導大師說(善全四八0頁)
捨專修雜業者,無有慚愧忏悔心。

3、念佛即是真忏悔。

稱名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凡夫之身,縱修何種忏悔,若比念佛,全非比較。一由仗自力,一由仗佛力故。如石火之光,瞬生即滅,不能破微豆之暗;晨曦一照,群暗皆消,大地悉同金色。故知,念佛即是真實忏悔、徹底忏悔、至極無上大忏悔。能傾無始惡,能竭生死海;頓償無量債,速滿功德海。

4、念念稱名常忏悔。

念念稱名,即是常行忏悔。忏悔不離稱名,稱名即是忏悔。南無阿彌陀佛。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rdd22413lh&aid=3968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