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縣市長選情之三條魚選後分析3:總論──為什麼贏?為什麼輸?
2008/01/28 17:08:17瀏覽294|回應0|推薦0

~~~【原網址舊文,〈19〉「適時的恭維」和「意外的衝擊」各是怎樣的命格?】

奇摩部落格2009/12/06 18:02《縣市長選情之三條魚選後分析3:總論──民進黨從“陳水扁時代”正式踏入“蔡英文時代”──「初試啼聲的蔡小英」狂電「一意孤行的馬團隊」!(2)──為什麼贏?為什麼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292243.shtml 縣市長選舉實戰操兵,「小龍女」蛻變成「大英主席」,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像吃進天山雪蓮,政治功力與日俱增。宜蘭決戰之夜,蔡英文一登場就像超級巨星,氣勢萬鈞、燃燒選民沸騰情緒,全場為之瘋狂。

蔡英文去年剛接任民進黨掌門人,扁案纏身,綠營猶如廢墟重建,陳水扁隔空指導,獨派和扁系人馬老是登門「問候」蔡英文;為了顧及黨內和諧,「軟弱小英」竟成為當時的代名詞。

慢慢以戰養戰和大型街頭遊行的經驗,蔡英文逐漸抓到政治「眉角」,雲林立委補選大勝是關鍵分水嶺,不但重振民進黨士氣,黨內逐漸接受「小英路線」,蔡更因此被封為「大英主席」。

蔡英文已習慣「你兄我弟」江湖搏感情方式,雖然台語還是有點破,但一站上造勢場開講或吉普車掃街,就是「一后當關、萬夫莫敵」氣勢。

縣市長「雙英對決」張力,蔡英文從「虛位共主」變成「人氣天后」,光芒遠勝其他天王。雖然建立起黨內分量,但明年五都布局、黨魁連任、如何反制第四次江陳會和ECFA,黨內外勢必加強檢視力道,大英主席的挑戰仍接踵而來。

********************************

綠鴿派壯大了?議會路線為主 群眾路線為輔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292509.shtml 民進黨在黨主席蔡英文帶領下,成功讓馬英九總統的第一場期中考不及格,證明蔡英文定調的有執政經驗在野黨,以議會路線為主、群眾路線路線為輔的理性監督路線,獲得多數選民的認同,可望壓制黨內鷹派主戰聲浪。

面對四次江陳會將在台中市登場,不少綠營激進派人士摩拳擦掌,第二次江陳會的衝突事件,有可能重新上演。民進黨日前中常會,已決議專案小組研議規畫行動方案,抗爭規模和方式,尚未進一步討論。

蔡英文去年領導民進黨後,曾舉辦多場大型遊行活動,最激烈的一次,是去年底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爆發流血事件,重挫民進黨形象,民進黨也爆發路線之爭,蔡英文最後決定,以議會路線為主、群眾路線為輔。

自從那次之後,民進黨僅在今年馬英九總統就職周年前夕,舉辦一場517大遊行,開放進口美國牛肉,民進黨中央黨部是被動配合台南縣長蘇煥智率領群眾北上抗爭的活動,兩岸簽署金融MOU也限縮在議會抗議層級。

去年,民進黨力拱蔡英文上台,就是希望藉由蔡英文的形象,吸引中間選民青睞,蔡英文上台後,一直標榜有執政經驗的在野黨,找來前政務官員組成智庫,提出一套完整的論述,以監督國民黨執政。

民進黨起初對這種鴿派路線,還頗不能適應,甚至主張負責提出政策是執政的國民黨,而非在野的民進黨;但這次三合一選票的結果,民進黨支持度上揚,證明讓蔡英文的路線正確。

********************************

國民黨輸在…進退失據 藍民袖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292501.shtml 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勉強守住12席,馬總統回任國民黨主席後的第一仗成績不理想。綠營選票回流,藍營投票不踴躍,馬總統11度輔選宜蘭,宜蘭仍敗選;顯示候選人實力左右選情,馬政府政績只獲有限肯定,馬總統未來如何激發人民感性的認同力量,力挽在年輕世代急劇消退的支持度,將是能否讓藍營逆轉頹勢的關鍵。

為了保住宜蘭,馬總統完全「撩落去」,藍營傾全黨之力,呂國華最後還是敗。呂國華執政四年無法讓人民認同其政績,和馬總統全心投入公務卻仍失去對中間及綠營選民的魅力,似有相似之處,也讓宜蘭縣重為綠營執政,成為馬政府嚴重警訊。

宜蘭藍營得而復失,藍營在台東、澎湖都只有險勝,屬深藍的桃園,吳志揚也贏得驚險,連大本營中壢市長都拱手讓給綠營,沒有拚全力參選的民進黨鄭文燦,卻催出綠營在桃園近九成選票。

選戰結果顯示藍冷、綠熱、中間袖手旁觀,相較於四年前的百里侯選戰,正是扁弊案陸續爆發之際,四年後擺脫扁糾纏的民進黨自谷底翻升,沒有扁的國民黨,卻不再獲選民青睬;究其原因,選民怨扁,連續五次給國民黨勝果後,國民黨仍無改革新氣象,馬政府執政一年半來的溫文風格,未感動人民,透過這場縣市長選戰,選民如實還原對國民黨的評價。

去年七百萬選民肯定馬政府以改善兩岸為主軸的政見,但新政府上台,各項重大政策推出缺乏包裝、未與人民充分溝通,在野質疑後又無強力捍衛的勇氣,進退失據民眾看不到大有為政府,中間理性的力量,自然找不到繼續挺馬的理由。

選前綠營幾番打馬攻勢,馬政府對綠營不盡理性的批評寬容,對屬下不必然刻意的缺失嚴懲,刻意寬待綠營也無法獲得善意,卻引發藍軍反彈,藍營不出門,藍綠選票差距自然縮減。

打馬議題經綠營網軍強力散播,在成功號召遊子返鄉挺綠展現成效,新網路世代反馬風氣漸熾,國民黨新血卻很多是具有黨政權勢背景第二代,如果馬總統無力扭轉,讓國民黨成為「庶民政黨」,將使明年底馬輔選光環更為褪色,進而反映在2012年的投票意向,即便無法撼動大選,對2012年後的藍營江山,勢有深遠影響。

********************************

國民黨輸在…施政平平 庶民有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292502.shtml 以選舉人數而言,明年底的五大都會區直轄市長選舉,才是馬英九總統真正的期中考,同時亦是2012年總統大選的考前總測驗,馬英九能否反省他進退失據的領導風格,關係到能否重新凝聚藍營團結與人心向背,更關係到台灣的未來。

昨天落幕的三合一選舉,給了國民黨許多的警訊,包括提名機制、輔選策略,甚至黨紀處分等重要環節,都出現嚴重缺失,國民黨得票率滑落,顯示馬光環消褪,如果馬英九與國民黨不能記取三合一的教訓,給了民進黨在五大都會區直轄市長選舉趁勝追擊的機會,2012年馬英九要尋求連任,勢必荊棘滿佈。

直轄市長的選戰布局,協度難度更高,一人意志不能凌駕民主機制,否則難保三合一選舉效應不會在五大都會區的直轄市長選舉再次出現,屆時失去的恐怕不只是直轄市長的席次,一旦民進黨透過地方包圍中央,更將危及國民黨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

三合一選舉暴露了國民黨輔選盲點,馬政府整體施政表現平平,以及整體經濟環境低迷的情形下,面對在野黨惡意批評與抹黑攻勢,馬英九只能消極地道歉認錯,沒有別的積極有力步驟,造成自己陣營人心渙散,對手氣勢上揚,單憑馬英九光環的輻射效應,想力挽狂瀾,其實力有未逮。明年高雄與台南合併升格後的直轄市長選舉,馬英九與國民黨必須在選舉思維上,進行調整,才能有民進黨一拚的機會。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5292008.shtml 馬英九總統昨晚的記者會,可用「三不」形容:不承認敗選、不願意道歉、不談論責任,黨內高層談起這次選舉,還定調為「平盤」。國民黨的鴕鳥心態,實在比敗選本身更令人吃驚,不知道國民黨再這樣「平盤」幾次,還有沒有二○一二總統大位?

這次藍營縣市長選舉得票率,從上屆百分之五十一點八,降到百分之四十七點九,民進黨得票率,則從四年前的百分之三十九點五,升到百分之四十五點三,藍消綠長的趨勢明顯,怎能算是「平盤」?

或許國民黨覺得加入傅崐萁、張碧琴等「叛將」,得票損失不多,但執政的桃園縣、彰化縣、澎湖縣與新竹市得票數銳減,反映出民眾不滿。尤其桃園縣,是唯一有兩位榮譽黨主席到場輔選的縣市,領先票數從上次十八萬降成四萬九千多票,這樣不用檢討?

國民黨強調自己很會執政,但看看國民黨幾個執政的縣市長,選到要以「告急」、「搶救」為策略,還有最後只贏五百多票的,這種選舉結果,只能說是「不如理想」?

馬政府面對民怨,往往以「烏龜策略」應戰,先躲到龜殼裡避談責任問題,等到砲火擋不住了,才慢吞吞提出檢討,八八水災正是如此。或許馬政府覺得不必反映太快,這樣才能「精確檢討」,但等到國民黨更換首長時,往往已經受傷,所失所得很難斷言。

馬總統是應該感謝選民的寬厚,但民眾不會永遠傻傻寬厚下去,讓國民黨靠自我安慰治國。「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但如果根本就不覺得羊有損失的人,你怎麼期待他會修補柵欄呢?永遠自我感覺良好,把「警訊」視為「平盤」,總有一天會「崩盤」。

國民黨就是擅長「蹲馬桶」!

問題是你的城牆修築的夠厚嗎?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157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