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富不留子孫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報導】
2008/07/24 13:47:27瀏覽919|回應0|推薦1
蓋茲捐1.7兆 巴菲特捐8成資產

美國「富比世」雜誌2007年的富豪排行榜,有946人達到十億美元「富豪」門檻,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是連續第十三年高居世界富豪榜首。同一時間,美國商業周刊2007年公布過去五年的「慈善捐款排行榜」,比爾蓋茲名列第二。

有錢人行善不新鮮,不過有錢人散盡財富希望造福人群,在台灣並不常見,畢竟「富留子孫」還是主流。美國人不太一樣,蓋茲曾說,他要把台幣約一兆七千多億的財產捐給名下的基金會,三個子女一毛錢都別想得。美國股神巴菲特也說,將捐出八成資產打造慈善王國。美國石油大亨洛克斐勒、鋼鐵大王卡內基和汽車大王福特也都是捐錢作慈善的典範。

有錢人為什麼要捐款?提升企業或個人形象、化解貧富對立、富豪間的「同儕壓力」、社會責任、家族傳統、避免子女好吃懶做等都是原因。另外,西方比較沒有「留財產給後代」的傳統,因而西方富豪比較樂善好施。

蓋茲曾說,「我與大企業家接觸,要求他們不要只管簽支票,而是要拿出更多的創新精神。我會和那些有幸得享巨富的人溝通,探討把財富返還社會的方式。」

巴菲特認為,「當你的子女在家庭環境、生活水準和受教育機會等都已占盡優勢,再留大筆錢給他們是既不正確也不合理的」。德州石油大亨表示,巴菲特的捐款對富人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同樣富裕的人加入捐款行列。

捐款是件好事,不過「捐款的合理分配」是一大問題。美國今年初的一項調查,學術機構和慈善團體是善款的最大受益人,其中又以高等教育機構得到的善款最多。只是,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地球暖化問題,未受到太多注意。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美國首富比爾蓋茲、股神巴菲特捐出財產做公益的風潮,逐漸從美國吹到亞洲及台灣。

香港首富李嘉誠去年八月宣布,捐出個人財產的三分之一、約新台幣一千九百億元,用來做慈善。香港「樓神」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今年也宣布將個人的中原地產、中原中國等公司股份全數捐給施永青基金,用以提升大陸教育、醫療品質及幫助貧農。

【2008/07/24 聯合報】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sh55&aid=207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