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16期--疲憊的以色列,一個最小的超級大國(下)
2017/04/18 14:46:57瀏覽146|回應0|推薦0

作者:郎煒先生(駐尼加拉瓜技術服務團團長任內退休)

前期提要:上期介紹以色列這個國家的歷史背景,本期將介紹現代以色列人的特色,以及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以色列的成就與隱憂

佔世界人口不到0.03的猶太人,卻抱走了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獎項,何以致之?閱讀!猶太人每人每年平均閱讀50本書,每4000人就擁有一個公共圖書館。以色列國土面積不大,法定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實際控制區也只有2.8萬平方公里,可耕地只佔20%,幾乎沒有自然資。600萬猶太人和200萬非猶太人擠在一個乾旱或半乾旱的狹小國土上,早在60年代以色列就制定了科技興國戰略。70年代,在世界新科技浪潮的推動下,以色列在資通訊、自動化技術、生物科技、雷射和新材料等方面均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它每天與戰爭為伍,所以其軍工行業也傲視世界。

今天的以色列在乾旱的國土上,發展了世界獨一無二的高效節水農業技術,體系由輸水工程、節水灌溉、廢水循環利用、微鹹水灌溉等組成,智慧滴灌施肥技術能及時將農作物所需的水分,肥料通過膠管直接輸送到根部,減少了水及肥料的蒸發和流失,土壤鹽鹼化亦得以防止,通過節水灌溉,以色列有人住的地方就有綠色存在,有綠色存在的地方就有滴灌,所以以色列人被戲稱為沙漠中的仙人掌,在仼何厄境下都能頑強地生存。

但若細看,該國內部仍有許多問題。猶太教徒佔了以色人口的81%,分為三派,極端正統派,傳統派及世俗派。雖然外在看來大家都口口聲聲稱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家園,但是在這種「團結一致」的背後,該國社會一直未能有效地消除所面臨的撕裂的風險,國家認同、政治價值觀、婚姻、徵兵、性別隔離、乃至公共交通管理等層面的裂痕和分歧對以色列的國安全以及社會凝聚力產生了難以彌合的影響。今天的以色列,猶太教是一種政治勢力,結成政黨,直接參與政治生活。宗教政治化引起了以色列的教俗矛盾,極端正統派拒絕文明,恪守男女有別,男人整天在宗教學校學習聖經,妻子則在家操持家務,生活幾乎全賴政府救濟,每個家庭的孩子都特別多,雖然生活困難,但是自覺十分神聖。

當前10%的以色列人佔有40%的全國財富,而最底層的10%只得到全國收入的2%。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造成以色列城市𥚃的帳篷隊伍成幾何式成長,「帳篷人」多為2040歲的中青年人,這些人的家庭入不敷出。人才外流現象也十分嚴重,物價指數高昂亦使貧者愈貧。此外極端正統派的生育率極高,每隔十年就會翻了一倍。由於歷史原因,極端正統派的孩子可免服兵役,因此他們與傳統派及世俗派格格不入,因此人數增加時益發增加社會的不穩定性。由於以色列小黨林立,只有20餘萬的極端正統派組成的宗教黨在選舉後的組閣或倒閣都是拉攏的對象,組閣或倒閣都離不開他們。傳統派及世俗派大都來自俄羅斯或中歐,東歐國家或美國,他們的宗教意識淡薄,有人甚至從不上教堂,也不禱告。

儘管基於猶太教義和一個猶太國家的原因,三派在宗教及政治價值觀擁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分歧亦十分明顕,在某些方面,教派內部的差異或衝突甚至超過了與穆斯林或基督教之間的矛盾。

以色列是一個不平等而民主的社會,因此諸多問題浮出檯面並得到激化,它的未來令人擔憂。危機來自以色列不斷變化的國家性質,更右翼及更保守當然與自由主義和平等主義背道而馳,衆多中立的以色列人擔憂這個國家正在走向毀滅。

阿拉伯之春隨之帶來伊斯蘭復興,從土耳其安卡拉到開羅的伊斯蘭思潮既反猶太復國主義,亦有反猶太色彩。原工黨領袖巴拉克曾預言:這個海嘯正要到來。以下我們看看以色列的國際關係。

向土耳其讓步

面對敘利亞的內戰久拖不決,伊斯蘭國的四處擴散,身為中東地區兩個重要世俗國家,以色列和土耳其在多個域外國家的持續和強烈斡旋下,決定因2010年五月發生的「藍色馬爾馬拉」事件而急劇惡化的兩國關係重新恢復正常所謂藍色馬爾馬拉號事件,是指一支駛往巴勒斯坦加薩地區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船隊,在公海被以色列海軍襲擊,造成8名土耳其公民和1名美籍土耳其人死亡,另有數十人受傷的事件,導致兩國中斷了軍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面向的合作,經濟貿易的所有協議也遭取消

地緣政治的突變迫使以色列向土耳其作出讓步,以色列同意向受難家屬賠償2000萬美元,土耳其也可經由阿什杜德港口向加沙地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可在加薩地帶興建房屋、醫院、電站等基礎設施,土耳其則限制巴勒斯坦哈馬斯在土耳其境內從事任何威脅以色列安全的活動,這對美國來說,二個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的和解使其更能騰出手來處理歐洲事務及亞太再平衡

伊朗,兩大古國的和解共存

從以色列建國一直到伊朗巴列維王朝倒台的三十多年,伊朗和以色列是美國構建中東地區秩序的二個最重要盟邦,二國的關係是戰略同盟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非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以色列建國初期,伊朗曾作為一個中轉站,把數以十萬計的伊拉克猶太人送往以色列,在聯合國投票反對以色列進入聯合國,亦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介入阿拉伯與以色列的衝突

1979年,宗教領袖霍梅尼在伊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極端反美,立國於伊斯蘭教徒土地上的以色列理所當然地成了伊朗的死敵

911事件,美國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及伊拉克海珊政權,伊朗受到了美國的包圍,伊朗國內的極端保守派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完全是為了維護以色列的利益,後911時代以色列與伊朗的關係因複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變得更加惡化


伊朗是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國,八千萬人口,堅定的伊斯蘭什葉派的信仰,數百年來,只與伊拉克爆發過一次戰爭。數千年來入侵波斯的國家:希臘,馬其頓,羅馬帝國,沙俄和大英帝國乃至美國都無法征服伊朗。阿拉伯之春所引起的阿拉伯碎片化的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和美國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一定會使以色列逐漸打消單獨向伊朗動武的念頭,與伊朗和解共存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必竟在漫長的歷史中,唯有波斯人在公元前
550年解救了「巴比倫之囚」的古猶太人,才使其得以返回巴勒斯坦家園重新建國。因此沒有今天伊朗人的先祖波斯王居魯斯大帝的解放也就沒有今天的以色列,撫今追昔,猶太人應對波斯人感恩圖報。更何況,伊朗研發核能力是要證明其有恢復波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能力,伊朗深知其若真擁有核武器,將招致亡國亡種的滅頂之災而萬刧不復
中東地區具有極為難以解決的矛盾,以巴、種族及伊斯蘭教派:以巴激化了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國家關係緊張的現實、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長達千年無法調和的教派矛盾;阿拉伯、波斯、突厥等不同民族間的複雜關係,以色列獲得了制衡相關國家的機遇,泛阿拉伯主義與泛伊斯蘭主義在意識型態上的尖鋭鬥爭,也提供以色列可資利用的外交資源;伊朗發展核能力的野心促使波斯-阿拉伯和什葉派-遜尼派之間民族與教派的矛盾迅速上升,以色列聯合阿拉伯人制約波斯人的空間的增強也一定程度改善了以色列面臨的外部環境

與歐盟貌合神離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呑併了東耶路撒冷,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戈蘭高地,並在這些地區興建大批猶太人定居點,歐洲國家普遍認為這些猶太人定居點均屬非法,並對中東和平構成威脅,以色列政府却指歐洲各國此行為是出於政治因素的歧視性措施,該事件導致以色列與歐盟的關係趨於緊張。

近來,歐盟對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及約旦河西岸擴建猶太人定居點持反對立場。2013719日,歐盟更為此公佈了制裁規定,禁止成員國與定居點上的以色列公司和機構進行合作;2014年,更有多個歐盟國家的議會要求政府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2015年以來有增無減的反猶活動也嚴重傷害了以色列與歐盟的關係,這種情形使得不少歐洲猶太人對其在歐洲的未來前景充滿憂慮。

更有甚者,冷戰結束後成長起來的歐洲青年,已不再對希特勒大屠殺懷有罪惡感,反而成立抵制、撤資和制裁運動,呼籲國際社會對以色列進行經濟施壓。2015年歐盟在1111日宣布,其28個成員國在進口以色列產品時,將產自「以色列猶太人定居點」的產品進行特殊標記,讓消費者一目了然。此舉更招來以色列的強烈反彈,並決定中止與歐盟的雙邊對話。

面對貌合神離的歐盟和若即若離的傳統盟友美國,以色列亦不失時機地調整外交方向,隨著東地中海地區近年來相繼發現多座大型的天然氣田,以色列以能源為突破點,增加與希臘、塞普路斯等國之間的聯繫,還試圖把埃及和土耳其等天然氣買家納入到東地中海地區的周邊外交體系中,來抗衡歐盟國家對其與日俱增的不確定因素和壓力。

最堅定的盟友美國也偶有爭吵

以色列在1948年建立以來,歷屆美國政府均持偏袒以色列的立場。以色列也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控制權爭奪戰當中,見識到美國實力遠高過英法聯合,因而更決心向美國靠攏。這也獲得了美國的承諾,196212月,甘迺迪總統公開確認美國和以色列具有特殊關係,聲稱以色列的生存與安全是美國不可推卸的責任。此後的五十年,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安全各領域,均以無條件支持。冷戰時期,以色列在中東地區亦扮演了美國的馬前卒,肩負着遏制蘇聯向中東地區擴張的責任,與伊朗同時被稱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憲兵。

幾十年來,美國仗著自己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為以色列投下數十次反對票,所以過去譴責以色列的提案從未通過。不過20161224日,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第2334號決議,要求以色列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及東耶路撒冷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點活動,美國破天荒地投下了棄權票,致決議案得以順利通過,以色列政府立即詆毀美國,並拒絕聯合國的決議案,宣稱不會遵守決議案的規定。

雖然美以兩國爭吵不休,矛盾百出,但聯盟關係依舊堅定,國際環境的丕變與美國國內政治的作用迫使兩國迅速有意識地修補關係,美國在中東地區繼續推行「適度撤出」政策,不願在中東再度捲入新的戰爭。伊朗核協議達成後,美國更希望在中東地區實現一個新的、更平衡的地緣政治框架。隨著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以伊朗什葉派,經由伊拉克75%什葉派,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連同敘利亞阿拉維什葉派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已形成了一個中東地區的什葉派新月帶,未來,美國要想繼續以低成本維持其在中東的領導地位,以色列當為美國所能依賴的不二人選。緩和與以色列的關係,既是美國繼續推進中東戰略的需要,也是監督伊朗執行伊核協議,與以色列共同應對中東地區什葉派新月帶威脅的需要,川普總統的中東政策一定會使美以關係向好發展。

結語

以色列能在沙漠中生存,在惡敵環伺中佇立,很不簡單。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敵人?是不是也有值得反省之處?在此向他們致敬,也祝福他們能夠找到一種跟人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008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