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陀的足跡
2006/02/02 21:55:25瀏覽451|回應0|推薦0
佛陀的足跡



當時恆河南方一帶的摩揭陀 (Magadha) 國,
王舍城 (Rajagaha) 為其首府,是政治經濟等之中心。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爾西南拉傑潔兒),相對於此,恆河北方一帶的是憍薩羅 (Kosala) 國,舍衛 (Savatthi) 城為其首府。佛陀於其入滅之前年,係居於王舍城北方之靈鷲山。當時佛從靈鷲山 渡過恆河, 經毗舍離城北上,在途中過了年,來到拘尸那羅 (Kusinara) ,在娑羅 (sala) 雙樹間入滅。佛陀可能用摩揭陀語(Magadha)來說法。因為佛陀在時,印度就有摩揭陀國(Magadha)、憍薩羅國(Kosala)、梵薩國(Vamsa)、阿般提國(Avanti)等主要的四國,其中摩揭陀語最被普遍使用。佛陀希望,用普遍性的語言說法,以期能向更多的人來傳達佛法。而當時印度,為了防止向下級階層傳達聖典,故使用了高階語言~梵文(Sanskrit)。印度比哈爾(Bihar)邦首府位在巴特那縣,臨恆河。於西元前5世紀由摩揭陀(Magadha)國所建。

     
瓦臘納西(Varanasi即貝納勒斯的梵文名字)是印度著名的聖地之一,被認為是印度最古老和最神聖的城市,她的名字來源於兩條注入恒河的河流︰瓦魯那(Varuna也是印度教大神的名字)和ASi。瓦臘納西座落在恒河左岸陡峭巖石構成的堅實的巖岸上,她的重要戰略地位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經受到了雅利安人的重視。
        在釋迦牟尼時代,這個地區隸屬於印度最強大的古國之一摩揭陀(Magadha)王國,她附近的鹿野苑(Sarmath)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後初轉法輪之處,佛教史上最著名的聖地。

        穆斯林的入侵給了這座城市以致命的打擊,直至1730年莫臥爾帝國的頹傾,瓦臘納西才又回到了一印度王子 的統治之下。
        瓦臘納西位於新德里東南780公里的恒河左岸,如今她擁有近100萬人口,2000多座寺廟,具有新城和舊城兩個部分,雖然歷經滄桑,但至今仍保持著其濃厚傳統。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engchi2005&aid=166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