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血濃於水?直系血親別互捐
2011/06/09 13:42:58瀏覽162|回應0|推薦0

戲劇情節: 

偶像劇「下一站,幸福」有個橋段,小小彬受傷流血需緊急輸血,飾演他母親的安以軒欲捐血給自己的兒子,醫師說:「直系血親不能輸血給自己小孩。」

真實案例:前法務部長廖正豪去年做心導管繞道手術時,因為輸血引發「急性肺損傷」(TRALI),再度掀起大眾對於輸血安全的討論。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從慶提到,把他人的血液輸入,與自己的血液混合的過程,有兩大風險必須留意,一是免疫問題,二是感染問題。台灣輸血學會副秘書長張志昇進一步解釋:

免疫問題:包括因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溶血性反應、發燒、過敏反應等。

感染問題:因篩檢時把關不周,導致如愛滋病、肝炎等病原,透過輸血傳染的狀況。

輸血風險1:血型不合 

目前得知的血型分類約有27種,依照每家醫療院所的輸血規定,進行輸血前,必須確認捐血人與受血人的血型相同;其次,要針對受血人的血液進行抗體篩檢;再者,還要拿受血人的血清與捐血人的血球,進行交叉配對,確定沒出現不良反應,才可進行輸血。

林從慶說,受血人所接受的血型,必須與捐血者相同,這是為了避免因ABO血型不合,引起溶血性反應。張志昇解釋,ABO血型下可分A型、B型、O型與AB型等4型血液,不同血型的所捐出的血漿中,含有不同互相對抗的抗體,所以輸血最好是「同型輸給同型者」,以防發生危險。

違反上述原則,會有什麼危險呢?林從慶舉例,B型人的紅血球上有B的抗原,血漿中有抗A的抗體;若把A型血輸給B型者,那麼B型人血液中的抗A抗體,就會立刻「攻擊」剛輸入體內A型紅血球上的A抗原,如此會造成紅血球細胞的溶解,導致受血人出現休克、器官衰竭等症狀,若不立即中止輸血,恐導致死亡。

輸血風險2:不良輸血反應 

當捐血人白血球上的抗原,與受血人的血漿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患者會在輸血進行不久後,出現畏寒、發燒等症狀。如還在輸血,應立即停止;若已輸血完畢,則可視情況給予藥物並密切觀察。

輸血風險3:蕁麻疹等過敏反應 

會因輸血引起過敏反應,張志昇提到,這可能是與捐血人的血漿蛋白,與受血人血中的抗體產生抗原抗體反應所造成。臨床可用藥物緩解症狀,或是之後改輸洗滌過後的紅血球,以預防不良反應發生。

輸血風險4:感染問題 

台灣一年所需的輸血量平均約有6億2千5百萬㏄,在如此龐大的輸血量中,必須靠輸血中心嚴格把關,以預防如梅毒、病毒性肝炎或AIDS等疾病透過輸血傳染。

而對於愛滋、肝炎患者來說,若在疾病的空窗期捐血,容易因未被篩檢出而造成輸血感染。對此張志昇表示,國外最近多以「核酸檢驗法」以降低空窗期所帶來的傳染,國內目前正在評估使用效益,以提升輸血的安全品質。

輸血風險5:急性肺損傷(TRALI) 

在輸血過程中發生的「急性肺損傷」(TRALI),林從慶指出,主要是指在輸血時,捐血人血漿中的抗體,與受血人本身的抗原產生對抗;也有可能是受血人的抗體與捐血人的抗原「互槓」所造成。

張志昇指出,這類情況在國內非常少見,不過國外相關研究發現,懷孕2胎以上的婦女,血液中出現引發「急性肺損傷」(TRALI)的抗原機率較高。當免疫反應被誘發,患者會在輸血當下或輸血後,出現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症狀。由於無法自主進行氣體交換,治療主以供氧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但重症者,需插管治療。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報導】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elicechiang&aid=5305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