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582-何等為『如來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
2006/11/23 23:33:18瀏覽205|回應0|推薦1

標題:何等為『如來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

 

眾所周知:大乘行者欲自利化他,除了外修『六波羅蜜』外,更須內具『四無量心』。何謂『四無量心』?乃指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是也。何故稱『無量』?無量乃是無邊際,亦無人我之領域;當修習此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時,對每個人,甚至於整個國家,整個世界之有情眾生,都希望他們能夠得到離苦得樂,同時能夠得到無量福報,故名之為『無量』。其中之『悲無量心』,對於五濁惡世之『娑婆世界』眾生,更顯其重要性。至於何等為『如來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依《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開示:如來於諸眾生,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何等三十二?即

(一)如來見諸眾生墜墮癡闇大黑處故,起大悲心。

(二)如來見諸眾生墜墮無明所纏窟故,起大悲心。

(三)如來見諸眾生墜墮世間大險處故,起大悲心。

(四)如來見諸眾生離寂靜處墮世間故,起大悲心。

(五)如來見諸眾生墮大瀑水隨漂流故,起大悲心。

(六)如來見諸眾生墮在顛倒險難大苦處故,起大悲心。

(七)如來見諸眾生墮在惡道離聖道故,起大悲心。

(八)如來見諸眾生為大煩惱能縛所縛,常為種種煩惱羅網所纏裹故,起大悲心。

(九)如來見諸眾生於諸境界常不可足不可滿故,起大悲心。

(十)如來見諸眾生屬諸愛主不自在故,起大悲心。

(十一)          如來見諸眾生常為老死大苦劫害不生厭故,起大悲心。

(十二)          如來見諸眾生不離諸疹,為諸一切種種病苦所逼惱故,起大悲心。

(十三)          如來見諸眾生三火常然,晝夜常燒常不滅故,起大悲心。

(十四)          如來見諸眾生下業所纏增長世間諸苦惱故,起大悲心。

(十五)          如來見諸眾生常懷驚怖無安隱心故,起大悲心。

(十六)          如來見諸眾生少利所纏忘大過故,起大悲心。

(十七)          如來見諸眾生為諸種種放逸所醉,無始睡蛇常睡在心,在曠野道常為五陰怨家逐故,起大悲心。

(十八)          如來見諸眾生常為諸蓋劫善財故,起大悲心。

(十九)          如來見諸眾生無明覆眼常曀不見善知識故,起大悲心。

(二十)          如來見諸眾生常為種種事亂其心,猶如亂絲無理者故,起大悲心。

(二十一) 如來見諸眾生常在憒鬧離寂靜故,起大悲心。

(二十二) 如來見諸眾生常在難處離無難故,起大悲心。

(二十三) 如來見諸眾生云何云何邪見纏故,起大悲心。

(二十四) 如來見諸眾生隨逐貪餌,依止種種邪見使故,起大悲心。

(二十五) 如來見諸眾生長夜執在想倒心倒,無常法中生於常想,於苦法中生於樂想,不淨法中生於淨想,無我法中生我想故,起大悲心。

(二十六) 如來見諸眾生無始世來,負生死諸惡重擔,受大苦惱不疲厭故,起大悲心。

(二十七) 如來見諸眾生依止世間,羸薄少力非堅固中謂堅固故,起大悲心。

(二十八) 如來見諸眾生為染所染,常在無量諸垢中故,起大悲心。

(二十九) 如來見諸眾生為有貪縛不厭捨故,起大悲心。

(三十)          如來見諸眾生為諸供養恭敬降伏,常求資生諸供養故,起大悲心。

(三十一) 如來見諸眾生常為種種境界,纏心生憂惱故,起大悲心。

(三十二) 如來見諸眾生墜墮憍慢我慢地故,起大悲心。

由此觀之,如是『三十二種大悲觀心』,是如來於諸眾生畢竟成就。何以故?蓋如來因之能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能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能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如上三心,能捨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捨無量心。能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此是如來發大心、行大道所必具有之心量。 
   
總而言之,如來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時,對每一個人,甚至於整個國家,整個世界之眾生,不論是人類或其他五道有情眾生,都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同時得到無量之福報。然而佛所成就之『四無量心』,不與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眾生之樂為樂,能大悲以眾生之苦為苦,能大喜以眾生離苦得樂而喜,能大捨心無住著,運心平等,普利眾生,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61123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tw.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blog.yebi.com.tw/blog/famscl 
http://myblog.pchome.com.tw/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club.yam.com/club/Learning/Religion/famscl/ 
http://groups.msn.com/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55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