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渠道商學院社群運營祕笈課程推薦 》電商培訓必修課:渠道商學院帶你成功開店
2023/11/24 13:01:15瀏覽15|回應0|推薦0

在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電子商務已成為商業領域的重要分支。渠道商學院正是在這波電商潮流中,憑藉專業知識和教育承諾,成為了眾多企業和個人成功轉型的得力夥伴。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將深入探討渠道商學院的核心價值、目標以及在電商教育領域的專業地位。

渠道商學院的使命和願景

創造價值,實現夢想

渠道商學院的首要使命是協助學員和企業家實現他們的電商夢想。我們相信,通過提供專業的教育和實戰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在電商領域找到自己的定位,實現商業價值。渠道商學院的核心價值基於專業、創新和共享,致力於創造一個互助、互信的學習社群,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成長的機會。

教育目標:打造電商高手

渠道商學院的主要目標是培育具有實戰經驗的電商高手。我們的課程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平臺運營到企業管理(產銷人發財)和營銷策略等多個方面,旨在提供全方位的電商教育。通過專業的教學團隊和實務案例分析,我們讓學員能夠在實戰中學會如何應對電商領域的各種挑戰。

電商教育的專業地位

渠道商學院在電商教育領域的專業地位不僅來自於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成功案例,更來自於我們對於電商行業未來發展的深刻理解和預見。我們不僅關注當前的電商熱點和技術,也積極探索未來的電商趨勢,以確保我們的教育內容和服務始終保持領先。

渠道商學院不僅是一所教育機構,更是一個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平臺。我們珍視每一位學員和合作夥伴的信任,並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在電商教育的道路上探索、進步,與更多的夢想家一起實現夢想。

蝦皮突破千萬SOP

產品選擇和定價策略

成功的蝦皮店鋪始於明智的產品選擇和合理的定價策略。在渠道商學院,Miru老師會指導你如何分析市場需求,挑選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通過深入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和付費意願,你將能夠設定吸引人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價格。Miru老師會分享如何利用市場研究工具和數據分析,以明智地選擇和定價你的產品,從而吸引蝦皮的目標客戶,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優勢。

店鋪設計和客戶服務

一個吸引人的店鋪設計和卓越的客戶服務是建立良好購物體驗的關鍵。Miru老師將教你如何設計一個視覺吸引且易於導航的蝦皮店鋪,以及如何通過出色的客戶服務建立長期的客戶關係。從產品展示到客戶問題解決,Miru老師會分享實用的技巧和策略,以確保你的蝦皮店鋪不僅能吸引客戶,還能讓他們滿意回頭,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行銷和促銷活動

在蝦皮拍賣這個充滿機會的平臺上,有效的行銷和促銷活動能大大提高你的店鋪的銷售和曝光度。Miru老師會教授你如何策劃有吸引力的促銷活動,以及如何利用蝦皮平臺的行銷工具來增加你的店鋪的可見性。Miru老師也將分享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和其他線上渠道來推廣你的店鋪,並透過分析數據來不斷優化你的行銷策略,以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推動你的店鋪業績不斷向上。在Miru老師的指導下,你將學會如何打造有效的行銷活動,讓你的蝦皮店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蝦皮經營技術分享

結論

在這個數位時代,擁有精準且實用的電商知識是關鍵的成功因素。渠道商學院正是您實現電商夢想的最佳夥伴,通過專業的教學團隊和實務經驗,為您打開蝦皮開店的大門,讓您的店鋪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蝦皮經營策略是渠道商學院的教學重點之一。從產品選擇、定價策略到店鋪設計和客戶服務,每一個環節都關係到您店鋪的成功。在渠道商學院,您將學習到如何優化每一個環節,提升您的店鋪的吸引力和客戶滿意度,從而促進銷售增長和業績提升。

不要再等待,現在就聯絡我們,了解更多渠道商學院的課程資訊和優惠。讓渠道商學院成為您電商成功之路上的得力夥伴,一起創造屬於您的電商傳奇。

了解更多渠道商學院課程,請點官方網站洽詢:https://lazyschannel.com/

 

渠道商學院商品策略創新渠道商學院的課程旨在為那些渴望在電商領域取得成功的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支持。我們的課程涵蓋了從蝦皮拍賣經營策略到SEO優化等關鍵領域,旨在培養出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電商市場的專業人才。

在這個數位化迅速發展的時代,掌握正確的電商知識和技能是至關重要的。渠道商學院不僅提供理論知識,還注重實踐應用,讓學員在真實的市場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從產品選擇到市場分析,從客戶服務到品牌建設,我們的課程旨在全面提升您的電商能力。高效社群經營渠道商學院

不論您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希望進一步提升業績的老手,渠道商學院的課程都能為您帶來價值。我們的專業講師團隊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能夠為您提供最實用的建議和指導。銷售目標達成渠道商學院

現在就是時候加入我們,開啟您的電商學習之旅。透過渠道商學院的課程,您將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脫穎而出。讓我們一起攜手,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吧!品牌形象煥新渠道商學院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更多美文:五言詩

總有人說,生活有很多種活法。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跡天涯。可以足不出戶,也可以云游四海。可以高朋滿座,也可以一人獨處。 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喜好,但在我心里,最好的生活就是,身體無病,心里無事,如此甚好。 一個人,首先要身體健康,才有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才有能力去愛想愛的人,才有余力去追求想要的一切東西。 如果擁有健康,你哪怕跌落谷底,哪怕陷入絕境,哪怕失去所有,都還有逆襲的可能。但如果失去健康,你哪怕腰纏萬貫,哪怕富得流油,哪怕得到了一切名和利,到最后終將化為泡影。 其實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我們依舊會為了忙不完的合同,處理不完的業務,張羅不完的事情,把健康拋之腦后,置之不顧,視若無睹。 但當你發現身體亮紅燈時,輕者,姑且可以進行補救和醫治;重者,就完全沒有了挽回的機會。那時即便你有千金萬銀,請得起最專業的醫生,住得起最好的醫院,給得起最貴的醫藥費,也是枉然。 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注意作息規律,勞逸結合,不熬夜,少生氣,多運動。 只有身體好,一切才會好起來。反之,再好的生活條件,也無法彌補身體抱恙的缺陷和遺憾。 雖然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渴望獲得幸福。而幸福,更多時刻,是在基本溫飽以外的一種感受、一種體會、一種領悟。 在現實社會中,你會發現,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卻活得無比壓抑,而有的人一貧如洗,卻也可以過得自得其樂。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心中是否裝著事。 總有人,覺得自己活得很苦。其實真正讓他們感到苦的,并不是現實有多么不如意,而是他們總是太固執。生活中的機和運,有則有,沒有則沒有,感情中的緣和份,該是你的,就會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強求不來。 總有人,覺得自己活得很難。其實真正讓他們感到難的,并不是前途渺茫,而是他們太過憂慮。誰也無法預測命運,誰也無法預知未來,誰也不知道,明天將會是什么樣子。與其過度擔心,不如懷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坦然心態。 畢竟這個世上,沒有走不出的死胡同,只有不會拐彎的人。 有一首詩寫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請記得,從現在開始,不要為了已經發生的事后悔,也不要為了未發生的事焦慮。當你做到“心中無事”時,專注于當下,無牽,無掛,亦無礙,生活就會變得明朗,清透和自在。 身體無病,是一個人生存下去的基本要求。 因為健康是1,其余的事業、家庭、地位和錢財是0。如果你健康,后面的0越多越富有。而如果你沒有了健康,一切都無從談起。 心里無事,是一個人快樂生活的必要因素。 因為只有當一個人,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過往不念,未來不迎,才能將自己隨時清零,能去悅納,更多有趣的人,更加美好的事,以及更加有意義的人生。 >>>更多美文:生活感悟

端午粽飄香 文/燭光心星 “五月雄黃酒,家家聞粽香”。 農歷五月初五,為我國人民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門楣上插柳樹枝、艾葉枝、菖蒲草,男女老少帶花花繩、掛荷包,吃粽子,喝雄黃酒。南方農村還有賽龍舟的習俗。 據說,端午吃粽子始于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屈原的。屈原楚國人,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公正、廉潔,有政治遠見,主張革新圖治,但他的政治主張得不到楚王和貴族們的支持,并屢受奸雄排擠。當公元278年楚國國都郢被秦國攻破,屈原看到祖國遭受國破山河碎的命運時,悲憤之極,于這年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當地老百姓打撈好久,沒有找到屈原遺體,于是用菰葉裹米投入江中,希望江里的魚蝦去吃這些粽子,不要傷害屈原的遺體。傳說,粽子投入江里后,被蛟龍所盜,于是楚人又搖快櫓、駕輕舟爭相驅趕。從此以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把柳樹枝、菖蒲草、艾葉枝插在門上,人們帶花花繩(彩色線擰和成的小線繩)、掛荷包、喝雄黃酒避邪防蚊蟲。古人認為,屈原是被邪惡所害,插上這些東西,不僅是對屈原的懷念,而且是避邪降惡的象征。 粽子,最早是用生長在水邊的一種叫菰蘆的水生植物的葉子,包上黍米而成。后來才改用柔軟香甜的糯米,包上茗竹的葉子。粽子由形狀而得名。包好的粽子,深綠的顏色,四面椎體,棱角分明,特別是五個角尖尖的,樣子酷是棕櫚葉的中心部分,人們就用和“棕”字諧音的“粽”這個名字來叫它。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創造了許多形狀精巧、風味各異,花色品種繁多的粽子。除了用糯米意外,還用茗竹葉將肉、栗、棗、柿干、銀杏、綠豆、紅豆等干果裹在糯米中做成錐形粽、秤錘粽、枕頭粽、菱角粽等美觀別致的特色食品。 在我國唐代,制粽的水平已很高,出現了名品“庚家粽子”盛行于長安,在《酉陽雜俎》上說它“白瑩如玉”,因而備受人們青睞。在宮廷,端午節這一天要大宴群臣,粽子自然是必備之物。宋代四川的粽子也很有名,陸游在詩中說:“白白餐筒美”。他自注:“蜀人名粽為餐筒”。還值得一提的是臺灣,清人在《臺海使槎錄·風俗》中說:“五月五日……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饋贈送。”可見同是炎黃子孫,有著相同的民俗。 端午節的風俗,入畫者甚多。畫屈原、畫楊柳、畫荷包、畫粽子、畫龍舟競賽。齊白石最喜歡畫粽子,1954年他做的一副“粽子”中,以濃淡赭紅色,用大筆涂出一個個三角形,或聚或散,分明是熟粽,再以濃墨畫系粽子的繩草。為增添畫面色彩感,在左上角畫兩瓣切開的鹽蛋,桔紅色的蛋黃使滿幅畫生輝,構圖讓人叫絕。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從春秋戰國一直流傳到今天,并且還傳到朝鮮、日本、越南及東南亞各國。 美麗的端午節 文/燭光心星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它同中華民族一樣的古老。大約戰國以后,它才固定在農歷五月初五。而農歷五月在十二支屬午,故又有端午節,重五節之稱。 家鄉是優秀而有古老的中華民族傳統之腹地。記憶中的端午節里,胸前佩戴上媽媽用小布頭親手做的小荷包,手腕、腳腕,乃至脖子上都繞一兩圈彩色絲線擰成的“花花繩”;荷包上那長長的流蘇兒,迎著春末夏初的暖風、伴著我上學的小路,飄飄蕩蕩、呼呼閃閃地舒展著節日那無盡的喜悅。冷不防,頑皮的小男生一把揪去荷包,望著像箭一樣飛去的身影,只好把委屈和傷心哭訴給勤勞的媽媽,媽媽用一頓鮮美的紅棗大米飯掠去了我節日的不幸遭遇,耐心的等到農歷6月6那天剪下花花繩,把它靜靜地放在水能沖去的地方——“水窗眼”,讓水沖走那卷著邪氣的物件,以保佑成長中的任何病痛與不測。 端陽節里,每個孩子便是節日里的一大主角。當我與自己的孩子在過端午節時,我真忙!一忙用品:五月五日,6點鐘就起床,買幾株艾草,插在門框上;那些買的做的朋友送的荷包、花花繩、五毒鞋、繡花肚兜,還有雄黃、香草,把兒子裝扮得,點滴不漏,絕對不會讓昆蟲、病毒等有害物親近了;打扮孩子之余,給愛人和我也裝上一小包香草,口袋里還藏一個小荷包。二忙吃的:買點再學著做的粽子、油糕、面皮等地方小吃,餐餐鮮美! 時間就像端午節里南方人勁翔的龍舟賽似的,一下子劃了過去。而今,我的孩子不在身邊,好多的節日都是在無聊的沒意思的氛圍中過著。今年是個潤五月,在孩子們眼里似乎有兩個端午節,我也在孩子的祝福中看到了節日的新景與蘊涵。從農歷4月底開始,天氣一天暖過一天,閑暇的人們就張羅著過節了,不論小集市還是大縣城,賣荷包和香草的小攤就擺在沿街面的公路兩旁,并很自然得排成長長的隊子,那手工繡的縫的、機器繡的織的、色彩斑斕的荷包成串成串的懸掛在街景的樹身間,香草則堆在樹腳下的地面上;在一些超市也在誘惑顧客——買了商品便贈送一枚精美的荷包。新鮮美觀的水果使人垂涎欲滴,精心做好的粽子堆得像小山似的,做手工食品的小買賣們,干脆把油鍋搬到市面上,亮起油炸高手藝;足以體現節日氛圍的物品,名目繁多之極,香氣逼人,熱鬧非凡啊!年輕的、中學生模樣的少男少女最愛湊這個熱鬧,男孩子還有些瑟縮,女孩子就像出了籠子的小鳥,嘰嘰喳喳吵個沒完沒了。還有那長得虎頭虎腦的小孩兒,胸前的衣襟上用別針別著幾個香包,甩過來甩過去,得意間一不小心摔倒就在地上,爬起來時還沒忘胸前懸著的香包,歪著小腦袋用胖乎乎小手指摸摸香包上的長穂穗,似乎在說:“我不疼,你疼嗎?”。看著這些欣欣向榮的年輕的喜悅的和諧的稚嫩的臉,真覺得開心無比,倒是人間其樂融融!不知為什么,過端午節的時候我的心情都特別的好,結上伴兒滿街游竄著買荷包,其實逛了好大一陣子似乎也很難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但就是愛在這些可人的香包、繁華似錦的絲線和紅紅綠綠的香草交織的世界中游走、尋找,似乎能找到什么出人意料的東西。真正意義上的繁華似錦圖是什么樣的,我不知道,但看看端陽節的錦繡世界則是讓人賞心悅目,倍感節日的溫馨! 一年一度的端陽節這天唱主角還有粽子和艾草,人人都要吃上幾口粽子,尤其是做些甑糕油餅油糕卷糕吃。門前、屋內插上艾草,講義是辟邪,還要喝雄黃酒,也說是驅蟲辟邪之類的,雄黃酒我從沒喝過,可是耳朵里曾抹過那金燦燦的雄黃,直到上了學再也沒有摸過。沒有體驗過情人節里擁有的玫瑰花,沒有喝過端陽節里的交杯酒、沒有藏過花襯衣袖口上的香穗子……那種曾經青澀純真、迷茫焦躁、蓬勃向上的成長和青春,依然在節日充滿美好這美好的情結。從孩提到少年再到成人,端陽節的氛圍一年濃過一年,香包之類的繡品已成了一些地方的經濟產業,數量種類繁多,且品位、價格飛漲,不僅樂了商家,而且喜了百姓。 端午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世世代代勤勞樸實的女人,永遠都是節日的主角,看似琳瑯繁雜的標志節日的飾物和食物,都是為人準備的,為健康團聚的人錦上添花,為孤單苦惱的人雪中送碳。春節元宵以餃子、攪團和湯圓等盼人團聚、家團圓,中秋以月餅、明月寄相思和團聚,端陽節就是以香包、香草、粽子等牽姻緣、續情意、祈禱生活幸福甜蜜,依我看這是一個寓相知、相守的節日。況且這個節日的時分最好,花紅柳綠,氤氳溫熱,最適合有情人相識、相愛,面對絲絲縷縷的錦線,千千萬萬的牽絆,相愛的人也難免心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意。 草木香氣中的端午 文/秋水不語 端午時值五月中,百草蓬勃,佳木秀而繁陰,所以端午的許多習俗都和草木有了聯系。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蘇軾一闋浣溪沙,寫盡端午佳話。“明朝端午浴芳蘭”即沐蘭湯。一般是用隨處可見的松、柏、桑枝、艾葉等藥草煮成。這蘭湯可祛暑毒、除熱痱。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 艾草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端午是入夏后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人們疾病多發,由于艾草可以驅蟲、防蚊,達到祛病的功能,人們就認為是辟邪。 菖蒲,葉片呈劍型,有“蒲劍”之美譽,傳言可以斬千邪。 在我的故鄉,端午時還有一種有趣的孩童競技:斗草。取材就是門口的楊樹葉,只有那些粗壯的老葉子,才是最好的武器。但是楊樹很高,上樹采摘是件難事。家里要是有個會爬樹的哥哥,那你就神氣了。他可以替你爬樹找最好的老葉子。我恰巧有個會爬樹的哥哥。我便常常擁有那些葉柄粗壯的寶貝。可是這還不算成功。這葉柄還要糅熟:用手慢慢輕輕地揉捻葉柄,讓它柔軟起來,卻還不失堅韌。這樣處理過的才是攻無不克的寶器。到了斗草之時,二人四手,各執自己的葉子,以葉柄交叉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 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或斗草,盡日樂嬉嬉。”此刻,我想念那些逝去的歲月,那草木香氛中的端午節…… 鳥語艾香過端午 文/霽月 送兒子去車站搭車時,臨出門兒子又去陽臺看了一眼鳥巢。陽臺上的第二窩幼鳥還有一個賴在窩里沒飛走。 昨兒個上午,兒子從武漢回時,鳥窩里齊刷刷的5只幼鳥,全都嘴朝著巢外一個方向密密的擠在一起。身上的羽毛都已長成灰黑了,完全不同于原先的雛鳥樣子。我和兒子探下身子去看時,只見尖尖的小嘴一齊喳開,如5朵鵝黃色的小花盛開著。 兒子笑著說:“這鳥都長這么大了,翅膀也硬了,還不飛走,等著鳥媽來喂食。真是一窩懶鳥哦。” 我說:“才不呢,興許,這幼鳥想更多的體會與兄弟姐妹擠在一起的感受呢。一旦飛出去,就會四海為家,再不會這樣親密的擠在一起了。” 兒子更笑,說:“也對,說不定它們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鳥媽愛呢!飛出去了,還哪里找鳥媽喂食呀,我說對吧,媽媽。” 一嘻一笑間,只聽見鳥兒的吱喳叫聲格外的清脆。 端午假期,兒子單位排班兩天假。頭晚網上訂好車票,微信告知回程時間。雖說武漢離家只有兩個半小時的行程,上周末雙休也曾回家過,只三天的時間沒見,過節卻分外的盼望著兒子回來。 端午的一大早,即在廚房里忙碌著,煨湯、發木耳、泡紅棗、蒸肉粽。然后驅車去早市買回蘄艾、菖蒲和青菜,去一個女友那拿她編好的辟邪五彩蠅。“插菖蒲、掛蘄艾、等兒子、五彩蠅,開心過端午”,我細心的拍照、編字發微信朋友圈,讓兒子坐在汽車上感受到媽媽的欣喜之情。 今年早早的就許下愿,端午節這天,一定要多備些蘄艾,留著家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說的就是家鄉的蘄艾。“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千百年來家家都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辟邪卻鬼。家鄉的名人,明代醫圣李時珍,更是用蘄艾灸,拯救無數百姓健康。前不久,家鄉成功申報了“中國艾都”,蘄艾系列產品在某寶上暢銷旺盛。據官方數據,蘄艾產品如雨后春筍,擁有專利38個、批準文號9個。作為身居源產地的我,想到家中父母漸老,兒子已長大,家中必須多備一些蘄艾,護佑家人康健。而蘄艾,一般貯藏3-5年的陳艾療效最佳。 兒子不知蘄艾,更不知蘄艾的功效。在房間里,他跟前跟后的跟在我身后,看我細心的把蘄艾放置在一個通風的地方陰干,蘄艾的清香立即縈繞在我倆的周身。輕風起,房間里即刻艾香飄溢。 兒子說,“好香啊,它僅就是辟邪驅蚊嗎?” 我打開手機微信,家鄉官網公眾號里,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編有6期普及蘄艾的文章,一一點給兒子看。“艾能入藥、艾可灸療、艾可防病、艾可食用、艾可染料……”等幾大功效令人目不遐接。 其實,民間留陳艾用途很廣泛,7個新鮮艾葉尖吞服診消化不良,新生嬰兒第三天洗艾水浴,嬰幼兒帽子上敷一層艾絨護天靈蓋,新郎、新娘結婚頭天泡艾水浴,產婦洗艾水澡,老年人冬天泡艾水腳,等等,都是民間流傳的土方子,經久流傳,富有特效。 “那媽媽,從今年端午起,你可要年年端午都要備艾喲!” 正說著,一陣密密的鳥叫聲傳進來。娘兒倆躡手躡腳步入陽臺,放眼探去,只見鳥媽立在巢邊,幼鳥紛紛的往鳥媽跟前擠,吱吱喳喳放聲歡叫。 從今年3月中下旬第一窩鳥蛋落戶我家陽臺起,兩窩鳥蛋12個,共孵出幼鳥8只(第一窩3只,第二窩5只)。記得發現第二窩6個鳥蛋時,我在微信上驚嘆,鳥媽也知道放開二胎,這么快就有二胎寶了嗎。現在看來,明顯的不是同類鳥,當然不是同一個鳥媽的仔了。 室外鳥兒啁啾,室內蘄艾香裊。鳥語艾香中,又是一年端午。 端午山行 文/流星雨輕輕 早晨的陽光明亮快樂,閉著眼,車順著山路蜿蜒向上,陽光斜照進眼里,眼睛里感覺到不斷變幻的溫暖色彩,總感覺陽光馬上要照進眼里,盤旋在眼睛邊緣,又總差一點點沒有照上來。 風帶著早晨的涼爽,軟軟地拂過來,拂上面頰,拂過皮膚,混著樹木和青草的氣息,拂過山野每一處。 上到山腰,山下迷霧蒙蒙,隱在薄霧中的城市被陽光喚醒,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又到了端午,放假了,多了一天假期,并沒有多多少欣喜,卻讓孩子們少了在學校的樂趣——交換粽子、碰雞蛋。帶著父母和孩子爬山、割艾是這兩年端午的休閑。到了半山腰,找到一片開闊地,去年這里好多艾草,今年卻幾乎不見,是去年在這里割艾的人太多,致使今年近乎絕跡,還是今年春天雨水太少,長勢不好呢? 順著小路向山頂爬,山陡路窄,腳下石子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踩滑。上山真是個力氣活,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啦。他們都快到山頂了,我落下了好遠,附近有不知名鳥叫和蟲鳴,清脆、快樂;孩子在大聲喊叫,嫌棄我太慢;割艾的人從山路邊鉆了出來,帶著許多艾草。停下腳步向山下眺望,城市在眼前朦朦朧朧,左右山巒起伏疊嶂。在這座城市生活多年,我還是叫不上每座山的名字。 到了山頂,停下休息,孩子唱著歌,采著野花,看到蟲子尖叫,對著山野呼喊,釋放出孩子的天真和城市的禁錮。俯瞰山野,蝴蝶翻飛,風吹樹搖,不在于風景多少,在于樂趣多多,心情獨好。 我在拍照,陽光正好,微風輕撫。草上的露水晶瑩掛在草葉梢頭,欲滴未滴,盈盈亮白。不知名的野花在滿山綠意中盎然,白色、黃色、紫色在晨風和陽光中舒展,白色的像小尾巴,在尾梢微微卷起,黃色的像小號的野菊花,花瓣繞著花心向四周放射,紫色的像一串串小鈴鐺隨風輕搖。 光線越來越炙熱耀眼,氣溫慢慢升高,該下山了。下山途中,路過石榴園,大片的石榴正如火如荼開出紅艷艷的榴花,生命如此嬌艷與奔放,待到果實飽滿,它的生命才圓滿。 端午那天 文/蒹葭荷露 白天下了一整天雨,晚上出去吃飯的時候雨停了,換回一個吸一口都覺著清新到肺腑的空氣。 灌進車里的風也有些涼,拉過絲巾淺搭一下,其實端午的風不會讓人著涼。端即開端,午即正午,中醫說端午后才可以游泳、吃點涼東西。 車載收音機每個波段都在講端午,年年說就不在意了。忽然一個音量適中,吐詞特別清晰的男性聲音進入密閉的車內,使原本安靜的環境更加靜謐;那聲音似把人帶進一個專屬通道,身心沉淀地聽他娓娓道來。好相貌、好性格、好聲音,好山水、好景致、好環境,好文章、好電影、好字畫等等世間美好,你來或者不來都在那里,偶遇便是美好一刻。 這個聲音說:端午到今天沒什么新發展,雖然還是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蒿草,已經遠沒有古人對這個節日的敬畏了。不是不敬畏而是多數人不知道還有什么儀式可做。我鄰居家每年端午門口掛艾蒿草,數年不變,給人日子平靜安詳的感覺,今年還包了粽子送給我。但他不知道我才看到的一個端午“新知識”:這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在孩子手腕、腳腕上栓“五色線”,不可以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沖走,沖走的還有“百病之災”。他家三代同堂五口人,三歲小孫孫太有必要大人們為其栓五色線,只是夏季第一場大雨不好掌握,第一次洗澡概念不明,天天得洗,洗完拋到河里很方便,我們就住在沙河邊。 近水而居在詩經里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給自己起博客名字的時候用“蒹葭”,蒹:沒長穗的蘆葦,葭:出生的蘆葦,葦子里的薄膜,關系疏遠的親戚。后來想換個名字,卻再怎么也不如“蒹葭”的含義全面。 車的出風口卡著一只黑白小熊香水飾件,香味從那里吹出,淡雅滿室。平時在家的時候總想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安靜的,有書的,加上一杯茶,即便不讀書那情景也是一種享受。播音員的聲音像輕音樂一樣,竟然令人想起咖啡,想起咖啡館。我是喜歡那一隅的私密性,浪漫性。 此刻我們的車正經過沿河小路,五年前偶然路過這里被沙河美景驚呆了,細柳如煙,人在畫中如夢如幻。生活就是這樣瞬間集中所有郁悶,瞬間集中所有美好,來無影去無蹤。15年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順其自然”,契點由天把握,履行由人做。我們只需要懂得不要太過犟拗,跟著走就行了。今晚上天給的是愜意和浪漫,我們要去新家看看。 那里又是一處美好之地,雖遺憾少了一灣河水卻有緩坡邱林。尤其夜幕降臨,我看見街燈下偶或走過幾個人,因為要上坡身子向前微傾,想起了歐洲寂靜的小鎮也是這樣有坡度的,也是這樣微傾上身走著;他的旁邊是圍墻,腳下小徑使我想起了上海,一個人挨墻走過,周圍的喧囂已經被封閉,喜歡一處地方心會安寧,我心安處是家鄉啊! 播音員講到了屈原,這是端午必定環節,年年追憶,常憶常新。毛澤東說:“我們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屈原的故事神秘、肅穆,因為他投汨羅江。汨羅江好像天上的名字,落在人間只為等著屈原最終回歸。學界一直懷疑歷史上是否真有屈原這么一個人,因為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之前至戰國幾百年間里沒有屈原的記載。興許司馬遷也受了楚地巫風影響,用道聽途說的故事編制了亦真亦幻的屈原。 但,楚辭對應詩經,黃河對應長江,詩和詩人,平原合唱到懸崖獨吟是真實的。 屈原出生在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國自古迷信鬼神,宗教性祭祀和祈禱在民間盛行,豐富的神話傳說加上泛神論,比如“東君(太陽神)”“云中君(云神)”“大司命、少司命(壽夭之神)”等,屈原投江后老百姓把原來祭祀東君的日子移到他名下,把他也當神祭拜。 既如此,屈原投江不是結束而是重生,我傾向余秋雨的說法:“對他自沉汨羅江不必投以過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甚至認為他活在當下,就在我們身邊也未嘗不可。 喜歡屈原是從余秋雨以現代散文形式翻譯《離騷》開始的:“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后裔,出生在一個吉利的日子,父親給我起了個好名。我既有天生的美質,又重視后天的修能,還喜歡把香草秋蘭配飾在身”。“朝飲木蘭的露水,夕餐秋菊的落英,只要相信內心的美好,又何妨饑餓憔悴?我總是長嘆擦淚,哀傷著民生多艱。雖然從早到晚又被辱罵又被驅趕,我雖九死而未悔”。 尊崇他的高貴,欣賞他的“香草美人”更理解他從政治進入,體驗一系列矛盾和分裂,例如:信任和被誣、高貴和失群、天國和大地、神游和無助、去國和思念、等待和無奈、自愛和自滅等等后落腳在文學。 政治上的障礙指引了文學通道,于是中國有了第一等級的詩人第一等級的詩。 這個端午似又看見屈原走來,他帶著花冠,配著長劍,穿著奇特的服裝,掛著精致的玉佩,臉色高貴而憔悴,目光迷茫而悠遠。 端午節記憶 文/葉劍秀 農歷五月,新麥收打晾曬后的醇香,漫過田野,從窗外飄進來,我忽然明白,端午節到了。這個飽含文化氣息和民間韻味的節日,從沒在我的憶念里走遠。粽葉溢香,艾葉苦韻,常常再現昔日那段唯美的快樂時光。 我的家在魯山鄉下。那個充滿詩情畫意的露峰山鐘靈毓秀,是牛郎織女相會情地。山前面的村子里,瘋長著一群群像我一樣的農家少年。那時的我們在藍天白云下奔跑,追趕著夢幻般的陽光,向往著風一樣的自由。不知道遙遠的汨羅江,一位失意詩人的悲壯豪情,以生命為代價,成就一個偉大的節日。我們不會有沉重和緬懷,最大的愿望就是嬉鬧出鄉間野趣,企望過一個熱鬧紅火的端午節。 端午節來了。粽子槲墜,雞蛋大蒜,少得可憐,每粒上面都沾滿母親艱辛的血汗,我們細瘦的脖子伸了又伸,把眼饞的唾液咽下去,那種奢望就印記在腦海里。 端午節屬于我們。等待一年的陶醉和情趣,在小河里沸騰。采一把貓眼草、車前子,順便再摟一捆艾草,掛在家里的屋檐下,驅災辟邪,一年便有了吉祥。 留下最深記憶的是打葦葉。包粽子的葦葉要在端午節前就打下來,以便節日里包粽子所用。村旁的河灣里有一大片蘆葦,生產隊派專人看管,不讓隨便去打,于是我們這些孩子就有了用場。我和伙伴兒約好,模仿電影里的英雄人物,機警躲過看守人員,悄悄潛伏蘆葦叢,仿佛進入根據地,這里就成了我們的天地。 打葦葉是有講究的。首先尋找葦園比較茂盛的地方,瞅準葉面寬大的葦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葉的根部,以快捷靈敏的動作,鉚足勁兒,順著葦稈就勢往下用力一撇,那一片片的葦葉兒就順溜溜地捋到筐子里了。如果不懂技巧,用力不當,打下來的必是爛葉,甚至還會把手指劃破。 葦葉兒拿回家,母親是不會責怪的。她細心地把凌亂的葦葉捋成一摞一摞的形狀,把葦葉放在盛水的鐵鍋里,再壓上一塊青石,讓葉子全部浸入水中,開始小火輕煮。滿屋的蘆葦香,這家連著那家,滿村彌漫,誰也不會再去追究葦葉的來路。煮過的蘆葦葉兒沒有了先前的綠翠,變成青黃顏色。但它們經歷了水與火的煉浴,渾身上下有了一股子韌勁,大人們在端午包粽子時,三片四片疊在一起,折成三角形,然后灌進泡漲了的糯米、大棗、紅豆之類的食材,再用馬蓮草或絲線將三角粽捆起來,放進鍋里去煮,不長時間,香味四溢,便可食用。 仿佛又回到童年,我在粽葉的脈絡間,細數著歲月的風華,回望著年輪的翻轉,在經世過往數十年后,走過記憶的風塵,踏碎光陰的滄桑,重回故里,卻怎么也找不到當年蘆葦塘的影子,再也聞不到葦葉的清香。 一絲絲的失落滲透心境,一聲聲的嘆息襲擾曾經的錦繡華年,擊碎了對故鄉蘆葦的崇高信仰。我在粽葉飄香的時節,把童年來回地尋找,把記憶的碎片連接,試圖復原曾經的美好,期盼來年的棕香…… 端午節每年依然來臨,逐漸演繹成華麗的盛宴,那淳厚簡樸的紀念永遠定格成一種記憶。 >>>更多美文:好文章

RR11515VEFQEFEF


電商經營解決方案渠道商學院課程推薦
高效商品運營渠道商學院課程推薦 》打造蝦皮活動成功案例:增加顧客互動與銷售
( 休閒生活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68fumh315697&aid=18009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