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球防撞 設計小太空船挖挖挖
2007/02/26 20:38:49瀏覽1170|回應0|推薦3

中國時報 2007.02.26 
地球防撞 設計小太空船挖挖挖
閻紀宇/綜合外電報導
 

    宇宙雖然浩瀚無垠,但「近地星體」(NEO)撞擊地球的威脅始終存在。近來美國一家航太科技公司設計出最新的近地星體防禦計畫,但並不像科幻電影「彗星撞地球」或「世界末日」那樣拿核彈與小行星硬碰硬,而是以螞蟻搬家、眾志成城的巧妙方式,化解危機於無形。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太空工作工程」(SpaceWorks Engineering)公司設計出名為「模組化小行星偏移任務噴射器」的小型無人太空船,簡稱「狂人號」(MADMEN),能夠在短時間內登上近地星體,自動在其地表進行挖掘,並將挖出物質噴向太空。

    數千狂人號 登陸小行星

    依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這麼一來將造成特定方向的推進力,經過幾個月時間,就可以偏移星體的運行軌道,讓地球逃過一劫。

    「狂人號」可以先部署在低地球軌道待命,一旦科學家鎖定某枚近地星體對地球形成撞擊威脅,以核子燃料推進的「狂人號」,就會以數十艘、數百艘甚至數千艘大舉出動,蜂湧而上攔截近地星體。就算折損半數,還是可以完成任務。

    挖它兩個月 讓威脅轉彎

    據太空工作工程公司估計,如果衝地球而來的是一個直徑一百公尺的近地星體,最多只需派遣兩百艘「狂人號」執行「挖掘-噴出」任務,預計兩個月就可化險為夷,讓近地星體揚長而去。

    好萊塢電影中以核子武器對付近地星體的情節,雖然並非無稽之談,但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白忙一場。要炸毀直徑超過一公里的星體,傳統核彈力有未逮,必須動用氫彈,然而如果引爆後星體沒有徹底粉碎或汽化,而是分裂成許多塊,那麼問題就大了。

    這些碎塊只要直徑超過卅五公尺,就不會在大氣層焚燒殆盡,屆時可能千軍萬馬一路殺向地球,科學家根本無從預測防範。另一種可能則是碎塊分散之後,又在重力作用之下重新集結。

    異想天開 取名唐吉訶德

    改良式核爆方案則是改用威力較小的核彈,每隔一段距離安置在近地星體地表,引爆目的不是讓它粉身碎骨,而是改變它的運行軌道。不過有學者指出,如果這顆星體質地層疊疏鬆,有可能會完全吸收爆震波,繼續循原有軌道前進。

    還有幾種方案也各有支持者,核心理念都是設法偏移星體軌道。例如以重型太空船飛臨較小的星體,發揮重力牽引作用;將陽光聚焦到星體上並造成汽化。「歐洲太空總署」已著手進行一項實驗,要以太空船與星體迎面對撞,改變其動能,這計畫的名稱恰如其分:「唐吉訶德」。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urekaphy&aid=77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