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23 22:51:43瀏覽495|回應0|推薦0 | |
電視與通俗文化作業
主題:以一部電視影集做討論與批評 霹靂布袋戲是我從國中二年級開始觀賞的電視影集,因為接觸這部長達千集以上的影集超過十年,就拿這部影集作為報告的範例。 布袋戲是台灣的本土藝術之一,雖然源於大陸泉州,卻在台灣生根發展茁壯,布袋戲之所以在眾多漸漸被遺忘的傳統藝術文化中,主要是黃強華黃文澤兄弟利用電視媒體的發達來有效傳播霹靂布袋戲,加上故事背景採用東方人很容易接受的武俠世界,介於3D與2D之間創造出真人無法拍攝出來的畫面,很少有傳統藝術能夠這麼受歡迎,有大批的年輕戲迷支持,大部分的報導分析都是讚揚霹靂布袋戲或是探討霹靂布袋戲為何如此成功,可是分為霹靂布袋戲迷的一份子,以下的討論都是針對霹靂布袋戲現在的問題與急需解決的盲點,批評是為了改變,改變是進步,霹靂布袋戲走到如今已經浮現不少令人憂心的問題,以下我們逐一討論: 一、 過度依賴電腦動畫特效,霹靂布袋戲就是利用超炫的聲光特效,到現在的電腦動畫來吸引年輕戲迷,可是近來戲迷也發現霹靂布袋戲過度依賴電腦動畫,反而忽略對戲偶的操控,以前沒有用特效也能拍出來的熱血武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幕幕讓人目眩神迷的動畫,一開始或許能夠吸引新戲迷,但是時間一久反而食之無味,更重要的是布袋戲中令人讚嘆的操偶技巧慢慢失去,布袋戲還能夠稱之為傳統藝術嗎? 二、 逐漸失味的故事內容,霹靂布袋戲的劇本是由一個編劇群集體創作,每部戲由不同的編劇編寫主線,其他編劇負責創造角色與編寫支線,再由主編黃強華審核後定案然後排入拍攝行程,可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加上編劇資質不一導致有些支線寫的、好有些支線寫得差,若是編寫支線的編劇沒有意願爭奪部分主線的劇情,這條支線很容易莫名其妙開始又莫名其妙結束。故事內容似乎走到某個瓶頸,劇情經常原地打轉,戲迷看得不知所云,編劇也被戲迷每天又批又罵卻無法創作出令人為之讚嘆的好劇情,導致不少老戲迷出走,幸好最近霹靂也漸漸發現這個問題,主編黃強華也忙完新電影的事情回到編劇室,近日的劇情已經有不少戲迷認為值得稱許,霹靂網討論區與各大論壇的罵聲也減緩不少。 三、 過度商業化的包裝,這個批評主題和以上兩個主題都有關係,霹靂布袋戲用極度吸引人的角色還有聲光特效吸引戲迷,不斷地出新的周邊產品推銷給戲迷,戲迷為了讓自己喜愛的角色能夠出多一點商品,就只好無論商品好壞地一直買,現在霹靂布袋戲一個月會出兩波商品,從撲克牌、海報、資料夾、馬克杯、鑰匙圈、抱枕、鋼筆等等應有盡有,加上平均兩個月發行一次的劇集原聲帶,更不用說與其他公司合作推出的公仔、貼紙、卡片等等,不少戲迷希望在推出商品的同時,別忘了大家都是因為看了戲才會去購買商品,若劇情不夠吸引人,怎麼再吸引戲迷去購買商品? 四、 高高在上的態度,霹靂布袋戲絕對不能否認,他們的崛起與成功是靠著忠心的戲迷,不知道何時開始霹靂的態度越來越高,最近讓我尤其不滿的是到各大論壇抓影音下載,其實若是整個片子的載點可以抓,可是他們連戲迷自己製作的音樂MV也要抓,個人就覺得實在過分了些,這些都是戲迷因為喜愛布袋戲而製作的MV,沒有商業銷售也沒有宣傳廣告,若說透露新劇情一首4分鐘的歌曲能包含多少內容?雖然自製MV也牽涉到版權問題,不過也請霹靂尊重戲迷自行發展的戲迷生態,尤其這些MV在許多影音網站張貼,有些MV製作的比霹靂還要精緻,這不是一種無形的宣傳嗎?加上製作MV的戲迷多是大陸戲迷,台灣戲迷反而較少,那段時間被霹靂鎖定的台灣戲迷叫苦連天,可是大陸戲迷卻因為網路存放空間不同而影響不大,這對於台灣戲迷算是很大的打擊,幸好最近霹靂已經沒有積極搜查,有可能是當時的民怨過於沸騰吧! 五、 別忘了傳統藝術的傳遞,霹靂布袋戲為了迎合現代潮流,改換木偶的大小,改造木偶的功能,使用新的特效,越重的口味越吸引人,這是媒體讓所有觀眾養出的壞毛病,而在現代與傳統之間要如何拿捏,是霹靂布袋戲近期需要好好醒思的問題,要有好的木偶新的特效,但是別忘了操控木偶的技術才是最重要的,以口白的部分舉例,霹靂布袋戲一直以來都是由黃文澤一人擔任口白,曾經霹靂也使用多人配音或改成國語配音,但是市場反應不佳,多是草草收場,證明傳統與現代的平衡結合非常重要,霹靂九皇座這部劇集在2005年獲得金鐘獎最佳戲劇類導演獎,評審的說法是能將沒有生命的木偶演出生命,是布袋戲最難能可貴的地方,請霹靂不要忘記這句讚語,讓令人驚歎的操偶技術永續流傳。 說了這麼多,好像我很不喜歡布袋戲一樣,但就因為喜歡才重視,希望他好才會批評,如同許多戲迷在霹靂網討論區說的,要是哪天戲迷對霹靂不聞不問才讓人擔心,因為不在乎了才會置之不理,與霹靂共勉之。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