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故鄉願景》劇團靈魂人物-汪兆謙樂觀面對挑戰 相信戲劇帶來心改變
2017/01/16 21:10:32瀏覽0|回應0|推薦0

中國時報【(執筆:賴至巧)】

汪兆謙一手創立「阮劇團」,33歲的他是嘉義市人,大學讀北藝大戲劇系,按理留在台北發展機會不少,他卻覺得回「嘉」理所當然。他輕描淡寫地說,「也沒特別原因,台中公司設立登記是覺得嘉義無戲可看。」

2009年汪兆謙大學畢業,由於劇團編制和創作經過前幾年磨練已日趨成熟,他將過去全數收入「押寶」在一個藝術節上,結果票房很淒慘,「沒料到踢到了大鐵板」。汪兆謙說,那半年形同休團,有想過是不是乾脆放棄,自此他才開始有意識地去培養觀眾,「就像養植物一樣」,危機成了阮劇團轉型的轉捩點。

汪兆謙高一起參加戲劇社,一頭栽進戲劇界,家人的問號隨著他大學畢業才慢慢消失。他說,每齣劇都會邀請爸媽來看,讓他們知道他是玩真的。年輕人一股熱血沸騰十多年,「花了很多氣力在太雅和太俗之間作抉擇」。

嘉義縣有50多萬人口,在人口外流與高齡化的危機下,劇團知名度沒完全反饋到實際的觀眾人數,票房仍緩步成長。汪兆謙沒本錢悲觀,他說,「可是就跟創業者一樣,你不面對威脅怎會順風」。

他認為,藝文團體不能全仰仗公部門經費,像偏靜電抽油煙機鄉演出計畫以募款為基礎,但目前多靠個人小額捐款、企業捐款,「自己還不夠接地氣,可以跟地方有更多的互台中公司成立動。」

汪兆謙大學加研究所,全貢獻給劇團。他說,研究所時一周往返嘉義、台北兩、三回是常態,手頭拮据只能坐客運,夜車一坐就是三個半小時,「年紀大了有點吃不油煙處理設備消」。

他在高中職和大學從事戲劇教學,同時也會進到社區和偏鄉。汪兆謙相信戲劇帶來想像力,「遠路就是捷徑」,卻是找到自我價值和實踐夢想的最快方式,所有的努力都會是有意義的。

靜電油煙處理機88FA19F070CDCA56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n290c7t4&aid=88890623